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北區接駁巴士議

當看回東鐵線接駁巴士線歷史,反而北區一直都未曾有相關路線:不是九巴經營就是小巴路線,且似是東、西鐵成立巴士部時,故意被忽略也。

然在筆者看來此等路線究其實理應有:哪怕現在才來落實,未為晚也。當然這是有兩類型路線:一是走區內屋苑社區,類似70K那種;二是鄉郊路線。倘是鄉郊,基於北區好些小巴服務是深入村內,不太適合常規巴士行走,於是盡量保留這些小巴線——反而毋須深入村內者則可由東鐵接手,如55K;而接駁巴士則毋須太多。而屋苑社區則或與現有九巴路線重疊:於是九巴相關路線,亦理應整頓一下也。

換言之,是不會太大規模也。

1)接手綠色小巴55K:形式是取消之,改開辦K21(粉嶺站←→沙頭角),全走沙頭角公路。與此同時改造78K:於過沙頭角公路後,改走馬適路、馬會道、龍琛路、上水站、新豐路、寶運路、寶石湖路、粉錦公路、保健路,總站在太平。

按一直以來沙頭角巴士、小巴並行,一大問題在於服務重疊——皆是來往上水也。然事實上沙頭角公路一帶,理應一條粉嶺,一條上水,如此分家也。於是整頓時,乃順道作出分家安排也。

2)開辦K22(嘉福←→華明):大概取道百和路往返也。這可謂是取代273:只是筆者本來之想法是把278K、273合併——形成278K延長去華明、百和路一邊也。

3)開辦聯和墟至粉嶺站路線:曰K23,取道沙頭角公路往返。

以前提過278K可延長至華明以擴大服務範圍,就一於作如是辦;另往返聯和墟至粉嶺站之小巴亦可不要——屆時有正式接駁巴士線時,沒存在價值也。

4)接手九巴73K:形式亦是取消之,改開辦K24(上水←→文錦渡),經新豐路、寶運路、寶石湖路、馬會道、文錦渡路。

按倘可以,亦可於清明、重陽之時,開一條九巴路線特別線性質——主要是基於往返文錦渡一帶,似以清明、重陽較多,且以東、西鐵接駁巴士車隊規模,未必有足夠資源應付也。

5)開辦K25(上水←→北區醫院):經新豐路、寶運路、寶石湖路、保健路。

按此走法並非只接駁上水站至北區醫院:比如太平、清河村一帶倘以K25接駁,取道粉錦公路、寶石湖路,亦未至於繞路也。

另應當指出以上這些路線原則上,是需要配合整頓九巴之北區區內線,而具體作法則參考:《北區區內線對稱化》。

北區接駁巴士線路線圖:如圖中所示,最長者明顯是K21,直入沙頭角;而最短者為K23、K25──此中後者,究其實開辦與否沒所謂,蓋因太平本有天橋直達上水站,只是考慮到出入醫院或有坐輪椅者,才有K25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