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 星期日

說城巴四十載(3)

而倘深一層看,昔日中巴遭到詬病,實是一大荒謬:通常之理據是車隊陳舊。巴士陳舊真的很糟糕乎?城巴起先也是用二手車——DMS也,未見其一敗塗地。

車隊陳舊按其實不是問題——對乘客,有車坐就可,且班次才是關鍵。中巴在班次上非無作過工夫:以10號線為例,於中巴晚年,尚能3分鐘一班車,儘管行走者皆老爺車,只有專營權結束前一個月,才加入12米大巴。又如780、788,中巴一見客多,亦常積極加車疏導。用殘車加班有問題乎?有車上就是!

故謂中巴、城巴孰優孰劣,非一面倒:中巴勝在作風實際,不會太多花巧,比如12米大巴,中巴用,主要集中於過海線,蓋因需求龐大也。城巴則是有理沒理皆照塞:某些線比如南區,實際未至於需用12米,城巴也派。以港島路面之狹,短車是最合適;倘走山頂,巴士高度,甚至要矮一些。

另一方面又舉12米大巴作例:中巴為求實用,基本下層盡皆企位,只有於車輪、車末位置,才設座位。城巴則不然:以丹尼士作例,企位空間究其實,甚有限也。

倘從圖片看,中巴12米大巴車廂設計,擺明旨在清客;城巴則顯然不從實用著眼。(Alan Law圖片)

空調巴士中巴似不積極引進,平心而論,有否空調對升斗小民,無關宏旨,何況港島巴士線不計過海,一般幾公里車程。流水線如10號,坐幾個站就可,哪怕熱,也是熱一會而已。

當然港島高級住宅區多,豪華巴士多些,倒沒所謂,哪怕車長車短皆然。中巴之悲劇在於其服務港島,致使其低端服務,易被放大。倘在九龍、新界,居住環境龍蛇混雜,中巴低端服務,倒是切合需要:如慈雲山、秀茂坪之類,中巴在該處,投訴聲音,該不很多;倘是城巴情形相反,蓋因大家會投訴票價太貴,不合需要也。

總言之,很多事情,陰差陽錯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