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東鄰西里~~元朗巴士線演義(2)

毋庸置疑,元朗除了有來往市區之巴士線外,尚有一些連接鄰區之線。而接近元朗者,當然以新界區域為主,包括屯門、上水、粉嶺、大埔。此等地方,很早已有巴士線連接元朗。



來往元朗至屯門,最早之巴士線,乃在1952年延長至屯門之18,即今54。此線早在二次大戰前已有,本是連接元朗至錦田;在延至屯門時,仍直達錦田。惟此線,已於六七暴動時縮回元朗。

直到1973年九巴重組新界路線編號時,才有另一條線連接屯門至元朗,是為53(元朗東←→屯門新墟,1973年7月16日開辦)。

時53全線取道青山公路(元朗至屯門一段)往返;1975年3月16日延長至青山灣,近黃金海岸。開線時正值屯門之開發,1976年7月16日九巴開辦61(元朗東←→屯門新墟),路線與53很大不同:

元朗大馬路、青山公路屏山段、屏廈路、田廈段、青山公路藍地段、青山公路新墟段、杯渡路

至屯門大興村落成,1977年8月16日兩線開始對調,由53改經田廈路、屏廈路,而61則改經全段青山公路,同時延長至大興村

攝於1983年元朗,53巴士上顯示「青山灣」,代表只到屯門不出荃灣。因其時新界才局部開發,53主要用單層亞比安行走。(圖片由Mega Anorak提供)

屯門至元朗巴士線,在八十年代,因應屯門發展而擴張。

1982年9月9日有63(元朗西←→安定)之開辦,途經:

元朗大馬路、青山公路(屏山至藍地一段)、屯門公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

63本是針對友愛、安定二村。至兆康苑落成,63乃於1983年11月6日改經兆康、大興才入新墟;1984年2月13日,63更延至屯門碼頭,即今友愛(南)總站,當時為碼頭。

1984年4月25日九巴又開辦61A(蝴蝶村←→元朗東),以針對蝴蝶灣一帶,途經:

元朗大馬路、青山公路(屏山至藍地一段)、屯門公路、青田路天橋、震寰路、石排頭路、鳴琴路、青雲路、龍門路

最早來往屯門至元朗之巴士線並非61,然61早已於1976年開辦。由開辦至取消,61都只用一些次選車型行走,如丹拿CVG型。(圖片由Paul Harvey提供)

同時53,於1984年9月23日新界路線重組時,延長出荃灣,自此脫離了來往元朗至屯門之角色。

八十年代中屯門市中心開始完工,1986年4月7日又有改動,如61於當日把總站搬往屯門市中心,經新墟、大興村入元朗。同時元朗總站又有改動,如63於61改路線當日延至元朗東,61則縮短至元朗西。


此時輕鐵正在興建,從歷史角度看,61、61A、63等,不過是過渡角色。時九巴跟輕鐵協議,在1988年中把這些路線交由輕鐵經營。而輕鐵通車前,輕鐵還於1987年12月12日自行開辦63A(元朗東←→山景村,經新墟),為輕鐵通車之前奏;一年後配合良景村落成而延至良景。當輕鐵通車後不久,此條63A也與61、61A、63一樣,悉數於1988年9月25日取消,由輕鐵路線取代

自1984年延長出荃灣後,53已不再是元朗至屯門線,然因為此,使路程太長,加以又沒走高速,53客量,基本屬偏低之列。(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至於53則因角色早已不同,獲得保留。由於途經之田廈路、屏廈路,一直狹窄未有擴闊,53於1990年代,主要用勝利二型服務;勝利二型退役後改用兩軸後置引擎巴士,包括都城嘉慕(M)、利蘭奧林比安(BL)。至2002年8月17日,53一次過提升至全空調化,轉用單層巴士掛帥。

由於路程太長又緩慢難以吸引乘客乘坐,到2000年代,53還轉用單層巴士算數。(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相比到屯門,元朗至上水之巴士線,歷史則更悠久。

早在1920年代已有一條線17(元朗←→上水),在1933改由九巴接手前,是由中巴經營。按當時資料,17是全線取道元朗至上水一段青山公路往返,有分段收費,服務時間限於日間。

17在二次大戰時停駛了約四年,重光後因資源緊張,九巴只能於1946年4月21日開辦4(元朗←→沙頭角),取道青山公路,經上水、粉嶺入沙頭角。1947年10月7日,4號線分拆出18(粉嶺←→沙頭角)、20(元朗←→文錦渡,也是經青山公路)。至1952年8月,17終於重開,路線與戰前一樣。

元朗至上水巴士線,在五、六十年代,曾有重要改動。1955年11月1日,因應粉錦公路通車,來往沙頭角的18延長至元朗,經粉錦公路;同日17也延至沙頭角1963年5月12日九巴又重整路線,取消20,17、18皆縮短至上水,上水至沙頭角一段,則由當日開辦之新線代替(此線即是後來78K)。

圖為1983年77從上水開往元朗。77即77K,自1973年更換編號以來,路線大體不變。唯一不同者是在276開辦後,已不具來往元朗至上水之功能。(圖片由John Law提供)

17、18在1973年7月16日重組新界路線編號中分別改稱76、77。此後76、77仍有一些改動,先有在1979年11月1日元朗總站遷往元朗(西);1983年1月3日上水總站設在上水巴士廠旁。1983年7月16日配合九廣東鐵電氣化,76、77更分別改稱76K、77K。

隨著內地改革開放使中港人流急增,而元朗、上水均接近內地,在地緣因素下,兩區車流,有明顯增加。有見及此,新界北區已有高速公路興建,亦即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兩條公路於1993年通車,同年6月1日九巴開辦276(天瑞←→上水),取道新田公路往返,並途經元朗。

276在中港人流往來日多下,客量上升,然因276由元朗至天水圍一段路,是取道狹窄多彎之屏廈路,276早期,只用單層空調巴士行走。然這些單層巴士,根本不能疏導乘客。276遂於1993年12月17日派出雙層空調巴士行走,但取道另一較寬之路──朗天路往來。而雙層巴士行走之班次,亦成為後來276P,且是每日全日服務。276、276P在1995年3月31日作出改動,那就是總站延長至天水圍市中心,即嘉湖廣場。

276是元朗至上水之特快線,儘管客量足以採用雙層巴士,因路線部份路段狹窄,需另開276P專用雙層巴士行走,但避開有關路段。(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中港兩地人流在香港回歸後日益緊密,其中接近內地之元朗、上水,就更多這類人流。於是2001年4月1日九巴276A天水圍北←→上水正是在此天開辦,不經元朗直達上水。開辦同時276、276P,也要於同年4月10日縮短路線,只到天慈村和元朗市中心,不入嘉湖山莊和天瑞

77K與路線性質相近之76K,數十年來都不如何旺場,尤其是自新田公路通車和276開辦後,情況更甚。圖為77K駛經元朗之車房,時為1998年,使用短身巴士服務。(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元朗至大埔之巴士線也有悠久歷史,蓋因此等路線,已在二次大戰後不久出現。

1953年4月1日九巴開辦23(元朗←→大埔墟),大致途經:

元朗大馬路、青山公路(博愛醫院段)、錦田公路、林錦公路、大埔公路林村段

至六十年代錦上路通車,23遂於1962年1月21日改經錦上路。當年開辦此線,主要是方便乘客來往錦田。以前鄉村人丁繁多,來往鄉村至市集之巴士線,有一定需求,即使23後來改經錦上路,始終如故。

64K前身是23,後來改編號為64。圖為五、六十年代64K大埔墟總站,純粹擺街而已。而其用車,亦不過由貨車改裝而成之巴士。(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因應新市鎮計劃展開,1973年7月16日九巴重組新界路線編號,23就於當日改稱74。此後十多年間路線有改動,計有1978年10月1日改稱64;1979年11月1日元朗總站遷往元朗(西);1983年4月7日配合東鐵電氣化,改稱64K,總站改設在大埔墟火車站

圖為1981年64從元朗總站開出,用車亞比安單層。有一段長時間,因林錦公路甚狹,64都是用亞比安單層掛帥,甚至用到1990年代為止。(圖片由Mike Rhodes提供)

隨後日子可謂變動不多,主因是元朗、大埔本身皆非人口旺盛之區,即使新市鎮計劃展開,多出來的客量,也遠遜於來往市區者。以前西鐵未通車,來往元朗並不方便,其中普遍途徑,乃在大埔轉乘64K前往。所以早年東鐵轉乘客,乃64K主要客源。

64K要到1990年代才使用雙層巴士。考慮到林錦公路的斜路,一般都是勝利二型行走。(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因部分路段路面惡劣,像林錦公路是一條斜度很高之路(斜約1:8),因之64K直到八十年代末,仍只用單層巴士行走。然而此等單層巴士,年齡已高,1990年9月1日九巴大膽改用單層空調巴士。同時也考慮到車隊資源,雙層巴士亦見諸於64K,主要是上斜能力優秀的勝利二型。1996年末短車身雙層空調巴士引入,部份也投放於64K。

自1996年起,64K使用一些短身雙層空調巴士。(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作於2005年,2010年修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