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當投入服務時,理應稍作調整,如下:
1)581改曰781K,延長至大圍站:走西沙路、馬鞍山路、大老山公路、大涌橋路、翠榕橋、源禾路、沙田市中心、獅隧公路、車公廟路。
按延長此一781K是考慮到十四鄉只到馬鞍山是不夠:找此線改造為往返沙田市中心,合宜也。另一方面781K特意走城河西,是考慮到城河西屯馬線是不貫穿——轉車需在大圍站,甚麻煩也。另城巴本身於大圍站有B8,781K在此設總站,乃可與B8共用站長資源也。
2)十四鄉至荃灣一條,正名747(十四鄉←→荃灣西站):其走法大致是走西沙路、馬鞍山路、大老山公路、大涌橋路、翠榕橋、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呈祥道、葵涌道、青山公路荃灣段、大河道。
按官方資料指747本是經荔枝角、美孚,究其實沒必要:此一帶大概可開設繁忙時間特別線替代,限上、下班時段行走,即夠也。編號方面,大概曰785P之類也。
3)十四鄉至西九龍一條,正名785(十四鄉←→尖東麼地道):大致走西沙路、馬鞍山路、大老山公路、大涌橋路、翠榕橋、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連翔道、興華街西、荔枝角道(回程長沙灣道)、彌敦道、梳士巴利道。
按十四鄉一帶人口規模似嫌有限,因之西九龍之路線大可由深水步,一直至尖沙咀,以保證客源夠廣闊也。倘沿連翔道直落至尖沙咀,客源會遠為狹窄,變成不夠客也。
4)十四鄉至東九龍一條,正名784(十四鄉←→觀塘裕民坊):大致走西沙路、馬鞍山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道。此線走線理應簡單,因之乃由彩虹直落觀塘道;儘管十四鄉一帶人口規模似嫌有限,亦大可每天全日服務,只是非繁忙時段之班次,毋須太頻密也。
5)582改稱782K:以統一城巴路線編號,尤其此線是新界路線也。
另九巴方面究其實亦可大膽些,找一些合適之舊線延長至十四鄉:最合適者為85X,蓋其本就深受屯馬線通車所打擊,因之延至十四鄉,多少會有幫助也。除此則有86C:前提是須改用大埔公路金山段,蓋因走線較直接也。兩線延長後繼續維持走西沙路、恆康街,以免影響馬鞍山一帶之乘客也。
![]() |
馬鞍山十四鄉路線新走法:其中原581被改造為781K,並延長至沙田,以大圍站為總站;荃灣一條曰747,取道青沙公路往返;東九龍一條曰784,由大老山隧道直落觀塘道往返;至於785則是西九龍線,由深水步直落至尖沙咀,實行大範圍覆蓋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
閣下似乎遺漏了城巴所獲得之十四鄉路線之中其實尚有一條十四鄉至沙田市中心的路線,而非閣下所指謂沒一條線到沙田市中心,詳細路線可於當年之路線大綱中查閣:
回覆刪除https://www.td.gov.hk/filemanager/tc/util_uarticle_cp/sha%20tin%20-%20rpp%202023-24.pdf
(抱歉由於留言區域無法附上圖片,所以只能轉載路線大綱之連結以作補充,還請網主閣下見諒。)
這不重要,重要是將來需要有。
刪除十四鄉直接到沙田市中心之路線並非將來需要有而是已經在小弟之前回覆中之連結中出現,而該路線亦已由城巴獲得,只是該路線目前如同出市區之路線一樣尚未投入服務而已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