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藉中巴析香港巴士(5)

筆者說過中巴看似是保守的經營手法,是基於巴士服務的收益,不足以維持龐大的開支。試想投入龐大資金但收益卻不可觀,豈不是經營不善?新巴的例子就最有說服力。

嚴格上中巴最值錢的資產,並不是那些巴士和巴士線──事實上那些路線很多都不能帶來巨利,否則中巴也不會慳得就慳。既然如此,那麼是什麼?

答案是:中巴手上的物業地皮。

這點是不難理解的:地產收益無論如何,與經營巴士服務比較,是高出不知好多少倍。顏成坤一方面經營巴士,而另一方面則不斷投資大量物業地皮,而此中絕大部分,都是在香港島。中巴整個集團的資產,實際上是地產那部分,而那些丹拿珍寶、勝利二型,能算什麼?在九十年代末,中巴基本上都是在地產上落墨,一本中巴年報,內容的重心都是在地產方面。

固然對比經營巴士,地產之收益確是高很多很多。這是因為出手購買物業的人,都是具備龐大的經濟能力。舉例在半山租單位或者買房的,都是些什麼人?在淺水灣居住的又是什麼人?即算是一個普通的私人屋苑,不論在售價上抑租金上回報,必遠比開巴士線好。反之出錢乘巴士的乘客,經濟能力基本都很低。賺窮人的錢最關鍵,就是價格要夠平──越窮的人越懂斤斤計較。因之巴士要賺取收入,便需要多載些客流來補足。然則帶來的問題是,頻密地載客太多,會嚴重影響巴士的狀態,而這又勢必加重保養成本之壓力。顏家三姐弟嫌巴士業務「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是不無道理的。

然而巴士公司把經營重點放在地產,對乘客利益也不算是傷害。不一定搞地產,總之任何高回報收益也可,最重要是有了其他額外收入渠道,以支援巴士業務,而同時又能穩定巴士票價。現在的鐵路網也是:上蓋物業的發展是鐵路收益的一部分。而有之,則較廉的票價才能得以實現。倘沒有這,靠票價收入,分分鐘不足以維持營運的。這點新巴也為一例:新巴本身既不像中巴般擁有大量值錢資產,又缺乏額外收入來源,要自負盈虧時,高票價便為主旋律。但受乘客經濟能力所限,一旦高票價,脫離了實際,回報自然不升反降。大家看見新巴的客流,可以差到常空車遊街,箇中問題,是顯而易見的。

過去中巴就是通過地產,盡量壓低了經營成本維持低票價。現在雖然一個年代已經終結,顏家基本靠出租手上的物業,便可衣食無憂矣。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藉中巴析香港巴士(4)

中巴有一點最為人抨擊之地方就是車隊殘舊。批評者認為中巴不積極引進新車,淘汰舊車,是不思進取之表現。然而只要想深一層,作如是攻擊者,才是最該受到批評。

筆者一直不認為中巴巴士可以用「殘舊」來形容。所謂「殘舊」照字面意思是又殘破又古舊。然而嚴格上中巴的巴士,只是舊些罷了,談不上是殘破。唯一的例外則是早期配金屬部件 (Metal Section) 車身的丹拿珍寶,惟其數目在九十年代中,已買少見少;另外有配類似車身的佳牌阿拉伯型,但在八十年代後,皆已全線拆毀。

而倘細心觀察,則會發現中巴在買車作風上頗考慮長遠。舉例在七十年代中巴買入丹拿珍寶時,特意選用了亞歷山大型號 (Walter Alexander) 的車身,即勝利二型那款。而其後中巴還為一部分佳牌阿拉伯舊車換上此種車身。於是連同勝利二型,中巴車隊幾乎全數都是亞歷山大一員。使用此車身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車身是纖維部件,因之不但使巴士重量大為降低,耐用性也較強,能夠使用一段極長的時間。即使到過檔新巴時,配此車身的巴士,仍看不到有破落跡象,最多只是舊而已。

然而就算是舊,舊又有何不好?雖舊但耐用,難道是不可接受?是否一定要最新款才合理?而最新款,又是否一定最有素質?

換言之,一味批評中巴車隊舊,某程度是忽略了「實用性」此一問題。舊的東西不耐用,固然值得唾棄;但舊得來卻耐用,淘汰了,會有個問題是:新東西的素質,是否真的勝過舊的?萬一不是,其代價就大矣。

同時盲目抨擊車隊舊,也有意無意地輕視了成本的問題。舊車殘破了難再用下去,換新車倒還有意義;然而當舊車還是耐用時就汰換之,除非新車耐用性比舊車更強,否則就是浪費了。與此同時客量和收益也很重要:高客量收益高之路線,如隧巴線,大用新車尚為合理;但情況相反的路線,採用最新車型,合符成本效益乎?新巴就是反其道而行,才落得一個慘澹的下場。

筆者覺得不分青紅皂白,盲目更換新車是不對的,蓋因這種手法跟成本效益,誠背道而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