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天水圍路線合理化

在筆者看來天水圍巴士線可以來一重組方案:其核心是先拿69X開刀改造,且如此一來,牽一髮而動全身也。比如265B於天水圍一段,有特快之必要也。改動不旨在省資源——而是把路線合理化,以提升整體效益也。

1)69X延至天水圍市中心:同時縮短至維港灣。具體是天水圍一段,走天榮路、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天福路、朗天路,反之亦然;九龍一段則在過長沙灣道後,改走欽州街、荔枝角道、上海街、亞皆老街(回程亞皆老街、新填地街、旺角道、彌敦道、荔枝角道、黃竹街、長沙灣道)、櫻桃街、深旺道。

按這是基於自從有西鐵,69X客量不振已有多時:倘要改善客量,延長入天水圍市中心為辦法。而另一方面69X原則上到旺角已夠,毋須落油麻地:只是總站空間方面,大概僅維港灣才有也。

2)69M、269M總站互換:69M改總站至天恩,沿天瑞路直走至天湖路、天耀路,餘段不變;269M則縮短至天水圍市中心,直走天城路、天福路入朗天路,餘段不變也。

作如是辦是旨在把69M、269M二線稍為簡化:變成天水圍一段只是南北直走,少些彎路也。

3)265B改動:改稱265X,由天恆開出走天瑞路、天華路、天慈路、朗天路,餘段不變

按這是類似265M之安排:單純針對天水圍北,以加快行車速度也。

4)269C改稱254:路線不變。這是為天水圍至觀塘路線來個新系列,才改個新編號。亦因此其相關支線皆改曰254A、254B、254P、254S⋯⋯諸如此類也。

5)269D分拆:分拆出264(元朗西←→沙田圍)、264A(天富←→沙田圍)。前者,走元朗大馬路、三號幹線、屯門公路、象鼻山路、城門隧道、沙田鄉事會路、沙田市中心、沙燕橋、沙田圍路;後者則除沙田一段按264走,亦改為由朗天路直接進出元朗公路也。

此中筆者之想法是欲僅靠一條264,連接元朗區至沙田:天水圍一條只走繁忙時間也。這是基於一來由沙田開出倘只到元朗市,返車會較快;而且天水圍到沙田大概繁忙時間才多客——由沙田到新界西北倘是非繁忙時間,一般是到元朗市也。

天水圍巴士線新走線圖:大抵265B與265M一樣僅服務天水圍北,269M僅服務天水圍之東南。而至於69X,則變成類似於265B,然專服務天水圍舊區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牛潭尾新線談

倘按照目前北部都會區計劃,位於元朗之牛潭尾亦是發展區之一。那如何安排新巴士線?儘管北環線之規劃是有牛潭尾站,巴士線與北環線重疊,亦未必有大問題,蓋因乃新區也。

按牛潭尾大概可先安排一條線到元朗市,然後一條往返市區——到荃灣大抵已夠,且是方便於三號幹線接駁其他巴士線,亦即68X、968、265M之類也。另亦可再安排一條到上水,以接駁東鐵線也。當然亦可以僅開一條元朗、一條上水——荃灣一條,恐防不敵北環線出市區也。

1)65(牛潭尾←→元朗北):經新潭路、青山公路、凹頭迴旋處、青山公路、元朗大馬路、朗天路、迴旋處、宏達路、朗業街、擴業街(回程宏業西街、富業街、宏樂街、媽橫路、元朗大馬路)。

按此線論本質是與76K高度重疊,因之開辦時,最好安排76K縮短至新田;而且另開B1A(落馬洲站←→元朗東),落馬洲至元朗一段,按76K走。

2)65M(牛潭尾←→荃灣站):經新潭路、青山公路、凹頭迴旋處、錦田公路、三號幹線、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

無疑開辦65M最大問題是北環線:指者是北環線或會由錦上路站伸延至市區。因之於適當時候,65M大可延長至葵芳、荔景或者青衣——就筆者所見,總會有總站空間也。

3)76C(牛潭尾←→上水):經新潭路、錦繡迴旋處、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掃管埔路、新運路。

按北環線之規劃看似是不直到上水,甚或多重轉車:接駁東鐵線之效果,差一大截也。76C倘是用來接駁東鐵線至牛潭尾,理應有點作用也。

牛潭尾新巴士線圖:大抵安排一條往返元朗,曰65;出市區僅一條至荃灣,曰65M;又設一條曰76C,於上水接駁東鐵線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修整城巴屯門線

按城巴現今在屯門有一些非過海線,可是在筆者看來頗為尷尬:只見客量長期寥落,彷彿缺乏需求也。然屯門出市區會沒客乎?個人以為起碼大可安排與B3系列設轉乘,以作補充:如此一來,路線乃有個重要賣點也。

另一方面於整頓路線時,亦理應與九巴路線一併進行:於本質上,相關之路線是有互疊之嫌也。

1)屯門至尖沙咀一條,分拆出兩條線:分別為750(Novo Land←→維港灣)、751(龍門居←→紅磡站)。750大體是走欣寶路、紫田路、青麟路、藍地交匯處、屯門公路、荃灣路、長沙灣道、彌敦道、旺角道、西洋菜南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專往返Novo Land一帶,至長沙灣、深水步、旺角也。 [註1]

751則是經龍門路、湖翠路、湖景路、海榮路、屯門鄉事會路、屯門市中心、屯興路、屯門公路、汀九橋、青葵公路、西九龍快速、西九龍站、廣東道、梳士巴利道——特快來往屯門南至尖沙咀也。

分拆兩條線一方面於Novo Land一帶,提供往返長沙灣、深水步、旺角之服務,會較實在:從屯門其他區域看,確如是;另一方面往返尖沙咀,屯門北已有九巴260X,偏欠屯門南沒全日服務——751正好填補此空缺也。兩線於屯門市中心,提供接駁B3X之服務:750大概虹橋站,751則屯門市中心總站也。

2)屯門至觀塘一條,正名755:總站在Novo Land,經欣寶路、興貴街、鳴琴路、石排頭路、震寰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屯門公路、汀九橋、青葵公路、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以觀塘裕民坊為總站——屯門西北至觀塘,包括良景、大興也。

按755作如是走是旨在覆蓋258D一段,蓋因城巴線之目前走法大抵類似:如此則毋須258D也 [註2]。當然755亦可安排一些支線755A、755B、755P之類,隨便服務屯門某一區域,只走繁忙時間:取道西九龍快速、中九龍幹線、九龍灣,與觀塘偉業街也。

755大體於屯門市中心與B3X轉乘:如此則簡單得多也。

城巴屯門線路線圖:其中最大特點是特意安排一條尖沙咀線走屯門南,同時Novo Land一帶則換上一條線,往返長沙灣、深水步、旺角;另觀塘一條,則是取代九巴258D,以免於重疊之嫌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3)61X延長至寶田:這是旨在讓九巴填補屯門西北至東九龍之位置,只是不到觀塘也。其走法大概是鳴琴路、良田路、鳴琴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屯門公路,餘段則不變也。

4)62X大修改:改為(屯門碼頭←→藍田站),走湖翠路、龍門路、青雲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屯門公路、汀九橋、青葵公路、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鯉魚門道。而因應此改動,毋須再有259D也。

按倘欲提升62X之客量,直入屯門南或屯門西北會較佳:主要在62X除九龍灣、觀塘一段外,大體與61X雷同。既然屯門西北已有755,62X乃到屯門南也。至於屯門東北則安排繁忙時間線已足夠:比如弄62P之類,走青山公路、屯門鄉事會路、海珠路、海皇路、皇珠路、屯門公路、汀九橋、青葵公路、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經新墟、友愛,作輔助性質也。

當然62X 亦可安排一些支線62A、62B、62C之類,皆繁忙時間線:隨便屯門某一區域,取道西九龍快速、中九龍幹線、九龍灣,與觀塘偉業街也。

九巴61X、62X修訂圖:大體是一條屯門西北,一條屯門南,同經屯門市中心,並藉相互轉乘,以補充其中之不足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5)炮製出一條荃灣線:這亦是旨在接駁B3系列,編號曰750M(Novo Land←→葵芳南),走欣寶路、紫田路、青麟路、藍地交匯處、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葵涌道。

究其實此線開與否沒所謂——九巴路線已滿足到也。只是一方面對城巴,倘於屯門沒一條出荃灣,彷彿路線網不算完整也;另一方面接駁B3系列出市區,正常該靠城巴線才方便——750M正好有此效果也。 [註3] [註4]


註:

1. 750除是針對屯門西北,亦可針對屯門市中心:只於屯門華都花園、屯門大會堂分站解決即可。

2. 亦可有個作法:乾脆不要此條755線,258D改名曰262X,並延至Novo Land,路線則走欣寶路、興貴街、鳴琴路、石排頭路、震寰路、青田路天橋、屯門公路、汀九橋、青葵公路、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以觀塘裕民坊為總站,與755雷同也。倘如此,則61X延至兆康站南,經青山公路新墟段、屯門鄉事會路,餘段不變。

3. 與750一樣,750M靠屯門華都花園、屯門大會堂分站,即可有效來往屯門市中心至荃灣也。

3. 為與750、750M作個分別,58M、58X青田路至屯門市中心一段,僅保留華都花園、屯門大會堂分站,取消虹橋站。另58X亦加停屯門公路轉車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