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個人以為城巴新界路線該一律以「7」字頭來顯示,與九巴作個區別:比如曰「778」、「779」、「750」、「755」之類也。又某些路線定線上擺明是不合理:比如皇后山,最少該是走沙頭角公路、馬會道進出粉嶺公路,亦即經粉嶺市也;屯門則改為一條出荃灣,一條出旺角之類,與九巴者類似也。另亦順道為城巴加插一些新路線:主要是在大埔、沙田、荃灣尚有些許空間,讓城巴覆蓋一下,並因此與原有路線相得益彰也。
新界東
按城巴於新界有粉嶺北、馬鞍山十四鄉兩部分──十四鄉筆者於《十四鄉路線大整頓》已有述;而粉嶺北方面,目前二線分別正名778、779,路線方面修改如下:
*778(皇后山←→觀塘裕民坊):九龍總站搬往觀塘裕民坊,走法亦大幅調整,為沙頭角公路、馬會道、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道。
作如此改動是有見一來,原來路線覆蓋「山卡拉」,客源缺乏,而尤其九龍一段走法,又甚無效率,故改為類同於九巴之走法也。
*779(皇后山←→維港灣):亦同樣大幅度調整走法,改為走沙頭角公路、馬會道、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連翔道、興華西街、荔枝角道、大南西街、長沙灣道、彌敦道、旺角道、西洋菜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回程櫻桃街、大角咀道、晏架街、旺角道、彌敦道、長沙灣道、青山道、青沙公路)、深旺道、海輝道。
此改動是旨在同時針對聯和墟一帶往返長沙灣、深水步:倘先入長沙灣、深水步才到旺角,合理之安排也;祥華、粉嶺站一邊則有天橋到百和路乘270B,可以忽略也。
![]() |
778、779路線圖:與目前走法不同,如779是先經長沙灣才到旺角,而778則是直走觀塘道落觀塘,而非像目前般,先經觀塘到九龍灣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
按倘778、779取道沙頭角公路、馬會道進出粉嶺公路,好處是方便與過境線B7系列作轉乘:位置大約在馬會道之分站,即可也。
於改造成778、779之時可趁機開闢城巴大埔、沙田線,前者專針對白石角,後者則火炭。大埔線主要是針對白石角──止至目前該區整體,彷如一張白紙也;而沙田則集中於火炭──火炭素來缺乏巴士網絡,乃趁該區有點改造,來個方便方便也。相關路線共四條,如下:
1)782(穗禾苑←→長沙灣):經穗禾路、火炭路、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沙田站、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連翔道、海輝道、深旺道、大角咀道、晏架街、旺角道、彌敦道、長沙灣道(回程長沙灣道、彌敦道、旺角道、西洋菜街、亞皆老街、櫻桃街、深旺道、海輝道),總站在甘泉街。
按782是在修整779時順道分拆出來──於青沙公路轉車站設轉乘,當是快速接駁至旺角也;另同時提供穗禾苑、火炭至旺角之特快線──尤其穗禾苑,對外線倘針對到旺角,會實際得多也。
2)783(駿洋←→觀塘裕民坊):經火炭路、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沙田站、沙田鄉事會路、沙燕橋、沙田圍路、大老山隧道、觀塘道。
這是當從778中分拆出來──路線多少與九巴88X重疊,因之順便取消88X也。
3)770(教育學院←→觀塘裕民坊):經露輝路、汀角路、南運路、廣福道、吐露港公路、創新路、科學園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道。
同樣當從778中分拆出來──好像九巴亦有類似路線途經白石角,乃順道取消之也。
4)771(教育學院←→九龍站):經露輝路、汀角路、南運路、廣福道、吐露港公路、創新路、科學園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連翔道、海輝道、深旺道、大角咀道、晏架街、旺角道、彌敦道、佐敦道。這是全新開辦之路線:於青沙公路轉車站設轉乘,以接駁782也。
按此四線於筆者構思中是另有深意:皆是用來接駁香園圍口岸專線(B8之分拆於《路線分拆議》已有述),以藉此開拓客源也。
![]() |
770、771路線圖:從圖中所見是途經白石角,於大埔僅到工業村一帶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
![]() |
782、782路線圖:大體集中服務火炭,並順道途經沙田站,當是針對到沙田市中心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
新界西
按城巴於新界西倘撇開機場、東涌,就僅限屯門:個人以為倘僅針對Novo Land一帶,恐僅安排兩線即夠──一條出荃灣、葵涌,一條出長沙灣、深水步、旺角也。尖沙咀之服務不需要有:倘安排城巴於屯門碼頭一帶開線往返尖沙咀,並於屯門公路轉車站接駁,即可也。
換言之具體作法是,目前西九龍之一條分拆,成750、751;又分拆出一條730,當是為深井一帶而設也。同時另開750M,當是針對屯門至荃灣之需求也。至於東九龍,屯門一條改曰755;又開辦733──顧慮到需求或沒那麼大,乃只走繁忙時間也。
1)750(Novo Land←→維港灣):經欣寶路、興貴街、震寰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屯門公路、荃灣路、長沙灣道、彌敦道、旺角道、西洋菜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回程櫻桃街、大角咀道、晏架街、旺角道、彌敦道、長沙灣道)、深旺道、海輝道。
按開設750是旨在與九巴看齊──類似於58X、59X、66X、67X之情形;而為求與B3X接駁,750乃特意繞經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往返,以開拓額外客源也。
2)750M(Novo Land←→美孚):經欣寶路、興貴街、震寰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葵涌道。
直達美孚是基於城巴在葵涌南設站之迫切性不大──不像九巴般作法也;而為求與B3X接駁,750M亦一樣繞經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開拓額外客源也。
3)751(屯門碼頭←→紅磡站):經湖翠路、龍門路、青雲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屯門公路、汀九橋、青葵公路、西九龍快速公路、西九龍站、廣東道、梳士巴利道(回程梳士巴利道、彌敦道、眾坊街、上海街、佐敦道、西九龍快速公路)。
設一條如此路線是出於屯門碼頭一帶止至目前,往返尖沙咀算是留有空白──那些259B、259C之類,彷彿有等於無也。因之於開辦751之同時,取消九巴之259B、259C;而為求與B3X接駁,751同樣繞經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開拓額外客源也。
4)730(豪景花園←→九龍站):經青山公路、大涌道、荃灣路、長沙灣道、彌敦道、佐敦道。於繁忙時間設支線730P,起迄點一樣,由深井交匯處入屯門公路──當是特快班次也。
個人以為九巴之52X長遠而言是應該分拆:概言之是52X改用小欖交匯處進出,並另闢新線針對深井也。在此前提下剛好留有空白予城巴──乃有730也。而另外筆者之想法是730同時覆蓋荃灣西約一帶:由此234X亦可取消之也。
5) 755(Novo Land←→觀塘裕民坊):繼續只走繁忙時間也。
6) 733(豪景花園←→觀塘裕民坊):經青山公路、深井交匯處、屯門公路、荃灣路、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同樣此線只走繁忙時間──於荃灣本有九巴之40,乃毋須途經也。
![]() |
城巴新界西路線圖:其中設有730,專針對青龍頭、深井一帶出西九龍;另又整頓出750、750M、751三條──三線皆途經屯門市中心,以便接駁過境線B3X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