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上中巴最值錢的資產,並不是那些巴士和巴士線──事實上那些路線很多都不能帶來巨利,否則中巴也不會慳得就慳。既然如此,那麼是什麼?
答案是:中巴手上的物業地皮。
這點是不難理解的:地產收益無論如何,與經營巴士服務比較,是高出不知好多少倍。顏成坤一方面經營巴士,而另一方面則不斷投資大量物業地皮,而此中絕大部分,都是在香港島。中巴整個集團的資產,實際上是地產那部分,而那些丹拿珍寶、勝利二型,能算什麼?在九十年代末,中巴基本上都是在地產上落墨,一本中巴年報,內容的重心都是在地產方面。
固然對比經營巴士,地產之收益確是高很多很多。這是因為出手購買物業的人,都是具備龐大的經濟能力。舉例在半山租單位或者買房的,都是些什麼人?在淺水灣居住的又是什麼人?即算是一個普通的私人屋苑,不論在售價上抑租金上回報,必遠比開巴士線好。反之出錢乘巴士的乘客,經濟能力基本都很低。賺窮人的錢最關鍵,就是價格要夠平──越窮的人越懂斤斤計較。因之巴士要賺取收入,便需要多載些客流來補足。然則帶來的問題是,頻密地載客太多,會嚴重影響巴士的狀態,而這又勢必加重保養成本之壓力。顏家三姐弟嫌巴士業務「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是不無道理的。
然而巴士公司把經營重點放在地產,對乘客利益也不算是傷害。不一定搞地產,總之任何高回報收益也可,最重要是有了其他額外收入渠道,以支援巴士業務,而同時又能穩定巴士票價。現在的鐵路網也是:上蓋物業的發展是鐵路收益的一部分。而有之,則較廉的票價才能得以實現。倘沒有這,靠票價收入,分分鐘不足以維持營運的。這點新巴也為一例:新巴本身既不像中巴般擁有大量值錢資產,又缺乏額外收入來源,要自負盈虧時,高票價便為主旋律。但受乘客經濟能力所限,一旦高票價,脫離了實際,回報自然不升反降。大家看見新巴的客流,可以差到常空車遊街,箇中問題,是顯而易見的。
過去中巴就是通過地產,盡量壓低了經營成本維持低票價。現在雖然一個年代已經終結,顏家基本靠出租手上的物業,便可衣食無憂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