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過海風流(1)~~過海演義──紅隧篇

因為地理關係,一個市區,已隔著一個海港──即維多利亞港。兩岸人口稠密,使過海交通在香港交通史中,佔很大比重。

由開埠時到六十年代,過海來往港九,都只靠渡輪。但因需求大,二次大戰後市區又不斷擴張,不可能長期只靠渡輪。故於六十年代,港英政府乃興建了過海隧道,連接港島至九龍,也即是紅隧。

1970s

1972年8月2日,香港第一條過海隧道(下稱紅隧)正式通車。當時已有三條路線開辦,這是101(觀塘←→堅尼地城)、102(荔枝角←→筲箕灣)和103(蒲飛路←→樂富)。而此三線也於1972年8月5日投入服務。

最先開辦的三條紅隧巴士線
編號開辦日期起迄點路線
1011972年8月5日觀塘←→堅尼地城牛頭角道,觀塘道,彩虹道,太子道東,馬頭圍道,漆咸道北,紅隧,堅拿道,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德輔道西
1021972年8月5日 荔枝角←→筲箕灣長沙灣道,彌敦道,加士居道,紅隧,堅拿道,怡和街,英皇道,筲箕灣道
1031972年8月5日樂富←→蒲飛道樂富,聯合道,窩打老道,彌敦道,加士居道,紅隧,堅拿道,皇后大道東,金鐘道,半山,香港大學

在紅隧通車之際,中巴限於車隊資源,只是派出像佳牌阿拉伯五型巴士行走隧巴線。(圖片摘自《Hong Kong Buses V.1,Mike Davis》)

以往因巴士專營權關係,九龍由九巴經營,港島則由中巴盤踞。而隧巴線因橫跨九龍和港島,早年隧巴線,乃以聯手方式經營──九巴、中巴聯手。紅隧剛通車時,隧巴線設計,基本是避免與渡輪航線重疊,故東九龍隧巴線,乃先來往港島西,西九龍隧巴線,則來往港島東。且當時隧巴收費皆劃一$1。以當時而言,票價相當高昂,蓋當時常規市區線,皆僅收3-4毫,而渡輪收費,最高不過兩毫。然隧巴線甫一開辦,卻深受歡迎,需要加班加車配合,足證過海需求之高企。

時九巴準備數十部新巴士行走隧巴線,惟中巴則未能一時間準備。其中103更在紅隧通車後一個月,中巴才派到車行走。當時中巴買進一些來自英國的二手雙層巴士,作為過海線主力。至1974年中巴訂購丹拿珍寶 (LF) ,中巴才以正式新車行走過海線。而此款車後來也被九巴採用,作過海線主力。在1970年代,九成行走過海線的巴士,皆屬此款車型。因車身組件相似,容易混淆,中巴車隊顏色也有變化──由橙紅色轉用淺藍色,以與九巴區別。

1970年代九巴丹拿珍寶行走101,停在西環總站。於七十年代,幾乎所有隧巴線,不論中巴或九巴,都是用丹拿珍寶。(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紅隧通車後的隧巴線,客量相當驚人,僅僅一個月,整體乘客量,已超過一千萬人次。故早在1973年1月28日,九巴、中巴開辦104(白田←→西環),連接西九龍至港島心臟。與此同時開辦112(旺角←→銅鑼灣),為102特別班次。至1975年2月,112提升至常規路線,並延長兩邊方向路線。

七十年代乃紅隧巴士線發展高峰期,除開辦新線,更有不少改動。舉例在1975年2月1日開辦111當日,101乃不經彩虹道;當1975年2月1日112延長路線時,102改為只在維園掠過,不入怡和街;103在七十年代改道過多次,至1976年5月16日才定線成現在的模式──經中環、灣仔、銅鑼灣。

而自1975年以降,九巴和中巴還繼續開辦新路線,如下:

七十年代後期開辦的紅隧巴士線
編號開辦日期起迄點路線備註
1041974年1月28日白田←→西環大坑東,彌敦道,加士居道,紅隧,告士打道,金鐘道,德輔道中,德輔道西 
1121973年1月28日旺角←→銅鑼灣彌敦道,加士居道,紅隧,堅拿道,怡和街

1975年2月1日延長至(蘇屋←→北角)

1051974年3月3日荔枝角←→西環長沙灣道,彌敦道,加士居道,紅隧,告士打道,金鐘道,德輔道中,德輔道西 
1111975年2月1日 坪石←→中環(急庇利街)彩虹道,太子道西,馬頭圍道,漆咸道北,紅隧,堅拿道,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1981年2月15日中環總站搬往港澳碼頭
1061975年11月23日黃大仙←→柴灣東彩虹道,太子道東,土瓜灣道,紅磡,紅隧,維園,英皇道,筲箕灣道,柴灣道
1131976年5月16日彩虹←→西環彩虹村,東頭村,聯合道,太子道,公主道,紅隧,堅拿道,皇后大道東,金鐘道,德輔道中,德輔道西
1161978年6月1日慈雲山北←→側魚涌慈雲山,蒲崗村道,彩虹道,太子道西,馬頭圍道,漆咸道北,紅隧,堅拿道,怡和街,英皇道
1081981年11月12日馬頭圍←→寶馬山馬頭圍道,漆咸道北,紅隧,銅鑼灣,大坑,寶馬山

1980s

中巴兩軸都城嘉慕11米 (MB) 行104。此款巴士一般行走隧巴線,如102、111。(圖片由John Law提供)

由於紅隧是在七十年代通車,紅隧巴士線,基本以七十年代擴展最快。像傳統大線,包括101、102、104、111、112,皆是於七十年代開辦。因這些線大抵覆蓋了市區大部分地區,後期開辦之紅隧線,乃是輔助性質。如1986年5月5日開辦了109(何文田←→中環港澳碼頭);同年9月23日開辦了107(香港仔←→九龍灣),由九龍過海到香港仔;1987年8月17日開辦了110(尖沙咀東←→太古城)。

九巴也曾用勝利二型行走隧巴線,例如105。(圖片由John Law提供)

亦正在此時候,九巴、中巴,已採用更巨型巴士行走過海線。1978年,中巴購入都城嘉慕11米兩軸巴士 (MB) ,成中巴過海線主力;1983年中巴買入數十部都城嘉慕12米 (ML) ,乃早期三軸巴士之一 ;同時九巴也買進數百部12米大巴,分別是利蘭奧林比安12米 (3BL) 丹尼士巨龍12米 (3N) ,皆以三車門設計,用以疏導人流。除此以外,也有兩軸後置引擎巴士,加入隧巴線,包括丹尼士統治者 (DM) 、利蘭奧林比安9.5米 (BL) 、都城嘉慕9.7米 (M) 。

早於1983年起,中巴、九巴開始轉用巨型巴士,行走隧巴線。中巴一般用都城嘉慕12米,即圖中前面一部;後面乃九巴丹尼士巨龍12米,為九巴過海主要用車,三車門設計。(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1989年8月12日中巴、九巴開辦連接新界的182(沙田第一城←→中環港澳碼頭)。此線並非首條連接新界的隧巴線。早在1975年10月12日已有170(沙田墟←→香港仔)開辦,惟僅假日線;至1978年7月17日加設平日服務,並分別於同年11月16日和1984年12月2日分別延至華富村至沙田火車站。由於170是來往港島南區,並非市區心臟,故當182開辦時,意義就非同小可,蓋因182乃第一條隧巴線,真正連接新界至港島心臟地帶,即中環、灣仔等區。

1990s

九十年代香港巴士來了大革命,那就是引進空調巴士。 於1990年起,九巴購置11米利蘭奧林比安 (AL) 和丹尼士巨龍 (AD) ;不久中巴也買進。一些老牌隧巴線,也就加入空調巴士行走,最先一條乃105,於1991年6月19日加入;其後112、102、101、111、104等等,也陸續於1991-92年間,有類似安排。至於最後一條加入空調車者乃113,於1997年4月14日才有。

105是最先引進空調巴士的隧巴線。(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以往隧巴線都不限於來往市區心臟,尤其是一些市區邊緣,乃工業區,如柴灣。但隧著九十年代製造業衰微,來往這些邊緣地帶,需求有所減少。與此同時商業活動仍方興未艾,如中環、旺角等商業區,人流有增無減,因而紅隧線客源越到後期,越以來往市區心臟者居多。有見及此,九十年代新開之紅隧線,都是按此趨勢而開辦。當中以城巴實行得最徹底,如1994年11月7日開辦117(跑馬地←→深水步),來往跑馬地至旺角;1994年6月6日開辦171(海怡半島←→長沙灣),來往鴨利洲至旺角;1995年6月26日開辦了118(深水步←→小西灣),經東區走廊來往柴灣至旺角。另外中巴也於1992年5月30日開辦114(深水步←→中環港澳碼頭,經大角咀);1995年1月16日開辦了115(九龍城碼頭←→中環港澳碼頭)。

圖為1991年上環港澳碼頭總站。此總站一直以來,都是過海線大本營。單在中巴時代,以此作總站之非過海線,僅2、788兩條。(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於是越到後期,過海模式也趨於固定,主要是來往市區心臟,如由港島過海,通常都是到尖沙咀、旺角;對岸一邊,過海則主要到中環、灣仔、銅鑼灣。

因紅隧巴士線比較多九龍至港島的路線,乘客當然不少是居於市區的人。自八十年代九廣東鐵電氣化以後,紅隧巴士線也有另一類──接駁東鐵的乘客,這是因為紅隧九龍出入口,正是紅磡火車站隔壁。這類客源直到今日仍有不少。

紅隧巴士線個別介紹

作於2006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