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用車質量須有限度

在筆者看來,香港巴士線之用車,究其實毋須太出格:機械倒要講究,蓋因性能好,操作易,才能生出效率來。

舊時車型比如丹拿珍寶,其缺點可謂一目了然:除馬力不足,致命傷乃冷卻系統——由於設於引擎旁,系統往往降不了溫(後期改設車頭,才改善到問題)。而九巴之一批,還竟無「風油軚」,對司機,苦惱也。

規格固然需有要求,衡量標準在於,能否易於操作:能夠的話,提升效率,事半功倍也。

個人以為歷來最好,還是1990年代,配康明斯引擎之一批:利蘭奧林比安配此引擎者,稱「坦克蘭」,行走時,引擎聲彷如坦克,跑長途如屯門公路,一樂也。只是此後多年,後起者似見不到有一款,能與康明斯引擎比:大概是引擎性能之進步,於康明斯引擎後,難再進一步也。

1970年代至90年代,技術可以大躍進;經歷此階段後,再求進,難事也。始終實用性車輛講求實用,性能夠用即可,且維修還要便利,以節約維修費也。

至於其他比如電子系統,很多時是負累:電線、電路版太多,弄不好,易招祝融也;低地台巴士毋須靠電子系統升降車身,蓋因一塊斜版足矣。想像一下丹拿珍寶設闊門與斜版,一樣相同效果。

按其實至少在香港,商用車輛大抵很少花巧:包括小巴、的士、貨車,不但少電子裝備,引擎夠用已可。就算是私家車,香港人之選擇,當然是日式草餅車——簡陋是簡陋,合用才是王道。那些古靈精怪之功能,通常是「波子」、法拉利用——噱頭多於實際也。

總言之,質量、性能去到一個程度,足矣——質量過剩,無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