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城市之本質功能

一連幾篇關於新界北發展大計,或有人會覺得,一定要有商業區乎?這不免涉及一個關鍵:城市之本質。

整體而言自有人類以來,最先是住鄉村——耕田也。平日耕田,總會有些農獲拿出去賣,而販賣之地點,墟鎮也。墟鎮倘擴而大之,城市也。市集、城市之功能是什麼?交易買賣也。

以香港來說,最古老當然是中、上環:開埠時代連同西環、灣仔,曰「維多利亞城」。迄今上環、西環,尚有大批參茸海味店在,而當年維多利亞城,正是賣參茸海味、糧油雜貨集散地。而為便運貨,西環海邊為碼頭,卸貨區也。

城市正是如此發展起來:要有商業活動,才有意思。再看世界各地,廣州舊時有十三行,上海最早期為通商口岸,東京有築地、秋葉原;紐約本為貿易港,漢堡為內河轉口港,阿姆斯特丹除轉口,芝士、花卉集散地也。

倘是農耕毋須於城市搞,鄉村已可,蓋因地方大也。以美、加作例子,中西部,人煙稀疏,宜於大規模農業,以小型飛機施肥也。另工廠亦毋須集中於城市:平治車廠位處德國斯圖加特,小鎮也;法國干邑鎮以釀酒聞名。生產活動講求地方夠大,集中於城市,不宜也。

如此看來香港衛星城市發展,有一致命錯誤,正是缺乏商業活動:根本不是什麼貨之交易中心。叫人們搬進去,理由從何來也?尤其遠在天邊,上班距離太長,對一般小民,災難也。粉嶺、上水正是例子:試看有什麼專賣市集?有什麼商業區?連工廠亦寥寥也。

對在中、上環商業區上班者,著他們住粉嶺、上水,或其他山卡拉,靠害乎?

偏遠地區倘不是發展出什麼商業中心,不發展也罷:按粉嶺、上水之優勢是毗鄰深圳,能發展兩地貿易。如是者未來規劃,起碼要以此為基礎也。筆者提出於北區打造專賣糧油雜貨之地,其理正在此也。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新界北巴士線編排

倘真是發展新界北成經濟中心,多少需額外巴士線。在筆者看來不必條條由九巴經營:比如讓城巴、新巴甚至嶼巴加入,如何?又或,其他一些旅遊巴士公司,亦可:或其財力較差,至少給些機會也。

說具體些,九巴集中服務新界北至市區線,即可:主要是九龍線,277X、278X那種。新界北至港島,則城巴經營:一如969。當然這些路線其他公司經營,倒未嘗不可也。

倘屯門亦計算在內,打造另一新界北,不出市區之路線,多少需額外開辦。依筆者看,元朗至上水線該是最需要者——276系未必夠,比如洪水橋、新田、落馬洲、錦田這些,多少需往返上水者;元朗至落馬洲,不能僅B1——新線是途經新田、牛潭尾;另新田、牛潭尾至元朗,亦要獨立巴士線;至於上水至屯門,更要也。

此批路線個人以為,應讓嶼巴,和其他旅遊巴士公司經營:不管是哪公司,編號大概前頭設Y,即Y1、Y2、Y3、Y11、Y12、Y21⋯⋯諸如此類。九巴可毋須給,尤其有新界北至市區線在手,夠賺也。城巴或倒可接手:只是光做過海線,未必能應付也。

九巴方面該主力經營一些市區線,比如荃灣往返落馬洲、新田、洪水橋之類。而一旦Y1、Y2、Y3等一一投入服務,屆時76K、77K之類,大可取消也。

而何以前述路線叫「Y」?取元朗之簡稱「YL」也。且香港本身,亦無路線以Y字作結,不會有混淆也。

另一方面,接駁東、西鐵,或北環線之巴士線,理應由兩鐵接駁巴士搞:好處是能有效提供免費轉乘——刷八達通即可。比如73K、78K、79K,筆者以前提出改由東鐵接駁巴士經營,未來要考慮也。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論北區之改造

北區發展倘要大規模些,究竟該如何辦?改造為必不可少:某些地區清拆重建,不免也。

比如上水,毗鄰火車站之彩園村,大概可拆除:把土地轉作商業區。拆卸彩園村主要考慮到此村,本就有數十年村齡,要拆根本拆不足惜。與此同時因近火車站,原址劃作寫字樓大廈,倒沒問題:最好地下設多層高商場,當批發市場用。

那原本屋村居民如何?或於天平村以北收地興建公屋:公屋設計大約像沙田市中心,底部商場,商場頂住宅大樓,中間平台公園也。

粉嶺之祥華村甚至幾個私人屋苑,亦可清拆:原址一樣轉作寫字樓,附設商場,撥作批發市場。原來祥華村或幾棟屋苑,則搬至聯和墟以北:一樣收地,作安置當區居民用。

介乎上水至粉嶺間有小圍村,大概可一樣收地,然後改造成商業區。

作如是辦看似不好,比如原來居民,乘東鐵變得不就腳。然倘考慮到把北區發展成商業區,如此規劃,不可免也。另一方面,北區居民屆時,根本可以當區就業,因有商業區也。

嚴格說來或者需要規劃鐵路線,環繞粉嶺、上水以北,並接駁粉嶺、上水二站:形式大概類似南港島綫,無人駕駛,四節車卡,高架橋設計。按北區路況多數較為寬闊,有空間建高架橋也。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建屯門至機場鐵路

施政報告除提出打造新界北都會區,還提到建造鐵路線,由洪水橋至蛇口。倘成事當然是好:在筆者看來,應考慮另建鐵路線服務屯門。主要關鍵在於,倘僅靠一條西鐵線接駁,似嫌單薄:總得有第二條也。

另一方面深圳蛇口一邊,基本上,非深圳跨省鐵路之總站:高鐵於龍華鎮,普通依舊於羅湖。兩者離蛇口皆甚遠。或者應是接駁深圳地鐵:捨此想不出也。

回到正題,那屯門另一條鐵路如何走?想到一個方案,建造比較簡單:直達對面岸之機場。

按西鐵線本來就有計劃設屯門南一段,直落蝴蝶灣,只是一直未建。倘可以,乾脆再伸延,跨海駁至機場、東涌一邊——屆時可直接由屯門到機場也。建造此段主要涉及跨海——最好是隧道,工程應不會太複雜、太大規模,成本相應可控。而且,不一定建屯門南線時建:待通車後建亦未遲。

當然亦可來個另外構思:另建一條新線,由洪水橋開出,經屯門跨海直落機場。屯門之分站倘看空間分佈,大概可設藍地、建生、山景、蝴蝶村;跨海則可建隧道,駁至機場博覽館站。

也許會問何以提出建此鐵路?除是方便由機場接駁至洪水橋站,直上深圳,重要是,順便改造一下屯門。尤其倘落實打造新界北經濟重鎮,理應包括屯門,至少屯門對面亦是深圳。

比如屯門工業區一帶,理應轉型為商業區——最理想,變成尖沙咀、銅鑼灣那類型。倘尚未足,或拿大興村用地,該夠大面積也。

按發展商業區重要是交通方便:不論哪區皆然。尤其倘按筆者建議,向南至機場,另一邊直達市區,加上向北到深圳,帶起屯門區之經濟,當區居民要於區內就業,有新渠道也。

2021年10月9日 星期六

新界北搞邊境貿易

有朋友問,如何看施政報告提出發展新界北?按新界北發展成商業中心,是筆者一貫主張:倘是發展成經濟重鎮,筆者贊成;然倘是建純住宅區,筆者反對,蓋因上班長途跋涉,痛苦也。然始終是說幾十年後,此中有何變數,尚未可知也。

過往新市鎮之發展正是如此問題:只顧建住宅,而不考慮地區發展什麼經濟。新界北是否真是變成經濟中心,筆者態度保留:重蹈過去覆轍,不智也。

事實上倘要新界北發展成商業區,根本毋須大規模:比如倘劃一區域,打造成批發市場,簡單直接也。當然交通不能不便:筆者提議上水一邊貨倉大廈,可以改建,讓一些貿易公司、批發商駐腳。而其形式,類似深圳華強北也。

不但上水,元朗、粉嶺亦有工廠、貨倉大樓,一樣可如此改造;拿鄉村用地則一樣可以。發展時間頂多一、兩年:配套基本上有,能暫時應付也。

當然或會說,如何與深圳競爭?要看賣些什麼:考慮毗鄰深圳,較宜兩地貿易。iPhone、Chanel之類不是不行,其他者亦可想:比如珠三角一帶包括廣、深,普遍吃泰國米,可以開米店;東南亞種植一些香料之類,部分或有中藥價值,就一於賣也。參茸海味亦可以:按上環一帶本有不少,惜路途遙遠也,而廣大炎黃子孫飲食普遍傳統,該不會沒市場也。

另現今東南亞皆有工業園設立,或與神州工廠有聯繫,香港,或可成貿易中間點也。

賣這些東西好處是地理上香港,離東南亞較近,而新界北一河之隔是深圳,可作溝通中轉站。另一方面從深圳經驗看,普通貿易進入門檻較低,毋須一定學歷——促進就業,有效率也。

日貨普遍受炎黃子孫鄙視,毋須想;歐洲貨,現今已有一帶一路,藉貨運列車往返歐洲至神州,香港作中轉站,不就腳也。至於韓貨,經山東、遼寧尚實際些。

如此看來未來北環線,或需少許延伸:比如直接伸延至市區,與其他線接駁。而打造經濟中心,交通網絡完善,必不可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