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層面看最好在粉嶺、上水周邊建樓:這些地方比如聯和墟、天平之類也。
第二是某些個別路線之編排亦有問題:比如兩條出九龍者,西九龍一條是先經旺角才入長沙灣,而東九龍則沿觀塘繞道落觀塘再入啟德。橫看豎看,四不像也:西九龍正常該是先長沙灣到旺角,一如270B;東九龍則理應像277X、74X、80X、89X般走法,蓋因順路得多也。還有是此兩條線是向東北走,入香園圍口岸之公路出市區,不但一樣繞,沿途根本缺乏客源:驟眼所見,幾乎班班車門可羅雀也。
筆者之重點是整頓此二線:
1) 西九龍一條,改曰779:走沙頭角公路、新運路、馬會道、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連翔道、興華街西、荔枝角道、大南西街、長沙灣道、欽州街、荔枝角道、上海街、亞皆老街(回程亞皆老街、旺角道、彌敦道、長沙灣道、青山道、青沙公路)、櫻桃街,總站在維港灣。
2) 東九龍一條則改曰778:走沙頭角公路、新運路、馬會道、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道,總站在觀塘裕民坊。
然作如是辦對九巴一些路線會產生衝擊:比如778會多少與277X重疊。如此一來乃把277X與支線277E對調:277X以上水為總站,經新運路、掃管埔路、百和路、粉嶺公路往返;277E則聯和墟為總站,經沙頭角公路、新運路、馬會道、華明村往返。班次當然繼續277X頻密些:始終常規路線也;以前提過之77X則不必開辦:免得與其他線重疊也。
779則影響不太大,然270A可照樣改用青沙公路,270B則延至西九龍站──即分別270X、70X也。(參見:《76K整頓與其他》)
按筆者之想法是藉778、779繞經粉嶺,以接駁城巴之B7:有接駁過境之效果也。另一方面途經聯和墟、祥華一帶,而這些地方人口明顯多得多:尤其779,尚可直達長沙灣、深水步也。如此一來兩線改至如此,客量哪怕不大升,亦不會差到入肉也。
另一方面接駁至粉嶺站之交通,理應由東鐵自行經營:方便免費接駁也。然這是其次,可以先擱在一邊也。
![]() |
778、779走線圖:特意途經聯和墟和粉嶺站,以便接駁B7也;同時市區一段類似九巴走法,合理得多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1) 最近政府因應粉嶺北新區(實際位置一如網主閣下於本文所言在聯和墟、天平以東北之周邊)發展增建了一條名曰粉嶺繞道之新公路連接此新區至粉嶺公路(參見:https://www.legco.gov.hk/yr18-19/chinese/panels/dev/papers/dev20190122cb1-499-1-c.pdf)
回覆刪除,並於最近的路線大綱中計劃了若干由此新區出發之新巴士路線取道此公路出市區(詳情可於本年之路線大綱中查閱,同時內文亦有部分皇后山路線之改動計劃:https://www.td.gov.hk/filemanager/tc/util_uarticle_cp/18_rpp_2025_2026_n_20250224wcms.pdf)
倘若此等路線由城巴獲得的話又能否與皇后山之路線作整合?
2) 目前皇后山有九巴78A往來聯和墟、祥華一帶以接駁B7及粉嶺站,同時據悉亦有不少皇后山居民選擇徒步至沙頭角公路乘搭九巴79K前往香園圍口岸過境,蓋因79K現今的打鼓嶺總站位處香園圍口岸之毗鄰且有行人隧道連接兩者。
3) 城巴現今在屯門之非過海線當中有一條56往返屯門Novo Land至上水天平,據悉客量乃是城巴一眾屯門非過海線最佳者,而城巴亦由此線衍生出一條56A,依56原線後特意途經聯和墟延長至皇后山。另外城巴亦炮製出一條79,跟其他城巴皇后山路線樣向東北走,入香園圍公路前往大埔、沙田、大圍,據悉此線客量乃是城巴一眾皇后山路線中相對較佳者。
請問閣下對上述事宜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