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

城巴路線編號變革

在筆者看來城巴在路線編號方面,是有整頓必要:倘看上去,各線彷若拉雜成軍,且不成系統也。比如港島方面,根本就不該有2XX、3XX、5XX、7XX系列:以港島之需求本不需太多巴士線。如此一來雙位數編號,沒理由不夠用也。

而於九龍、新界,城巴線編號亦不宜與九巴者雷同──最好是一律7XX也。那何以曰7XX?這是基於新巴之將軍澳專線、西九龍專線:既有個系列可用,則大可藉機推而廣之也。

按港島那些2XX、3XX、5XX、7XX系列,純粹是前中巴遺留下來:起先搞豪華巴士,乃有2XX,只是寥寥兩、三條也;到搞東區走廊線,不是用「X」字尾,而是7XX也;特別節日路線本該以「R」作末,中巴卻曰3XX也;至中巴引進空調巴士,全空調路線又曰5XX也。

中巴那種情形很可能只是講排場之問題:看上去,彷彿路線甚眾也。可是以港島之小,城巴照跟中巴有意思乎?尤其在需求之轉變下,路線網不得不整頓,而在整頓過程中,路線之編號名,理應另成系統:就如2XX系列理應廢除也;3XX則另曰「**R」即可也;7XX則大可改以「**X」之類作編號也。

另一方面某些地區編號亦大可縮減:就如鴨利洲因有南港島線,已毋須太多巴士線,故而鴨利洲巴士線,乃毋須9字頭:乾脆以4*、7*作顯示,與對面之華富、香港仔看齊也。

倘具體些說,90乃改為「45」,97改為「45A」、99改為「44」、「592」改曰「46」,諸如此類。與此同時亦可藉機,把7號線延伸入鴨利洲:香港仔區經薄扶林道往返中環者,不計華富一邊,乃僅剩4、7二條:90B、91乃取消可也。而93則改曰「7A」也。

38可直接改曰「41」;37A、37B則通過與40、40M合併成新40(置富——中環交易廣場,經香港仔隧道)而改名——按半山之需求早已受西港島線影響,何況華富往返半山,根本已說不上有需要也。至於42則拉4X併入內,並延長至銅鑼灣(威菲路道該有位),取道告士打道、夏愨道、干諾道中往返──當成專針對華富至對外市區也。

港島東方面一旦重整,則先從東區走廊線下手:720、722、780、788、789分別改曰「21X」、「22X」、「80X」、「81X」、「83X」也。「82X」、「88X」皆本身已有,乃忽略不理也。

至於九龍、新界之路線固然該全曰「7XX」,可是於改革過程中,理應是連同路線大重組,一併進行。如此一來,不免事涉大工程也:比如荃灣區、沙田區、大埔區,城巴沒理由沒路線也。而這些區域哪裡有空間?深井、火炭、白石角也。

按城巴於港島根本就不該有2XX、3XX、5XX、7XX系列:比如260,乃乾脆改為60X之類也。(Gakei Lee圖片)

2024年7月13日 星期六

城巴新界線系統化

有人問如何看現今之城巴?主要是出於現今之城巴與過去比,服務遠比下去也。竊以為主要是客觀環境之問題:港島之客量出於港島發展飽和,基本難有大增長,故於此一點上,不需太多動作也。而倘把眼光放在新界,止至目前,路線網竟流於零碎——顯得不成系統也。

舉例,暫時僅屯門、北區有城巴路線在:倘沒荃灣、沙田、大埔之類路線,擺明說不過去也。元朗區最低限度該有天水圍線:撇除過海之967、969,總應最少有一條往返九龍也。舉例倘到油麻地、尖沙咀由城巴經營,會合理得多:九巴則最多走至旺角,亞皆老街為止也。

將軍澳原則上是偏向九龍區:不算作新界區;東涌、機場則是另一情形——一般人不當離島為新界辦也。

一般城巴於新界僅有往返港島者,諸如182、681、930、962X、969——過去政策之問題也。而另一方面,適當炮製一些城巴線往返九龍至荃灣、沙田、大埔、天水圍,倘以目前情形,並非沒空間也。

然則或問:那哪裡是空間?比如荃灣區,可針對深井——往返九龍者大致缺乏也。沙田則可一試火炭:長期以來火炭少有對外線也。而大埔則可安排途經白石角:與九巴比,九巴是走全段吐露港公路也。而至於天水圍則確實不大空間:倘安排開闢一條類似268X之路線直落尖沙咀,實未嘗不可也。

具體路線如下:

730(豪景花園←→維港灣):經青山公路、大涌道、荃灣路、長沙灣道。
733(豪景花園←→藍田北):經青山公路、大涌道、荃灣路、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
769(天水圍市中心←→紅磡紅鸞道):經天榮路、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天福路、朗天路、元朗公路、三號幹線、汀九橋、青葵公路、連翔道、東京街西、西九龍走廊、太子道西、荔枝角道、彌敦道(回程彌敦道、亞皆老街、櫻桃街、深旺道、海輝道、連翔道)、梳士巴利道。
770(教育學院←→觀塘裕民坊):經汀角路、南運路、吐露港公路、創新路、科學園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道。
771(教育學院←→維港灣):經汀角路、南運路、吐露港公路、創新路、科學園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長沙灣道。
782(駿洋←→維港灣):經火炭路、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沙田站、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長沙灣道。
783(駿洋←→平田):經火炭路、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沙田站、沙田鄉事會路、沙田圍路、大老山公路、觀塘道、鯉魚門道。

此幾條路線到底具體如何走法,或總站在哪,是有討論餘地:大致上路線之大綱,大同小異也。

當然於開辦這些城巴線時,九巴多少有一小部分路線需修訂以作配合:比如深井,因應開辦730,52X大可改用小欖交匯處出入屯門公路。而倘是天水圍,因有769,乃毋須保留269B;88X亦理應取消,蓋因有783也。

城巴新界路線圖:主要分別針對深井、火炭、科學園:連同屯門、北區以及一眾過海線,城巴於新界,乃組成一大網絡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另一方面屯門、北區之路線,究其實亦有整頓之需要:比如北區只有皇后山才有出九龍之路線,可是走法相當「騎呢」。何也?竟是向北經鄉郊才入高速,委實相當古怪:按正常該是向南經聯和墟、馬會道入高速,才可吸納沿線客也。向北則一路鄉村:能獲得多少客哉?另一方面屯門出九龍者亦不見有往返長沙灣、深水步;而出尖沙咀者則收費接近260X卻非全走高速——指沿西九龍快速直入尖沙咀也。

個人以為皇后山兩線理應改為取道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馬會道入粉嶺公路,反之亦然。兩線同時正名為778、779:城巴九龍、新界路線,一律「7」字頭也。如此兩線如下:

778(皇后山←→觀塘裕民坊):經沙頭角公路、馬會道、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道。
779(皇后山←→維港灣):經沙頭角公路、馬會道、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長沙灣道。

778、779走線圖:特意途經聯和墟和粉嶺站,以便接駁B7也;同時市區一段類似九巴走法,合理得多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而屯門則大手術一些:先尖沙咀一條分拆,分別為750(Novo Land←→維港灣)、751(屯門碼頭←→紅磡紅鸞道)。而觀塘一條則正名為755(Novo Land←→觀塘裕民坊),九龍一段定性走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也。如此三線如下:

750(Novo Land←→維港灣):經屯門公路、荃灣路、長沙灣道。
751(屯門碼頭←→紅磡紅鸞道):經屯門公路、汀九橋、青葵公路、西九龍快速公路、廣東道、梳士巴利道。
755(Novo Land←→觀塘裕民坊):經屯門公路、汀九橋、青葵公路、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

750、751、755走線圖:三線皆特意途經屯門鄉事會路或屯門市中心,以方便接駁B3X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而倘能,新界路線該盡可能與邊境路線設轉乘:包括北區、屯門、大埔甚至沙田。屯門當然是指B3系列;北區則B7,大埔、沙田則B8也。

2024年7月3日 星期三

港島較宜用11米

適逢新巴併入城巴一周年,有何好說?或說前新巴路線也。

倘說到新巴哪些路線是當之無愧之線王,以港島東說,該是2X、8P:請恕筆者直言,想不到其他也。尤其兩線性質是特快貫穿港島東至銅鑼灣,就筆者所見是,於非繁忙時間,客量依然可觀也。

至於港島南區則大概僅一:970系列也。而且對比起來,亦見沒一條新巴南區線比得上970系:很多僅算是雞肋也。而且970系過海後就是到油尖旺:定位作往返香港仔區至油尖旺,正是成功之道也。

然亦有一點頗明顯者是,港島南區以其道路環境,再客多,亦不宜採用長車身巴士行走:舉例薄扶林道,尤其西環一段明顯窄得要命,使長車身巴士轉身不易為也。其他像域多利道、南風道這些更如是:全是歷史留下來之問題,不易改造也。

港島東之主幹道一向是英皇道、東區走廊:皆足夠闊,使用長車身巴士行走,反而沒問題也。

由是觀之當港島統一為城巴服務後,港島南區巴士線,理應全用11米:一些來往赤柱、淺水灣,或走域多利道、南風道等窄路者,更只宜用兩軸也。至於12米之類長車則較宜集中服務港島北岸,包括港島東也。舉例2X、8P,或788之類,正是宜用長車那類型也。

970系列哪怕客量多大,11米究其實夠應付:看回過去,11米往往是會被拿作清客用。兩軸則沒清客效果:下層通道確短促也。當然像赤柱、淺水灣之情形確真是沒辦法:倘要等到路面擴闊之日,實不知猴年馬月也。

事實上放諸今天,整個港島真正非用長車不可之路線,不計過海線,其實佔比不多:光半山即不可以用。而港島南區亦是狹窄多彎之道路居多——僅香港仔隧道才例外也。至於港島北岸儘管路面尚可,因有地鐵,來來去去,大概還是2X、8P、788之類:像西環,現在往返港島北岸,大致毋須太多巴士線也。

如此一來城巴未來當買新車,11米巴士不免需較大佔比:總需一定數目,以應付港島之情形也。

究其實於港島,真正能用上長車身巴士之路線是不多:只需11米行走即告能應付也。(Gakei Lee圖片)

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

紅色小巴重整小議

近大半年頗有人關注紅色小巴之經營:主要是看在自鐵路網絡日趨增多以降,紅色小巴生存空間日益狹小。一些報導指有紅色小巴車主因此乾脆放棄供車、養車:尤其是些舊車居多,且車齡少說十年以上也。從另一角度說,當是順勢淘汰也。

正因此好像說當局有意選定11條紅色小巴線,轉型作綠色小巴:以作協助之意也。至於哪些線,則未有說也。

作如是辦不是不好,問題是哪些線適合?決非每一條線可以轉型:得先要篩選也。

在筆者看來最關鍵是得先要取消一些紅色小巴線:指那些客量大不如前那些。這些路線主要是受到鐵路新線通車之影響:其客量之下跌論本質,挽不回也。亦有些是沿線人口、環境之變化所影響,引致客量大減:同樣救不回也。

亦可作如是說:只安排一些尚有一定客量之路線,轉作綠色小巴線,才有意思也。

然則哪些值得保留,哪些不?倒大有討論餘地也。

按筆者所見比如港島區,恐怕只有石澳至筲箕灣一條才值得留住──其他則一一取消可也。舉例香港仔有一條出中環,一條過海至旺角:說路線與南港島線不同,始終產生到影響也。何況南港島線外亦有70、970這些線:客量層層擠壓,大概是兩條紅色小巴線大減車之因由也。

又如九龍區,在筆者看來倘是東九龍往返佐敦道之路線,大致是「拍蒼蠅」:基本搭者無幾也。反之往返旺角至東九龍者,則是另一光景──竊以為尚有生存空間也。而東九龍包括哪些?有慈雲山、觀塘、藍田、油塘、秀茂坪,諸如此類。這些東九龍地區大概僅保留往返旺角之路線;而往佐敦者,則全毋用留下來也。

倘是新界則先荃灣:個人以為倘是往返旺角、觀塘者,尚可保留;一些區內線比如荃灣至石圍角、荃灣至石梨貝者,困難是在於本身有綠色小巴服務:誠棘手之處也。而至於較冷門之路線如牛池灣、紅磡、九龍城者,留與否,值得斟酌也。

沙田本來就無紅色小巴,可以不理;屯門則從元朗至佐敦線中縮短至屯門──大約在屯門市中心,而路線則暫不變;元朗則有往返屯門、大埔兩線適合轉作綠色小巴──路線亦不變也;大埔方面則有一條旺角線,亦可轉作綠色小巴一一路線方面則改走大埔公路沙田段、大埔道金山段、大埔道、彌敦道往返也。

至於新界一些鄉郊路線有元朗至大棠、元朗至上村、上水至坪輋(即打鼓嶺)之類,亦可轉作綠色小巴也。

於把紅色小巴線轉作綠色線時,理應先取消一些客量不濟之紅色小巴,篩選一番,然後才轉型:舉例香港島,除石澳至筲箕灣一條,統統可不要也。(Bobby Liu圖片)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尖沙咀路線之整頓

在筆者看來隨著屯馬線通車,尖沙咀不少路線是有重整必要:尤其市區路線,或不受屯馬線影響,然仍可趁機修改一下走法。如此一來尖沙咀乃毋須太多巴士線:削一部分線後所剩下來之空間,多少可為日後新區開辦新線,創造些條件也。

1) 1、7重整:1號線改為循環線,並縮短至旺角,於過彌敦道後,即轉入旺角道、洗衣街,後按原來路線走;同時延長7至竹園,以填補1號線留下之空白——指者是尖沙咀一段也。

把1、7改成如此是出於彼此皆是往來橫頭磡、尖沙咀,服務稍嫌重疊。改造後1號線集中往來橫頭磡至旺角,7則是橫頭磡至尖沙咀也。改造後1、7竹園總站共用一車坑——1號線之位置稍為寬闊些也。

2) 203C改造:把203C改造成204(又一村←→紅磡紅鸞道),石硤尾一段改為走達之路、歌和老街、南昌街、窩仔街、大坑東道(回程大坑東道、窩仔街、偉智街、南昌街);過衛理道後改經加士居道、蕪湖街、德民街、紅磡道、紅鸞道(回程紅鸞道、紅樂道、仁勇街、紅磡南道、機利士南路、蕪湖街、加士居道)。

作如是辦是考慮到此線於尖沙咀一段,不是太大需求;而倘走紅磡,好處是紅磡灣一邊似不見有旺角之巴士線──204正好拿來填補也。

3) 2大改造:把2號線改造成(蘇屋←→昂船洲),經保安道、興華街、興華西街;與此同時把2A縮短回至蘇屋,以填補2號線於南端之空白。

本身流水式往返西九龍、油尖旺單靠6號線實已夠──何況筆者還提出炮製一條城巴路線703(海盈←→尖沙咀)經彌敦道。如此一來2號線已沒價值可言:轉作往返昂船洲,至少尚算是獨市也。

4) 5、5C合併:把5、5C合併成新5號線(中慈雲山←→尖沙咀碼頭),富山至尖沙咀一段,按原5號線走,爾後則沿斧山道直上蒲崗村道入慈雲山。

按5C之缺點是作為往返慈雲山至尖沙咀,較繞路又緩慢,而且慈雲山至土瓜灣、紅磡早已有3B──找5號線上慈雲山取代5C,更能有效往返尖沙咀也。

5) 9、21大改造:9改造成(彩福←→西九龍中心),過太子道東後改走太子道西、荔枝角道、欽州街(回程欽州街、長沙灣道、東京街、荔枝角道、彌敦道、旺角道、西洋菜南街);東九龍一段亦改為由太子道東直入新清水灣道,反之亦然。這是出於現今一般乘客鮮有選擇9號線往返尖沙咀:倘9號線定性為來往牛池灣至旺角、深水步,更實際也。

至於尖沙咀之服務則靠改造21解決:21延長為(彩福←→尖沙咀碼頭),經新清水灣道、太子道東,後按原來21走;爾後又再改走蕪湖街、德民街、紅磡繞道、梳士巴利道(回程梳士巴利道、紅磡繞道、紅磡道、庇利街、馬頭圍道)。

6) 5A、5D、224X :先把5A、5D合併成224(德福花園←→尖沙咀碼頭),九龍灣至紅磡一段,按5D走,接著則走紅磡繞道、梳士巴利道,反之亦然。之後又把224X改為只走繁忙時間,以讓利予5A、5D也。這是基於5A、224X以及5A、5D之間,多少有點重疊也。

7) 208縮短至樂富:並改為循環線,由樂富開出直到廣播道,然後折返也。很明顯倘只針對廣播道,以廣播道之規模、現況,只接駁地鐵已夠也。

8) 12、8P合併:使12延長至海逸豪園。12同時縮短至維港灣,不再入西九龍填海區。

於是尖沙咀市區路線不計觀塘,乃有5(黃大仙)、6(西九龍)、7(橫頭磡)、8(何文田)、21(牛池灣)、224(啟德):2、5C、9、203C、208不是被改造就是取消收場,合計起碼少五條線也。

1、7、9、10、21、208大重整:旨在各線重新定位,如1號線變成集中服務竹園、橫頭磡至旺角;尖沙咀則7;9變成來往牛池灣至旺角;10單純服務黃大仙;21則牛池灣至尖沙咀;至於2、208皆變成短途接駁線,不再入油尖旺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12大可作出如此修訂:縮至維港灣,並與8P合併直達海逸豪園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2A重整大抵就是縮短至蘇屋:此乃最低限度也。與此同時炮製出城巴路線703:專針對西九龍填海區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至於新界因已有屯馬線,來往尖沙咀亦毋須太多巴士線:比如,可盡量使用西九龍快速公路直接進出佐敦、尖沙咀;而新界一段路倘能覆蓋更多區域,則更好也。例如:

1) 荃灣方面把230X改造,起迄點一樣,然取道西九龍快速公路:具體是走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道、西九龍快速公路、匯民道、匯翔道、廣東道、梳士巴利道(回程梳士巴利道、彌敦道、眾坊街、上海街、佐敦道、西九龍快速公路)、紅磡繞道、紅磡道。

換言之就連葵涌亦途經:包攬葵涌至尖沙咀之服務,剩下石梨貝則靠35A──此路線不變也。而此一改動亦理應是配合30X、234X、238X合併而進行:三線合併後仍曰30X,只是最盡只到中港碼頭,專針對往返荃灣至旺角、深水步也。

2) 41A改造為41X(長亨←→尖沙咀東),同樣走西九龍快速,服務大半個青衣:具體走寮肚路、青衣西路、長安總站、楓樹窩路、青衣碼頭、青衣鄉事會路、涌美路、青康路、青衣路、青衣南橋、西九龍快速、柯士甸道、彌敦道(回程彌敦道、眾坊街、上海街、佐敦道、西九龍快速公路)、梳士巴利道、漆咸道南。

3) 260X不變:沒任何需修改之空間也。

4) 取消268B:延長268X至尖沙咀,經彌敦道、梳士巴利道、漆咸道南、暢運道,以紅磡站作總站。作如是辦是考慮到268B倘與屯馬線競爭,注定沒門;與此同時總會有些巴士客往返元朗至尖沙咀——乃靠268X吸納也。

5) 271改走青沙公路:271過吐露港公路後,改經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連翔道、匯民道、匯翔道、廣東道、梳士巴利道(回程梳士巴利道、彌敦道、眾坊街、上海街、佐敦道、連翔道),最後以尖東麼地道作總站。

作如是辦好處是能讓青沙公路轉車站有路線全日往返大埔──以路線性質說,以271最適合開刀也。而為填補271改道後油麻地一段之空白,乃向72X下手——延長72X至西九龍站。按正規72X該是沿彌敦道、佐敦道往返,然倘保留大角咀一段走線,則直落海泓道至西九龍站也。

6) 280X、287X合併:成新287X(廣源←→尖東麼地道),經小瀝源路、插桅桿街、銀城街、小瀝源路、大涌橋路、翠榕橋、源禾路、沙田市中心、獅隧公路、車公廟路、青沙公路、連翔道、廣東道、梳士巴利道(回程梳士巴利道、彌敦道、眾坊街、上海街、佐敦道、連翔道)。簡言之就是覆蓋第一城、禾輋、沙田市中心、大圍多個區域也。

按往返沙田至尖沙咀理應確保沙田服務範圍闊些:而且曰「287X」比較好也。另亦理應找86A開刀,以填補水泉澳之空白:86A乃變成(水泉澳——奧運站),經沙角街、大涌橋路、獅隧公路、大埔公路大圍段、美田路、青沙公路、連翔道、東京街西、東京街、荔枝角道、上海街、亞皆老街。86A荔枝角之一段則靠青沙公路轉車站轉乘286X即可:影響倒不大,蓋因86A本來就客量甚低也。

7) 修改81C、85X、87D:先把85X延至尖沙咀碼頭,加經紅磡道、紅磡繞道、梳士巴利道。另81C最低限度縮短至佐敦──總站在西九龍站也;87D則改稱87X,同樣縮短至佐敦──總站在西九龍站,並改用沙瀝公路往返也。這是出於85X自有屯馬線後,與屯馬線高度平行──倘延至尖沙咀,至少尖沙咀是商業中心區也;而延長85X之時,81C、87D已無到尖沙咀之理由也。

對此尖沙咀往返新界不計將軍澳,其分佈大概是:荃灣、葵涌230X,石梨貝35A,青衣41X,屯門260X,元朗268X,大埔271,沙田287X、馬鞍山則85X也。

尖沙咀往新界路線圖:荃灣、葵涌靠230X,走西九龍快速;沙田靠287X改造而來,總站在紅磡紅鸞道;大埔271,同樣到紅磡紅鸞道;至於屯門則260X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2024年6月3日 星期一

新界至中九龍減負

一向以來新界出九龍以到九龍塘、九龍城、土瓜灣一邊需求最少:一有屯馬線時,受災乃特別明顯也。

如此現象不難明瞭:按九龍區素來以中九龍比較差勁,蓋因倘是西九龍,商業活動一貫頻繁,保證有人流通勤;東九龍即觀塘、九龍灣,則為傳統工業區,再差尚有個譜。然中九龍?住宅區為主,工廠數目少,商業活動又寥寥——以前尚有啟德機場作推動力,如今已另一面貌也。

如此一來本來需求已有限,還加入鐵路搶食:情況只有惡劣,不會好也。

此中最典型為沙田之85系列:舊時三條線並存還能各自各精彩,如今僅一條亦嫌多也。而九龍塘亦然:沙田接駁至九龍塘站之巴士線,如今幾無剩下者也。另屯門、大埔方面:61X、75X主要集中於黃大仙、鑽石山接駁其他線到觀塘、西貢之類,九龍城一段實聊勝於無也。

新界其他地區如元朗、上水者,來條東九龍路線倒尚有空間發揮功效,開條中九線則沒意思也。

由此大概整頓內容不難預判:比如乾脆取消85A、85B,只餘85;85則縮窄沙田之服務範圍,於過沙田市中心後,改沿獅隧公路直入獅隧。而至於那些80M之類亦可統統取消:由九龍塘站轉車至沙田,已毋須靠巴士也。

61X、75X倒可暫時不改路線:當是不變應萬變;服務荔景之45根本縮短至何文田亦可——紅磡、土瓜灣一段實則不必要也。

於是乎新界至中九龍巴士線重組後,倘只計每天全日服務者,路線網如下:

45(麗瑤←→愛民):不再入紅磡、土瓜灣,與此兩區再沒關係也。
61X(寶田←→九龍城碼頭):順道把屯門一段,改為經鳴琴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入高速,反之亦然。
75X(富善←→九龍城碼頭):路線不變。
85(穗禾苑←→九龍城碼頭):改沿獅隧公路直入獅隧,並延長上穗禾苑,當是取代80M也。

大致上中九龍住宅區為主,因之尤其是沙田之85系,根本只需保留85一條,且直上穗禾苑,不經大圍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觀塘新界路線換面

自沙中線通車以來根據筆者發現,倘是往返新界至觀塘之巴士線,客量似多不如人意:以下班時間說,觀塘線列車於觀塘至九龍灣一段,普遍擠滿人;然巴士倘返新界者,則竟多未獲甜頭——坐剩很多位也。

其中此段時間能做到班班頂閘者竟是3D:慈雲山很多人居住乎?另尚有11C亦見不時頂閘:黃大仙是新區乎?拿沙田作例子,基本僅勉強坐滿人:擺明是沙中線通車之影響也。尚有其他比如屯門,走觀塘道時,倘坐到一半人已很不錯——長期以來屯門往返東九龍以黃大仙一段佔比較多,不像新界東也。這是結構性問題,當另作別看也。

那哪些線依然會見頂閘?大概有42C、89D、277X:然次數尚不夠多,尤其對比沙中線通車前也。

當然客量變差不等於新界往返東九龍需求減少:在筆者看來,很多原來路線於沙中線、屯馬線通車後,依舊大致不變,才是真正關鍵。很多路線之問題本質是客源,被沙中線分薄:尤其從成本效益說,其能久乎?

類似情況就如以前之70號:取道慢路擺在以前未必最慢,然一旦有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諸如此類,乃益顯尷尬也。又舉舊時50作例:當68一開辦,其價值蕩然無存也;到有68X,68作用乃大減;再到西鐵通車,連268B亦武功盡廢也。以前那條50倘拿來與西鐵對照,能比較乎?

在筆者看來觀塘巴士線有一比較有利之地方是大致只走觀塘道——大直路般走也。只是困難在於整體而言,新界至觀塘巴士線客量,主要在上下班時間:如此一來只保留一部分作每天全日服務,其實未嘗不可。每天全日服務之路線,大概一條直路走觀塘道,確保行車時間不會太長;而繁忙時間才服務之路線,則特意走入啟祥道、宏照道、偉業街之類內街——舉例現今有38P、74B、80A、268P,專照顧上班之需要也。

如此一來比如荃灣、葵涌、青衣,應分別只保留38、40、42C,作每天全日服務;屯門則保留61X(本不關觀塘事)、62X──倘其客量模式是結構性問題,乃順水推舟也;大埔無疑74X一條──75X走九龍城,姑且不計;沙田則倘單靠80、89每天全日服務,亦未嘗不可──另安排一條大老山隧道線,針對水泉澳、小瀝源一邊;馬鞍山僅89D,元朗268C(筆者之前倡曰250),北區則277X也。於此基礎上,乃大力炮製走觀塘內街之繁忙時間線,一如38P、74B、80A、268P之類也。

而重組後倘只計每天全日服務者,路線網如下:

38(葵盛東←→平田):葵涌一段順道加經昌榮路、和宜合道,當是服務石梨貝也。
40(麗城花園←→藍田站):順道改為由葵涌道直入呈祥道,反之亦然。
42C(長亨←→觀塘碼頭):順道改為由青衣北橋直轉入荃灣路、葵涌道直入呈祥道,反之亦然(屆時亦改曰42X)。
61X(寶田←→九龍城碼頭):當然不入觀塘,而是藉屯門公路轉車站接駁62X,且屯門一段改走鳴琴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往返。
62X(屯門碼頭←→觀塘碼頭):屯門一段改走湖翠路、龍門路、青雲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往返,反之亦然。
74X(大埔中心←→觀塘碼頭):大埔方向黃大仙一段,改為由彩虹道直上大老山隧道。
80(美田←→觀塘碼頭):只延至美田,餘段不變。
89(沙田圍←→觀塘翠屏道):與89B合併,走沙田圍路、沙燕橋、沙田市中心、獅隧公路、獅隧、龍翔道、觀塘道、鯉魚門道。換言之就是改為除針對沙田市中心,尚包括沙田圍、沙角、新田圍(獅隧公路一段)一邊,一併過也。
89X(水泉澳←→觀塘碼頭):與83X合併,改走多石街、銀城街、小瀝源路、廣源村總站、小瀝源路、大老山隧道、觀塘道。
89D(烏溪沙站←→藍田站):單改曰84X,當是另闢路線系列。
250(元朗西←→觀塘碼頭):直接由268C改名而來。
277X(聯和墟←→藍田站):暫時可不變也。

新界至觀塘路線圖:不論荃灣、葵涌、青衣,以至沙田、大埔、屯門之路線,皆定位明確,界線分明也。值得一提者是80X:是與88合併成新80X(秦石←→安達),取道觀塘繞道上秀茂坪、四順區、安達臣道新區,不再入觀塘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另一方面新界至觀塘亦有空間加插一些城巴路線,如下:

733(豪景花園←→油塘):主要是針對深井一帶,而為確保客源充足,特意走油柑頭一段青山公路,並加經荃灣西約也。
755(Novo Land←→觀塘裕民坊):主要服務屯門西北,而與61X不同在於,61X僅到黃大仙、新蒲崗,而755則直達觀塘也。
770(教育學院←→觀塘裕民坊):特意途經白石角、中文大學,而大埔一段則集中於三門仔一邊也。
783(駿洋←→油塘):開辦同時取消九巴88X也。

城巴新界至觀塘路線圖:主要是填補九巴服務之空白,以作區別。舉例733主力服務深井,755屯門西北,770白石角,而783則火炭、禾輋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