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半山巴士線個別介紹

3 中環←→蒲飛路

儘管半山乃高級住宅區,半山區巴士線早於1920年代已有。

1921年香港上海大酒店開辦一條巴士線,來往中環至半山,由中環直上半山,經半山堅道、般含道到港大。在1933年巴士專營制度生效時,此條線乃順理成章由中巴接手,並正名3號線。按當時資料,3號線中環總站是在中環碼頭,時位處干諾道中;半山總站則是大學堂,即港大。而其服務時間為每日上午至午夜,5分鐘一班車。當時還有4號線來往中環至大學堂(時4號線未直達港島南),在1935年4月1日中巴就重組3、4兩線,皆變成循環線,3號線由中環上半山經堅道、般含道,然後再沿薄扶林道、皇后大道西入中環,4號線則相反。惟自1937年6月14日起,3、4號線乃打回原形。

二次大戰之戰事,使3號線停駛四年多;重光後,中巴於1946年4月16日重開3號線,路線與戰前一樣,然因資源不足,只能勉強維持十五分鐘一班。至中巴資源恢復,1947年3月班次變成6分鐘一班;1948年1月更恢復回5分鐘一班。

由於半山居民皆非富則貴,3號線客源,主要是在半山上學之學生,蓋因半山本身屬名校區,表表者為香港最高學府──港大。這從3號線半山總站稱「大學堂」可看出。在1962年,3號線服務時間依舊是每日上午至午夜,但日間已有3分鐘一班。1963年11月8日,3號線總站改設於蒲飛路,位處港大隔鄰。

攝於1972年左右,3號線巴士停在半山。基於半山路窄彎多,半山巴士線,一般是用短車身巴士服務,如圖中的佳牌阿拉伯五型。(圖片摘自《蛻變中的香港巴士》)

長期以來因人口結構,半山居民出入,大多自備座駕,使半山一帶,在七十年代已經常塞車。1974年4月16日港英政府實施巴士專線計劃,在半山柏道、羅便臣道設立巴士專線。3號線中環方向,乃因此改經柏道、羅便臣道、花園道落中環。巴士專線實施時中巴還在半山開辦13、23A、23B──這是後話。然因有此等路線,中巴乃於1976年3月1日,把3號線延至瑪麗醫院。惟僅維持數年,1982年9月1日,3號線又縮短回蒲飛路。

隨著地鐵港島線通車,3號線中環總站先於1985年12月22日遷往港澳碼頭,最終在1986年5月23日地鐵上環站啟用當日,遷往林士街。

自九十年代因半山客源增長停滯,加以城巴競爭、半山電梯啟用,3號線經營困難,迫使中巴於1997年放棄3號線。(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由於半山巴士線主要服務學生,而半山學校數目,幾十年來都沒增加,使學生客源,一直都沒變化。故當1993年9月1日中巴二十六條線被削予城巴時,當中竟包括同屬半山線之12、12M。自此3號線乘客,乃紛紛轉投城巴,即使九十年代中期3號線仍有5分鐘一班,客量已告減少。至1995年半山登山電梯啟用,3號線更雪上加霜。中巴乃因而於1997年6月2日決定取消3號線。不過此時城巴卻突在中巴放棄當日接手,服務時間、班次一樣。只因3號線並非直接由中巴手中削過來,城巴不能直接稱3號線,於是正名3B。

城巴接辦3號線後,客量無疑有所回流。然因半山整體發展已成型,加以有登山電梯,其服務水平,已不能與全盛時相比。

12 中環←→羅便臣道

因半山屬名校區,各大、中、小學,皆滿佈半山,故中巴乃因應上學人流,擴張半山線網絡。

首條配合此趨勢而開辦之路線,為12(中環←→西摩道),於1955年8月16日投入服務。由於半山本身沒地方設總站,12一開線,是以循環線形式運作,從中環上半山,途經羅便臣道、西摩道、堅道,然後落回中環。與3號線一樣,12乘客以學生為主,只是不包括港大學生,蓋因12是不經香港大學。

1981年晚上12號線於中環之總站,用車為佳牌阿拉伯五型。很長一段時間,此車型為12之主力。(圖片由Mike Rhodes提供)

因半山居民皆是自備座駕外出,加以上、下課學生,車流增多下,半山經常塞車。當時為解決塞車,港英政府乃設立巴士專用線,鼓勵半山居民改乘巴士。1974年,開埠以來首條巴士專線──堅道西行、柏道東行、羅便臣道東行正式啟用。配合此安排,12乃於1974年4月16日改為先經堅道,沿西摩道上羅便臣道,與今日一樣

因半山路面多彎,12長期都是使用短身巴士服務,如佳牌阿拉伯五型。至八十年代,也不過使用丹拿珍寶 (LF) 、勝利二型 (LV) 掛帥。

12一開線就在中環設站,在半山繞一個大圈後,才回到總站,即使城巴接手後,依然如此。(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1993年9月1日改由城巴接辦後,12儘管改為全空調,1995年半山自動扶梯啟用,使來往半山至中環走路也可以,12客量始受影響。加上九十年代中期半山發展已經成型,當城巴從中巴手上「接手」3號線時,12客源被3號線分散,除上、下課時段,客流已寥若晨星。

城巴接手後,12獲派出短身空調巴士行走,屬單門設計。(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12M 金鐘站←→柏道

於八十年代地鐵相繼通車時,半山也有巴士線開辦,以接駁地鐵。

1983年5月2日中巴開辦12M(金鐘站←→柏道),主要方便乘客於金鐘站接駁地鐵上半山。12M較特別之處是取道亞畢諾道上山,先在半山繞一個大圈,然後由花園道下山,繞經美利道,返回金鐘站。12M在中巴時代,一直只走平日繁忙時間,頂多服務星期六日間。而其班次也不頻密,惟用車並不太差,主要是丹拿珍寶勝利二型

12M是以金鐘站設站,在半山繞一個大圈後才回到總站,即使城巴接手後,依然如此。(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當12M在1993年9月1日改由城巴接辦後,已改為全空調。然在接辦12M時,城巴並未有即時提升服務。直至12M於1996年4月21日增設假日服務後,才稍為受器重。不過半山區整體發展已成形,加上有半山行人自動扶梯選擇,故即使客量如何上升,仍與大線,甚有距離。

13 天星碼頭←→旭和道

13是為配合香港第一條巴士專線啟用,而於1974年4月16日投入服務。開線時正值半山區有所發展,上、下課人流,和居民私家車車流,令半山經常塞車,於是港英政府乃推出巴士專線計劃,設置巴士專線--堅道西行、柏道東行、羅便臣道東行,鼓勵私家車車主改乘巴士。13乃於此情形下投入服務。

1981年行走13之佳牌阿拉伯五型,停在天星碼頭。自1974年開辦以來,佳牌阿拉伯五型是13主力車款,至1990年代為止。(圖片由Mike Rhodes提供)

13一開線起訖點與今日一樣,分別在中環大會堂、半山旭和道(港大校長宿舍),在過半山後,會在近明愛徐誠斌書院落中環,回程也在同一個位置上半山,迄今不變。早期13是用佳牌阿拉伯五型服務,然基於13與3、12非常類似,都是來往中環至半山,至九十年代,中巴特意改用設有高背座椅之豪華巴士,以區別3、12之服務。如此服務在空調巴士未普及時,非全無吸引力,惟當城巴取得12、12M後,因12、12M轉為全空調,13豪華服務,乃顯得相形見拙,到3號線由城巴接手後,情形也是一樣。

1990年代起,有見13是來往中環至半山,中巴特意改派豪華巴士行走13號。(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13在中巴專營權結束後改由新巴接辦。當時來往中環至半山的路線,大多在城巴手上,13乃成新巴半山唯一路線來往中環。故新巴很重視13,在專營權生效後不足兩星期,乃於1998年9月13日把13轉為全空調。不久新巴更換入矮身雙層空調巴士(33XX),為13主力車隊。

13在新巴接手後,通常都是用單層巴士服務。而倘用到雙層,則一般是矮身版本之短車。(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23 北角碼頭←→蒲飛路

半山區之名校網,某程度使半山巴士線即使服務一個高級住宅區,有著一定需求。早期半山巴士線主力集中到中環,而來往其他地區者,並非無,但要到六十年代,才有一條23。

23(北角碼頭←→蒲飛路)是於1965年4月11日投入服務,半山總站即港大,途經:

英皇道、高士威道、怡和街、軒尼詩道、金鐘道、半山

之前中巴並無巴士線來往半山至灣仔、銅鑼灣,故23開辦實乃一突破。當時在半山上課之學生,不少是住在灣仔、銅鑼灣、北角,故23客量日多,需求以上、下課時段最為明顯。而當然,港大學生也是重要客源。早於六十年代末,23繁忙時間班次,已有5分鐘一班。

早在七十年代23已採用雙層巴士行走,如圖中佳牌阿拉伯五型。留意其車身,屬較長之版本。(圖片摘自《蛻變中的香港巴士》)

灣仔、銅鑼灣一帶,在七十年代隨紅隧通車而急速發展,23變成一條貫穿心臟地帶之路線,不少港大學生,都會乘23,到灣仔、銅鑼灣轉車,23乃開始採用雙層巴士服務。最早期主要是佳牌阿拉伯五型,後來又有丹拿珍寶 (LF) 、勝利二型 (LV) ,一直行走若干年。

由於很早就已開發,半山路面一向路窄彎多。且因空間限制,即使九十年代有所擴闊,也只是寬闊了一點。然如此已使較長車身之巴士,能夠行走半山。加以自1993年中巴多條路線被削予城巴,中巴原有車隊被騰空,23乃於1993年10月23日增派空調巴士行走。與此同時,不論是空調或非空調,悉數是丹尼士禿鷹型11米 (DM) 。

半山路面九十年代有所擴闊,由此時起,中巴派出丹尼士11米行走23。(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新巴在1998年9月接手23。接手時新巴本打算派出12米大巴服務,但以半山區路面,12米巴士行走仍甚不安全,但短車在應付客量方面,又力有不逮,故新巴特意訂購三十部11.3米丹尼士三叉戟,成23主力車隊。

23到1998年改由新巴接手,其後新巴的丹尼士三叉戟11米,是23的主力。(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23A 勵德村←→羅便臣道

自23開辦以來,客量一直高企,使中巴要從23分拆出23A、23B兩條支線。

話說在七十年代,因半山經常塞車,港英政府乃於1974年,推出巴士專線計劃,設置巴士專線──堅道西行、柏道東行、羅便臣道東行。中巴乃藉機,以配合此專線為名,推出23A、23B,皆來往半山至灣仔、銅鑼灣。

巴士專線計劃於1974年4月16日推出,當日23A(銅鑼灣←→羅便臣道)投入服務,一開辦乃告行走平日日間,銅鑼灣總站設於摩頓台。因半山缺乏地方設總站,23A乃以循環線行走,從銅鑼灣開出,過灣仔、中環後上半山,然後再沿原有路線,回到銅鑼灣。當時銅鑼灣山上勵德村已告落成,1975年8月11日,中巴把23A延至勵德村,同時提升至每天早上至黃昏服務。

由於23A未到達香港大學,其客源主要都是中、小學生。圖為1993年23A勵德村總站,旁邊有另一線26。(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23A特別之處是其先經中環,然後在近明愛徐誠斌書院上半山,回程則在過花園道後,再繞經中環。因之23A不僅是用作輔助23,也是方便乘客,來往中環至半山。通常乘巴士到半山者都是學生居多,故上、下課時段,客量明顯較多,惟捨此則是另一回事。而且半山居民,皆非富則貴,因之即使新巴在1998年9月1日接手23A時,其服務時間,仍舊不變。

23B 寶馬山←→柏道

與13、23A一樣,23B也是配合1974年半山巴士專線計劃,而於1974年4月22日投入服務。在23B未開辦時,中巴早已為疏導23客量,於1973年2月14日設有23特別班次,直至1974年4月22日,此特別班次,乃演變成23B。

23B開辦時是來往北角碼頭至半山柏道,只走平日早上至傍晚,到同年9月16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23B長期以來都是取道軒尼詩道,以輔助23。而在中巴時代,更曾多次改動總站,先在1983年5月2日由北角碼頭縮短至天后,後又於1992年9月16日遷往勵德村。直至中巴專營權結束,23B都是用丹拿珍寶(LF)、勝利二型(LV)行走。

1993年中巴23B銅鑼灣總站,亦即勵德村。(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23B改由新巴接辦。當新巴接手後,為了大搞,乃於1999年6月28日把23B延長至寶馬山,並改為全空調。

一般來說23B客量,一直只是一般,除因半山居民沒乘巴士習慣外,還因23B未有直達港大。儘管如此,23B乘客主要還是學生,上、下課時段,尚有一定客量。儘管新巴把23B延至寶馬山,但本身由寶馬山往返半山之人流,難以想像會如何高企。新巴乃因此在2001年7月22日,把23B改為途經告士打道往返,圖藉途徑灣仔北,拉攏半山居民乘坐。可是半山居民始終沒乘巴士習慣,改道後反而影響原有乘客,以致弄巧反拙,結果到2002年5月5日,要改回行經軒尼詩道

3A 中環←→摩星嶺

3A嚴格而言算是半山巴士線,儘管後來沒再行走,多多少少與半山有點關係。

3A早在1920年代已開辦,當時由香港上海大酒店經營,途經半山堅道,來往中環至摩星嶺,沒路線編號。至1933年6月11日巴士專利權生效後,中巴並無接辦此線。直到1935年4月,中巴開辦3A,路線跟上海大酒店時代一樣,平均一小時一班車,摩星嶺總站約設於摩星嶺南端,即今趙苑附近。

日佔期間3A停駛差不多十年,要到1950年12月1日才重開,每日對開六班。

由開埠年代起數十年來,摩星嶺都人煙稀少。即使二次大戰港島人口急增,摩星嶺只有北面沿岸才有些人口,而3A所服務者是南端,人流極之疏落。於是乎,3A班次一直變化不大,僅開六班車,服務時間由早上到晚上。中巴在1959年9月15日修改3A路線,改經西營盤和中、上環,自此3A跟半山,已再沒關係。

3A早在二次大戰前已開辦,然摩星嶺人口極少,一直都僅兩小時一班,誠「隱形路線」也!(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畢竟摩星嶺實在太偏僻,3A始終都未能因人口增加而提升班次。從1974年8月24日中巴縮減3A至只在平日行走看,已反映一切。由於由半山進入摩星嶺一段路──摩星嶺路較狹窄,3A用車,一直都是短身巴士。直至九十年代,3A以短身丹拿珍寶(SF)為主。中巴專營權結束後3A轉由新巴接手,本仍用SF,惟年事已高,汰換計劃正在實行。千禧年後SF巴士消滅殆盡,考慮摩星嶺路面和3A客量,新巴在2000年1月11日派出單層巴士、矮身三叉戟巴士行走,再於2001年全空調化。

作於2005年,於2010年修訂

回到《半山大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