52、52M、52X |
屯門區最早開發者乃新墟。舊時連接新界西至對外,僅青山公路一條,而新墟,則是在青山公路沿線興起。
1948年12月,九巴開辦一條巴士線連接屯門,為16C(青山←→佐敦道碼頭),沿整條青山公路出九龍,時不過假日線。1961年6月24日又開辦27(青山醫院←→佐敦道碼頭),平日行走,也是沿整條青山公路出九龍。六七暴動時兩線受影響極大,不但在暴動時停駛,暴動後更沒重開。
七十年代屯門正式開發,新墟最先發展,表表者有新發村(西鐵屯門站現址,已清拆)之落成。因之九巴於1973年7月16日重組新界路線中,開辦52(屯門新墟←→荃灣碼頭),沿青山公路進出。時屯門才開發不久,52純屬開荒線,連接到荃灣接駁其他交通工具。而這在新區開發時,至為常見。
1981年丹拿CVG型正行走52,途經屯門新墟。52乃配合屯門開發而開辦之開荒線,經多次改動,於1992年變成今日52X。(圖片由David Little提供) |
52本屬開荒性質,故不太受重視,尤其在屯門多個區域相繼擴張時,路線大抵不變。一直到1984年9月23日才有變革:當日52延至長沙灣,加經葵涌道、美孚;同日52分拆出52M(屯門新墟←→葵芳地鐵站),亦走青山公路,至小欖,轉入屯門公路。
隨著屯門市中心落成,52乃於1986年4月7日,搬總站至屯門市中心。
延長至九龍理論上對52,是有積極意義,惟52本身仍取道整條青山公路,但由屯門出九龍,始終用屯門公路較快。於是52在1992年5月4日再有修改:深井至葵涌一段,改經屯門公路、荃灣路,同時改稱52X,成一條特快線。
隨後52系列路線已變動不多。因本身青山公路一帶,人口不稠密,除黃金海岸一段,才有些作為,52M、52X客量,從九十年代仍以勝利二型等短車行走可看出。至此等巴士退下火線,三軸巴士才成主力。1997年52M、52X開始有空調巴士行走,以屯門巴士線來說,是很遲才有。
由於青山公路沿線,人口不稠密,且早期青山公路,遲遲未有擴闊,在勝利二型退役後,九巴乃從別區,抽調兩軸巴士行走52X。圖為1997年52X巴士駛經美孚。(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
(筆者按:52M於2004年2月9日取消,同日開辦路線類近之61M代替。)
66、66M、66X |
在新墟開發不久,有一公屋已率先落成於屯門,是為大興村。
就在大興落成之際,九巴於1977年8月23日開辦52A(大興←→荃灣碼頭),取道青山公路。至屯門公路通車,52A乃於1978年5月8日被新線66(大興←→荔枝角,即美孚)取代。66為第一條巴士線取道屯門公路,路線如下:
1979年地鐵觀塘線通車,66在1980年5月6日改由66M(大興←→旺角地鐵站)取代。66M與66分別只在66M多經長沙灣道、彌敦道,也即直達旺角。因同時間要兼顧來往荃灣、九龍之乘客,難以負荷,1980年9月1日重開66,於繁忙時間輔助66M。
大興村早於七十年代末落成,故此段期間,已有66、66M開辦。圖為早期66M於大興村開出,起先66M直達旺角接駁地鐵,至1982年,才縮短至荃灣地鐵站。(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
至1982年5月地鐵荃灣線通車,九巴再改動,其中66M乃於1982年5月16日縮短至荃灣地鐵站;66則轉為每日全日服務,延至大角咀碼頭,代替66M九龍一段,即取道:
而66M則與66差不多,然較短:
其時屯門已發展者為大興和新墟,故66、66M在開辦早期,客量甚高。時66、66M乃由大興直接過河至新墟,後入屯門公路出九龍。當大興村隔壁山景村入伙,66、66M乃於1986年1月20日改經鳴琴路、杯渡路才入新墟,變成今日版本。原本66、66M是用勝利二型行走,八十年代已有三軸巴士擔網。
1988年屯門大興村,時值輕鐵通車,最右邊者為66,早就轉用三軸巴士,為利蘭奧林比安11米。而旁邊則為66M,仍用勝利二型,原因是66M只到荃灣,服務範圍沒那麼廣。(圖片由Paul Haywood提供) |
而為提供特快服務來往九龍,九巴於1988年8月16日開辦66X(大興←→大角咀碼頭),取道:
66X本質屬66特快版,故早期66X只走繁忙時間,至於每日全日服務,則為1993年12月15日後之事。
66M終於在九十年代上旬,轉用三軸巴士,亦為利蘭奧林比安11米。(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
當66X只走繁忙時間時,倘是固定用車,非繁忙時間會於屯門車廠休息。(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
隨著大興村人口逐漸老化,大興巴士線客量,已不及以往般龐大,其中以66首當其衝,班次於2000年代,淪為雙位數字;而66M、66X情形稍好,但最密僅7分鐘一班。兩線分別於1994年10月25日和1995年1月28日加入空調巴士;至於66,則要到2002年11月25日才有。
隨著大興村人口老化,利蘭奧林比安11米在晚期,仍續行走66、66M至退役為止。(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
於2000年代,66系列路線之空調用車,通常不是利蘭奧林比安,就是富豪奧林比安11米。(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
2000年代富豪奧林比安11米行走66X。(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
60、60M、60X、260X |
繼大興後屯門另有新屋村落成,那是友愛和安定。兩村是在1980年入伙,故九巴於1980年10月20日開辦60(友愛←→長沙灣),取道:
開線時60總站是友愛村近愛明樓。開辦僅一年,60總站乃於1981年搬往安定,位置在今日皇珠路正中央。
配合地鐵荃灣線通車,1982年5月16日九巴開辦60M(安定←→荃灣地鐵站),路線為:
同日60修改路線,屯門至深井一段,改經青山公路,之後仍經屯門公路。友愛巴士線在友愛、安定落成後,客量明顯增加,如60M單在每日晚間載客量,常逾百人。故當時60、60M已採用勝利二型行走。
早年友愛、安定隔鄰屬海邊,為屯門碼頭所在。60、60M乃於1984年3月7日搬到屯門碼頭總站,即今友愛(南)。1984年9月23日九巴重整新界西路線,60改經全段屯門公路,原有青山公路一段,則改由52延至九龍取代。多年來60、60M路線在屯門一段,是由安定、友愛經市中心進入屯門公路。而60在途經青山公路年代,則是在經市中心後轉入青山公路,於深井再入屯門公路。
1985年屯門市中心開始落成,九巴亦著手改組路線:60M改為由屯門市中心出發,經友愛、安定入屯門公路,也即是:
而60原本打算延至尖沙咀碼頭,然適逢荃灣路通車,九巴改變計劃,開辦新線60X(屯門市中心←→佐敦道碼頭),經屯門公路、荃灣路。60M改線和60X開辦,皆於1986年4月7日落實。
60X由開辦至今,路線變化不大,都是取道:
隨後市中心成為屯門中心點,外人進入屯門,一般會到市中心落腳,因之60M、60X客量,也就越來越高。此時60M、60X已採用利蘭奧林比安11米 (S3BL) 行走。其中以60X至為特別,蓋因60X本深入油尖區,乘客中來往尖沙咀者佔很大比例。然自2000年8月27日新線260X開辦,因260X乃取道汀九橋、三號幹線往來,60X來往尖沙咀者,才大為減少。
至於60情況則相當壞,蓋60本只到長沙灣,相比60X有所不及,且一直只到友愛,變成客量一直沒增長。1991年3月18日九巴已不再讓60行走繁忙時間以外,而此段時間則由59A繞經友愛取代。2002年11月18日60才派出一部空調巴士,但此時60M、60X已轉作全空調。在2003年西鐵通車時,60最後要在2004年2月8日下馬。
早期屯門之發展不限於大興、友愛,也包括蝴蝶灣,即今屯門碼頭所在。
蝴蝶灣舊時是小海灣一個,人煙稀少,且不止此也,與舊時對外主幹道──青山公路,也有一段距離。然當屯門於1970年代正式開發時,蝴蝶灣也開始填海,到1980年左右,發展始成型。
1982年9月24日,九巴開辦59A(蝴蝶村←→長沙灣),以配合該區發展,途經:
起先59A每日行走,然限於繁忙時間;至1983年3月15日,始擴展至其餘時段。再過半年,九巴於1983年9月25日開辦59M(蝴蝶村←→荃灣地鐵站),路線與59A類近,然只到荃灣。當時59A、59M皆以勝利二型行走,與其他屯門巴士線無異。1983年安定總站,時為60、60M終點站。其時此總站近乃屯門碼頭。後60M搬總站,而屯門碼頭也遷移。(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60X是屯門取道荃灣路之快線,開辦早期已用大型巴士行走。圖為1993年停在九龍總站之60X,為利蘭奧林比安11米 (S3BL) 。(本網外購圖片) 在九十年代中起,後期版本之利蘭奧林比安11米,即人稱「老虎頭」者,也加入行走60X。(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60M於九十年代,使用的三軸巴士,一般是利蘭奧林比安11米。(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2006年使用富豪奧林比安11米之60X。(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圖為空調利蘭奧林比安11米行走60M,沿屯門公路回屯門。(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59A、59M、59X
早年蝴蝶灣發展不太久,59A、59M乃先由蝴蝶灣進入屯門工業區之杯渡路,再經市中心才入屯門公路。59A及後在1984年2月6日作一改動:延至深水步碼頭,擴大服務範圍。至1986年1月20日皇珠路啟用,59A、59M乃於當日,改經皇珠路直入屯門公路,不再經工業區、市中心。其時59A新線如下:
而59M路線則變成:
1988年7月輕鐵通車,對蝴蝶灣巴士線有深遠影響,先有59A、59M總站於1988年7月16日搬至屯門碼頭。此時兩線已轉用利蘭奧林比安11米 (S3BL) 。同年9月25日開辦59X(屯門碼頭←→旺角火車站),取道:
59X開辦一時間,使對外有了捷徑。蝴蝶灣居民大多轉坐59X而捨棄59A,故59A也於1991年3月18日加經友愛,但繁忙時段例外。
自此蝴蝶灣巴士線已踏入穩定期,路線變動不多外,客量亦然。當然決非指蝴蝶灣巴士線客量差,相反相當可觀。其中以59M、59X為甚,故兩線早於1991年和1993年,已有空調巴士行走。而59A雖稍遜色,但從1997年4月1日已有空調巴士行走看,亦算中挺。隨著巴士全空調化,59X、59M也分別於2001年9月30日和2003年1月18日改為全空調,2004年6月5日也輪到59A。在之前59A已於2004年2月8日改為全日不經友愛,而直接由蝴蝶灣進入屯門公路。
從西鐵路線圖上可見,有一個站名曰「兆康」,是為居屋兆康苑。此屋苑早在1983年落成,因位置遠離屯門市中心,早年已有對外線連接。
1983年5月16日九巴開辦67M(兆康←→葵芳地鐵站),途經:
時67M僅走每日繁忙時間。不久67M於1983年11月6日擴展至每日全日服務,在兆康開出後,改經青山公路新墟段、青山公路小欖段,在小欖交匯處入屯門公路出荃灣。當1984年9月23日九巴重組新界西路線時,67M乃改為在過新墟後在市中心直入屯門公路,小欖一段則由在同日開辦之52M代替行走。自此路線大抵已定:
早期由屯門出九龍必先經荃灣和葵涌,要到荃灣路通車,才有直接路段。1988年9月25日九巴開辦67X(兆康←→旺角火車站),途經新墟、市中心、屯門公路、荃灣路,多年來不變。
早年67M、67X客量都不算高,主因是以往兆康苑附近,只有零星村落,單靠兆康苑不足以成為大線;而新墟、市中心本身已有其他巴士線,如60M、60X、66、66M,以至58M、58X。67M曾在1991年1月3日於非繁忙時段改回經小欖一段青山公路,52M則改為繁忙時間行走,惟效果不彰。於是1993年3月1日又恢復舊有路線。因之早期67M、67X都是用勝利二型;而67X更要到1990年代中,才改用三軸巴士,如利蘭奧林比安11米 (S3BL) 。因客量不高,空調巴士要在1995-96年左右才有。
隨著1997年以後,兆康苑附近有新私人屋苑落成,67M、67X客量才有增長。同時嶺南大學校舍遷到屯門,位處兆康苑附近,亦為67M、67X增添新客源。故兩線班次在後期也有加密,如67M由原來7分鐘一班改為5分鐘一班,67X由原來9分鐘一班改為6分鐘一班。配合九巴空調化趨勢,67M、67X早已在2003年前轉為全空調。
在大興、友愛、蝴蝶、兆康相繼入伙不久,還有一屋村於稍後時間落成,是為山景村。而與此同時,屯門尚有一個工業區,位處大興、山景隔壁。
配合此一環境,九巴於1985年1月31日開辦57M(山景←→荔景南),其時路線大致是:
應當一提,早期屯門巴士線,很多都經屯門工業區,舉例59A、59M、67M開辦時,是先經工業區才入屯門公路。至後來67M、59A、59M等線改道,才不再途經,原有工業區客源,乃多轉乘57M。尤其當57M於1986年1月20日改經青雲路、皇珠路入屯門公路後,情形更甚。事實上在屯門工業區上班者,非個個住在屯門,有些是住在市區。以前途經路線眾多,到工業區不一定乘57M,改道後因路線減少,原有客源流向57M,故57M在繁忙時間,不但有山景居民乘坐,乘客不少是在屯門工業區上班的人。
話雖如此,行走工業區之巴士線,客量一般只集中於繁忙時間。而改經皇珠路後之57M,在屯門一段路,甚至僅兩、三個分站。57M乃一直用勝利二型行走。1993年11月,57M加入空調巴士服務,同時一些三軸巴士,亦開始服役於57M,如利蘭奧林比安11米 (S3BL) 。
57M荔景總站,本是位處荔景村南端,後因地鐵東涌興建,荔景南總站於1995年3月31日拆卸,57M總站乃搬往荔景北,迄今不變。隨著屯門巴士線陸續改為全空調,57M車隊亦增加空調巴士之比重。最後在2004年全空調前,只剩下一部「熱狗」車。
隨著香港製造業式微,屯門工廠數目與其他工廠區一樣有所下降,但相對下仍留下不少,主因是屯門地租較市區低很多,約是中環一半。與此同時一些公司也貪其地租廉,把公司搬來此處。筆者曾在下班時間,常見由屯門出九龍之57M頂閘。這恐怕是57M儘管在屯門,僅得兩、三個分站,但仍可每日全日服務之原因。
屯門之發展在八十年代末,可謂七七八八,而最新區域乃良田區。此區在1988年先建成良景村,1989年有田景村落成,再於1990年建成建生村。因有三個屋村,九巴已在落成早期,開辦對外線連接良田區。
1988年7月16日九巴開辦58M(良景←→葵芳地鐵站),由良景開出,途經:
其時良田區才剛發展好,58M要來回程皆經大興村。後來青田路延長至良景,58M乃先於1988年10月24日改經大興對出之青田路,不經石排頭路;至1990年建生村入伙,58M乃於1990年1月3日,改經震寰路建生一段,也即是:
在良田區發展中時,九巴先僅靠58M一條連接對外。到建生村入伙,九巴又於1990年3月12日開辦58X(良景←→旺角火車站),只走每日繁忙時間,途經:
至1991年1月25日,58X轉為每天全日服務,同時也改道,在非繁忙時段,加經石排頭路、鳴琴路、青雲路、皇珠路進出。因應良田區客量增加,以至應付不到大興客量,1993年12月15日,58X改為全日皆經青田路進出屯門公路,而大興一段,則由66X轉作每天全日服務取代。
往後58M、58X並沒太多突出之處,主要還是客量在屋村落成後不斷增多。早在1992年4月30日,58M就在下班時段拆出58P,在下班時段輔助58M;58M本身則一早有4分鐘一班,而58X也是平均5分鐘一班,平日早上更與58M在建生加開特別車,專門針對建生村。此外,58M、58X一開辦便以三軸巴士掛帥,非空調車主要有利蘭奧林比安11米 (S3BL) 。而1991年兩線更一早加入空調巴士,除利蘭奧林比安11米 (AL) 外,也有富豪奧林比安11米 (AV) 。踏入千禧年兩線更全空調化,並加入低地台巴士。
以往屯門發展對外線主要考慮兩點,一是地緣因素(荃灣、葵涌),二是連接市區心臟地帶(如油尖旺、中上環)。其他地方並非無,然相比下僅屬次要。舉例來往東九龍,要較後期才有路線。且東九龍以工廠區為主,非市區心臟,而屯門和東九龍又有一段距離,四個字可概括──鞭長莫及也。
況早期未有荃灣路,至荃灣路啟用,於1986年4月7日,九巴開辦61X(屯門市中心←→九龍城碼頭),大致途經:
開辦61X乃旨在連接屯門至啟德機場,同時途經黃大仙。至1987年10月26日,九巴又開辦62X(屯門市中心←→鯉魚門),依61X相同路線,惟直達觀塘道,總站設在油塘:
無疑61X、62X兩條線,除了是往九龍城和往觀塘之差別外,大體無不同,且皆是以市中心作接駁點,覆蓋整個屯門,而非僅針對市中心。由此可反映出來往屯門至東九龍,並不至於很大需求。事實上61X、62X很長時間,皆是用勝利二型行走,捨此則僅丹尼士喝采型,觀塘一邊派車。路線重疊明顯,然有互補效果:同樣經黃大仙,然61X收費較低,故每天全日服務;62X也是每天服務,然只走繁忙時間。之不過因需求關係,兩線皆平均兩個字一班車。
路線重覆固然反映需求,而此問題要待至新路線出現,才稍見曙光。1993年3月15日有258D(良景←→藍田地鐵站)開辦;1994年7月28日又開辦259D(屯門碼頭←→藍田地鐵站)。兩線皆與62X一樣,差別在兩線不是直達屯門市中心,而是屯門較偏之區域。因本身兩線是全空調,又僅走繁忙時間,為善用資源,此批空調巴士,都會客串62X,變相令62X加入空調巴士行走。
配合三號幹線通車,61X、62X、258D、259D乃於1998年8月18日改經汀九橋、長青隧道、青葵公路。
九巴一早已看到61X、62X路線之重覆,曾考慮把62X總站搬遷,與259D等合併。但最後合併沒落實,而是先於2001年7月1日把259D擴充為每天全日服務;2004年5月8日又把258D轉為每天全日服務。這舉動實際是61X、62X路線重覆之反動,但當然,兩線班次也不算頻密,平均兩個字一班車,相比一些像74X、80、89有三、五分鐘一班,顯然遜色。原因不難理解,一來是屯門至東九龍缺乏地緣因素,二來屯門不少區域老化,三來東九龍不是市區心臟地帶,而是工廠區。而工業區自九十年代製造業「日落西山」後,在觀塘上班人流,已不如以往。如此趨勢下,要客量像來往荃灣區、油尖旺、中上環之路線一樣,當不易也。
在八十年代屯門巴士線大幅擴張時,來往尖沙咀者只有60X才算是,其他不過到旺角。而來往尖沙咀者,則到了1991年起,便開始出現。大抵九巴都是以特別線形式服務,僅於早上繁忙時間服務,全以空調巴士行走。由於大開此類路線時,空調巴士尚未普及,九巴做法是,在早上時段從像58M、58X、60M、60X等路線,抽一部分空調巴士客串。早上時段後,這些空調巴士,乃回到原來58M、58X、60M、60X等路線中。
路線方面,這些路線皆取道屯門公路、荃灣路、西九龍走廊入彌敦道,即特快往油尖旺,比60X之類還要快。而首條投入服務者乃267S(兆康→尖沙咀),於1991年4月8日開辦,經建生入屯門公路。隨後開辦的如下:
*1991年7月15日:259B(良景→尖沙咀)開辦,服務蝴蝶灣一帶。
嚴格說來這些路線,服務範圍皆甚狹窄,比如257B、258C、259C甚至只針對一個屋苑。不難想像在繁忙時間以外,能有多少客量。而轉作全日服務非不可行,但理應先幾條線一同合併,使服務範圍擴大(指的是屯門那部分)。比如說,把259B、259C、260B歸併成一條線,如是者可服務蝴蝶灣、豐景園、友愛、市中心;又如把257B、267S合併成一條新線,使之擴大至整個屯門西北區域。於是乎,適逢三號幹線通車,九巴乃於2000年8月27日,把其中258B、258C合併成一條每日全日服務之路線,為260X(寶田←→九龍地鐵站),取道汀九橋、西九龍快速往返。260X隨後於2004年2月15日,總站搬往紅磡火車站。
隨著西鐵通車,這些特快線除260X,客量也有所下降。比如257B,就在2009年10月19日下馬。
屯門在七十年代開發時已有區內線。1973年10月11日九巴開辦59(屯門新墟←→蝴蝶灣)。時屯門才剛開發,道路網僅臨時性質,59起先行走之路段多已消失。但大致看是由屯門新墟西行,沿今日龍門路方向到達蝴蝶灣。
59及後隨著屯門發展,有多次改動。如配合大興村落成,59乃於1977年8月16日延至大興,仍經新墟,同時改經杯渡路、青雲路、龍門路;至友愛、安定二村落成,59又於1982年8月9日把總站搬到友愛村,不入大興。當時友愛南面乃海灣一個,1984年屯門碼頭興建於友愛(南)總站,59乃於1984年2月13日延至屯門碼頭。
隨著屯門各區域開始成型,59路線乃於1984年4月25日正式定型,總站設在大興,路線則經: 石排頭路、小橋、新墟、屯門鄉事會路、友愛南(時為屯門碼頭)、皇珠路、龍門路、蝴蝶村
1986年10月10日,59在由大興開出後,改用震寰路、杯渡路入新墟。
此時輕鐵快將通車,既意味屯門將有輕鐵來往區內,也鐵定59最終會命不久矣。時輕鐵與九巴協議好,把屯門區內線交給輕鐵經營,作為輕鐵通車過渡期。故儘管59於1988年9月18日由輕鐵接手,59在輕鐵日子不長,終而於1989年6月4日下馬,由輕鐵路線507(田景←→屯門碼頭)取代。
在屯門首條區內線59不斷改動時,也有新區內線開辦。1981年10月19日九巴開辦62(大興←→青山灣),途經:
62開辦時屯門正值開發階段,之後幾年變動甚大。如配合兆康苑落成,62於1982年9月6日延長到兆康,並改入屯興路,接近安定村;1984年屯門碼頭興建於友愛(南),62遂於1984年3月繞經;配合山景村落成,62又於1984年4月25日修改路線,在駛經大興後,改經石排頭路、鳴琴路、杯渡路才入新墟,反之亦然。
由於輕鐵快將通車,來往屯門區內將不再需要巴士。當九巴跟輕鐵達成協議後,62乃於1988年8月8日轉到輕鐵手上。由於此一安排屬過渡性質,接辦僅一個月,62乃於1988年9月25日下馬,由輕鐵路線505(兆康←→友愛)取代。起先505未到三聖,至1992年三聖站啟用,505乃延長至該處,全面取代62。
59B乃屯門區內線中較遲開辦者,要到1985年4月21日才開辦,大致途經:
59B及後於1985年11月3日改經屯興路,接近安定村。
此線乃屯門三條區內線中,最短命之一條,蓋因在九巴服務年期僅兩年多。當九巴把屯門區內線交予輕鐵經營時,59B已率先於1987年9月6日改由輕鐵接手。在輕鐵服務一年多後,乃於1988年9月25日下馬,由輕鐵路線506(屯門碼頭←→友愛)代替。
作於2004年,2010年修訂來往蝴蝶灣之巴士線如59X,很早已採用三軸巴士擔綱,主要是利蘭奧林比安11米。(本網外購圖片) 1993年行走59M的利蘭奧林比安11米,正從屯門總站開出。圖中背景是屯門碼頭總站附近。(本網外購圖片) 2000年代一部59M空調巴士,途經蝴蝶村,屬富豪奧林比安11米。(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59X同樣是採用富豪奧林比安11米,而圖中位置,也是屯門碼頭一帶。(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67M、67X 67M早於布牌年代已使用三軸巴士,像圖中利蘭奧林比安11米。圖為1990年代上旬兆康苑67M總站。多年來總站都沒變動過。(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由於客量不高,67X要到較後期,才有三軸巴士行走。(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2000年代富豪奧林比安11米空調行走67M,途經青山公路嶺南大學一段。(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圖中67X所停者為兆康苑總站。(網主圖片) 57M 1985年屯門山景村總站,當時真正總站尚未建成,故57M總站只有暫時擺街。(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山景村總站很長時間,除57M使用外,尚有過海之961,只是後者屬較後期開辦,且是配合西隧通車而開。(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2000年代中旬57M於青雲路分站,一個公司文員和一個公司經理下班,正在上車。拍攝時間為星期六下午四時半。(網主圖片) 58M、58X 58M早在剛開辦時已採用三軸巴士,為利蘭奧林比安11米。(圖片由Donald MacRae提供) 同樣是利蘭奧林比安11米,只是屬較新款式,並且是行走58X。(本網外購圖片) 2000年代富豪奧林比安11米行走58M,取道屯門公路。從圖中客量看,該正值繁忙時段。(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同樣是富豪奧林比安11米,但行走58X,正途經美孚。(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61X、62X、258D、259D 長期以來61X、62X地位都遠遜於屯門各對外線,蓋基於地理因素。圖為1993年61X、62X巴士停泊於屯門總站,為勝利二型。(本網外購圖片) 屯門巴士線向來甚少採用丹尼士喝采型,惟因61X、62X直達東九龍,故有此車作掛牌。(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轉用三軸巴士後,因時值1995年左右,61X通常是用圖中此批,屬空調巴士底盤。(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在加入空調巴士時,61X用車,通常是富豪奧林比安11米。(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因客量遜,當屯門大多巴士線轉為全空調時,62X,仍主力非空調。而倘是空調巴士,則像圖中利蘭奧林比安般,於圖片拍攝時,已有約15年車齡。(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260X(258B、258C)、259B、259C......
*1991年7月15日:259C(新屯門中心→尖沙咀)開辦,僅服務一個屋苑。
*1991年9月9日:258B(良景→尖沙咀)開辦,服務良景、建生。
*1991年10月28日:260B(屯門市中心→尖沙咀)開辦,服務市中心、友愛。
*1992年1月27日:258C(建生→尖沙咀)開辦,僅服務一個屋村。
*1992年4月27日:252B(恆順園→尖沙咀)開辦,主力服務黃金海岸一帶。
*1994年8月31日:257B(山景→尖沙咀)投入服務,沿青雲路、皇珠路入屯門公路。
*1994年11月2日:261B(三聖→尖沙咀)開辦,途經豐景園。在空調巴士才引進不入,一些屯門巴士線倘附設空調服務,這些空調巴士,會於早上時段調往晨早路線。圖中這部儘管掛名60X,但不過是從60X抽調客串,而客串的,估計是260B。(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屯門巴士線空調化日期 編號 加入空調日期 全空調日期 編號 加入空調日期 全空調日期 52M 1995年4月24日 / 58X 1991年9月9日 2001年9月30日 57M 1993年11月16日 2004年6月5日 59X 1991年7月15日 2001年9月30日 58M 1991年9月30日 2003年6月7日 60X 1991年10月28日 2002年9月7日 59A 1997年4月1日 2004年6月20日 61X 1995年4月25日 2002年10月19日 59M 1993年10月15日 2003年1月18日 62X 1993年3月15日 / 60M 1992年3月16日 2002年11月16日 66 2002年11月25日 / 66M 1995年1月28日 2003年1月18日 66X 1994年10月25日 2002年6月15日 67M 1996年11月26日 2003年8月16日 67X 1995年3月20日 2001年9月30日 60 2002年11月18日 / 52X 1997年3月19日 2002年9月7日 59 大興←→蝴蝶村 未有輕鐵前,屯門已有巴士線往來區內之間,而最早一條乃59,路線相當於輕鐵507。(圖片來源:香港討論區) 62 兆康←→青山灣 62亦即輕鐵505,蓋因路線大體是由今良景開往友愛,經屯門市中心。(圖片摘自《香港巴士圖鑑──古老篇》) 59B 兆康←→蝴蝶村 59B是輕鐵路線506前身,在九巴僅服務兩年多,就由輕鐵接手,再被輕鐵506取代。(圖片由Gavin Lau提供)
非常赞!很详细的历史资料!请问这些路线号码安排有什么规律吗?如果按照地区发展时间顺序,这些线路号很凌乱?原因何在
回覆刪除這個問題,一言難盡......對比過去,現在巴士路線編號的確比較凌亂:原因很多,如城巴與中巴競爭年代,為求擴張,新線編號不得不隨便,直到大局已定,又一直未整頓;與此同時九巴開線又比較濫,往往一村、一屋苑一線......路線過剩之餘,亦未有效整頓,久而久之,日積月累下,編號安排越來越亂也......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