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環←→跑馬地 |
1號線說明是「1號線」,當然是很早就開辦。1920年代電車公司為疏導客量,乃開辦一條巴士線來往上環至跑馬地,沒路線編號。至1933年6月11日巴士專營權制度開始,此線乃由中巴接手,附上編號為1。按當時資料,1號線大約是沿著電車路行駛,途經: 皇后大道中,莊士敦道,灣仔道,摩理臣山道,黃泥涌道 在中巴接辦1號線時,1號線中環總站改設於中環碼頭,介乎干諾道中一帶。1號線曾於1935年4月1日延至西營盤。當時來往跑馬地至中環已有電車,中巴為拉客,曾一度推出月票向電車搶生意,結果電車亦開辦多條短途線迎戰。
1號線在二次大戰時因戰亂而停駛。重光後中巴僅4輛車使用,乃於1945年9月22日先開辦一條線:銅鑼灣←→中環碼頭。時中巴4輛車,全數放在此線上。惟不久其中一輛宣告停用,中巴乃把路線分拆:一條為(跑馬地←→統一碼頭),僅用一部巴士;另一條為(銅鑼灣←→中環街市),用兩輛巴士行走。此兩條線,也即之後1號、5號。
時值國共內戰,港島人口急升,1號線乃由原來15分鐘一班,加密至5分鐘一班。時1號線跑馬地總站設於黃泥涌道馬場對出,路線則經: 皇后大道中,軒尼詩道,灣仔道,摩理臣山道,黃泥涌道
之後1號線在五十年代曾改動多次,大體是深入跑馬地半山。至1963年6月21日,1號線跑馬地總站,乃設於跑馬地箕璉坊,直上跑馬地半山。時1號線有很高客量,蓋因港島人口急增,商業活動日趨頻繁。六十年代中巴才引入雙層巴士,然1號線已在此時就用,可見1號線在當時,確有一定地位。
1972年7月1日中巴確立收費體制,分作「市區平路路線」(收兩毫)、「市區斜路路線」(收三毫)、「郊區線」(五毫以上)。1號線因是入跑馬地半山,被列作市區斜路路線收三毫。有人認為此乃1號線衰敗之徵兆,筆者看法是:收費高低會否影響客量,端視乎需求大小。而1號線除跑馬地半山,全部路段均非獨市。而這才是1號線日後之大麻煩。
隨著港島鬧市交通漸趨發達,七十年代除電車外還有小巴,對1號線有一定影響。1980年2月3日中巴1號線乃加設分段收費,下山後至中環一段路,收「市區平路路線」收費,然作用不大。至1985年5月31日地鐵港島線通車,因軒尼詩道一帶已有地鐵,地鐵、小巴、電車大範圍搶客,對1號線打擊至為明顯。因整條線僅跑馬地半山才是獨市,然此段路,不過是高級住宅區,中巴還因此削減1號線班次,由原本5分鐘一班,變成15分鐘一班。
1993年9月中巴二十六條線削予城巴,1號線乃其中之一。針對困局,城巴於接手當日,全線派12米空調巴士行走,欲把1號線帶回正軌。只是形勢在中巴時代已定了局,何況跑馬地一帶(尤其是箕璉坊),居民皆非富即貴,城巴最後也只能選擇放棄。而箕璉坊內街,本來就不容許12米大巴行走。城巴故而轉用短身空調巴士行1號線,同時維持12-20分鐘一班。
故謂1號線在廿一世紀,名義上稱為「No.1」,然此「No.1」稱號,早就名不副實矣。
5號線也是在1920年代就已開辦。1928年香港上海大酒店開辦一條巴士線,來往銅鑼灣至石塘咀。當1933年6月11日中巴入主港島後,此線便正名為5號線。當時5號線乃取道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兩邊總站在中巴接手後分別改為大坑(今銅鑼灣道)和堅尼地城。在1939年7月1日,中巴還開辦5A(堅尼地城←→跑馬地),與5號線一樣取道皇后大道東和皇后大道西,但只服務繁忙時間。
二次大戰的戰事摧殘了5、5A正常服務。重光後因中巴僅4輛巴士可用,只能於1945年9月22日開辦路線:銅鑼灣←→中環碼頭。不久其中一架宣告停用,中巴乃把路線分拆為兩條:一條為(跑馬地←→統一碼頭),僅用一部巴士;另一條為(銅鑼灣←→中環街市),用兩輛巴士行走。而此兩條線,也即是後來1號線、5號線。及後5號線改動路線多次,最後在1948年11月1日延至堅尼地城。同年12月16日,5A亦重新行走,每天全日服務。
當時5號線大致是取道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出入,與戰前一樣。時值國共內戰,港島人口急增,5、5A客量因而很快飽和。1962年4月16日,5號線更延長尾班車至02:00am。而到了1973年4月10日,5號線銅鑼灣總站作出搬遷,改設在銅鑼灣的裁判司署,即今天后地鐵站。
一直以來中巴較傾向把另一條路線──10,定性為來往西區之主力。由是之故,5A便於1974年4月16日改為每日日間行走,同年8月25日取消假日服務;而5號線更在1980年5月1日改為只在平日行走,西區總站縮短至西營盤正街,變成輔助10。不久銅鑼灣總站要收回以便興建地鐵天后站,5號線總站乃於1982年1月8日搬至銅鑼灣的威菲路道。
隨著1985年5月31日地鐵港島線通車,5、5A客量不免受到影響。據當時統計,中巴整體客量,在港島線通車後,已下跌逾半,故中巴大減5、5A班次,用車亦僅小型丹拿珍寶 (XF)。
1993年9月1日中巴二十六條線要削給城巴,包括了5、5A。此時西環早已老化,而5和5A也不過取道灣仔最古舊的皇后大道東,5和5A要城巴接手後幾年才有大變動。1996年12月9日,5號線重新延長至堅尼地城,同時改為全空調。由於堅尼地城總站空間不足,早上班次仍只到西營盤。1997年1月18日5號線增設假日服務,假日所有班次均到達堅尼地城,但平日不變。 至1998年中巴專營權結束,城巴接手了中巴的10號線。由於5、5A、10都有重疊之處,如灣仔一段路皆是取道皇后大道東,為重整資源,1999年8月22日城巴再一次重組西區巴士線──5號線由皇后大道東改經軒尼詩道,與5B組成聯合班次;5號線所有班次都以堅尼地城為總站;5A延長至摩星嶺,並改為每日全日服務。 5B本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在1952年4月16日出現,當時是行走(大坑←→石塘咀)。此條5B主要是輔助5、10,當時曾多次按5和10需求而修改路線,計有在1956年3月1日縮短至中環輔助5號線;又有於1957年10月16日延至北角輔助10號線。至1960年1月1日,5B則歸併入5和10班次裡去。 5B在取消後的第八年,於1968年5月9日以另一身份出現,行走堅尼地城至灣仔碼頭,取道灣仔的軒尼詩道。5B及後在1974年4月16日延長至銅鑼灣,銅鑼灣總站位於銅鑼灣的百德新街。到了1990年,銅鑼灣總站更延長至掃桿埔,總站位於香港大球場門口。 由於5B所途經的灣仔軒尼詩道,是電車的服務範圍,而中巴一向策略是重視10,其他的則輔助10,所以5B在中巴數十年間,始終都未受器重。早在延長至銅鑼灣時,5B便已縮減為每日日間行走,同年8月25日更不設假日服務。直到1978年才再次提升至每日全日服務。自地鐵港島線於1985年5月31日通車後,由於地鐵在灣仔正正是途經軒尼詩道,5B更在1987年再次縮短服務時間至每日日間。踏入1991年,5B班次已僅15-20分鐘一班,並只用小型丹拿珍寶行走,可見5B在中巴時代的重要性是何等低落。 5B自在1993年9月1日轉給城巴後,情形開始不同。城巴的策略乃專吃「大茶飯」,凡需求龐大者例必大搞。由於5B本身途經中環、灣仔和銅鑼灣,而且還取道人流最密集的軒尼詩道,遂得到城巴器重。早在城巴接手5B當天往銅鑼灣方向,便由原本途經中環的德輔道中,改經干諾道中,以建立特快形象。然而這安排只維持一年多,便於1994年12月5日打回原形。有指是當時西環居民投訴去德輔道中不便,令城巴恢復原狀。但無論如何,5B客量並無因為這樣而下跌,還先在1995年把服務時間延長至00:00am,再於1996年10月7日把往西環方向尾班車延長至02:40am。同時5B還加密至最高峰時兩分鐘一班,增幅是中巴時代的十倍! 於是在城巴經營下,5B便成為城巴手中的皇牌路線,往銅鑼灣方向只需二十分鐘,全線便可以一共載過四、五百人以上。 1999年8月15日城巴重組西環巴士線,5B與在當天改經灣仔軒尼詩道的5號線,組成5-10分鐘一班的聯合班次,故5B便改為5分鐘一班車,但仍頻密。
10是中巴於1951年8月1日開辦,來往北角碼頭至上環水坑口街,一開始便途經:
開線時正值國共內戰,港島人口急升,居民多集中在西區、北角一帶,10因而很快便五分鐘一班,相當頻密。及後中巴於1956年3月1日把10延長至西環,總站設於西營盤正街。中巴很重視10,而且在策略上,往往都把10定性為大線,安排極之頻密的班次,像延長至西營盤後最密已達3分鐘一班;反而其他西區路線,都僅輔助角色,並不像10般是每日全日服務。
有如此安排,是因為10之兩邊總站--西環和北角,都是人口密集的住宅區,這兩區居民經常都要外出到中環、灣仔。況且西環、灣仔一直都有電車競爭,10是取道電車不能直達的皇后大道東,集中資源在10明顯較划算。1980年5月1日,中巴把10延長至堅尼地城,一直維持至今。
數十年來10始終變化不大,即使5、5A、5B早於1993年落在城巴手中,但不至於威脅到10。九十年代末10依舊做著「中巴紅人」,儘管城巴巴士在港島已達至車海程度,從10號線仍能維持在3分鐘一班來看,足以證明當時10並非毫無客量。
10在1998年中巴專營權結束時轉手給城巴。由於城巴在西區已有5、5A、5B,10在城巴待遇已有所不及。起先城巴在接手10當天轉為全空調;又在1999年8月22日重組西區巴士線,把5號線改經軒尼詩道,由10接收所有皇后大道東客源。但這些皆非因應10重要性而作。而隨後一場戰役中失利,更使10黯然失色。
原來事緣於1999年4月,新巴18擴展至每日全日服務,全線採用低地台巴士。由於18取道快捷之告士打道往來,不少乘客紛紛投向18。城巴除增加班次抗衡18外,更轉用低地台巴士行走10。可是由於10取道皇后大道東,始終不夠18快捷,城巴策略最終失敗。於是踏入千禧年後,城巴乃把行走10低地台巴士撤走,改用較舊車款取代。自這次改動後,10已風光不再,尤其是10取道古舊之皇后大道東,如此一來,也令10乘坐全程者相當稀少。
六十年代港島北岸商業發展,造就5、10等線客量高企。故早於1967年9月25日,中巴已開辦一條線,屬特別班次,來往中環至北角,行走每日日間,乃半直通路線。此特別班次本身乃依附10號線,故及後乃於1974年1月7日正名為10A,取道維園道、告士打道、夏愨道往返,但改為平日行走。
1974年4月16日中巴又開辦5C(中環←→灣仔碼頭),取道灣仔軒尼詩道,只走平日早上。至地鐵觀塘線通車,1980年2月12日中巴又開了5M(堅尼地城←→金鐘地鐵站),接駁地鐵至西區。1981年3月2日開辦了10B(北角→中環),只在平日早上由北角開出單向往中環。當時地鐵港島線快將通車,1984年2月13日中巴把5C、5M合併,成為新5C(灣仔碼頭←→堅尼地城),取道軒尼詩道往返。直到1986年5月23日地鐵港島線延長至上環,5C又改稱5M。
自地鐵港島線通車以降,因來往港島各區已有地鐵選擇,故10A、10B、5M等線,客量乃告下滑。中巴為重整資源,決定大變更,於1988年8月16日,把5M、10B合併成18(西環←→北角),取道灣仔告士打道。而剩下之10A,則也在1994年6月1日縮減為只在平日早上由北角單向開出,一直到1998年9月1日取消為止。
中巴之前開辦的特別班次,如5M、10A、10B都因地鐵港島線通車而客量大降。這使中巴作出改動,於1988年8月16日把5M和10B合併,成為一條新線18(西環←→北角)。這條新線最大特點是取道灣仔的告士打道往返,屬特快路線。
由於18不過是中巴縮減資源下才開辦的,而中巴習慣上都是視10號線為大線,其他的則輔助10,因此18一直都不是大線。西環老化、地鐵通車等諸項不利因素,也使18一直都只能行走平日日間,二十分鐘一班。自1993年9月1日中巴部分路線被削減後,西區路線如5、5A、5B等都轉手予城巴,中巴西環市場佔有率遂不斷萎縮。在1998年9月1日專營權結束前,中巴在西環只有10及18兩條線。中巴即使抗衡城巴,主力仍是「中巴紅人」10號線,18實是可有可無。
1998年中巴專營權結束,餘下路線也有安排,10號線落在城巴手中,而18則轉給新巴。這個形勢可謂是一面倒,蓋因這時候西區的市場佔有率,城巴已佔八成。新巴手中的西區路線除18外,就只有隧巴線。新巴在西環只得18一條線,在「迫上梁山」下,只好採取積極策略以扭轉劣勢。同時新巴發現,18是利用最快捷的途徑進入灣仔北商業區,而這是18的最大價值,故新巴接手18,便作出很多措施包裝: 在轉了新當家後,18開始「振翅高飛」,在新巴接辦後只是一年多,客量便急升達九成。不但是繁忙時間,就連非繁忙時間,都有大批乘客乘18,一般有五六十人左右。關鍵原因主要是18途經了灣仔北的商業區,亦取道快捷途徑來往中環。18總站一向都是設於西環荷蘭街,後於1999年8月15日配合卑路乍灣巴士總站啟用,而遷往該處。
摩星嶺在二戰後很長時間,乃木屋區一個。原來是因五十年代,大批難民移入香港,當中一部分人是在摩星嶺一帶居住,於海邊興建木屋,位置大約於海岸正西邊,屬懸崖地區。以前連接木屋區只有爛泥路,直至六十年代,該路被改造,成域多利道一部分,木屋區始有行車路出入。
1964年5月1日中巴開辦21(摩星嶺←→堅尼地城),取道域多利道往返,屬接駁性質。中巴開辦此線旨在接駁西環其他路線,如5、10號線。且因服務山邊,在1972年7月1日中巴確立路線標準時,21被列作「市區斜路路線」,即與半山路線同一級別。
開辦以來21班次都不算密,一般15分鐘一班,且客量亦不穩,即使木屋區人口甚多。惟於七十年代,21就已有雙層巴士行走。後中巴於港島各區修訂路線編號,21就在1977年1月4日改稱46;到1978年10月1日,又改稱56。惟編號只用了兩個多月,於1978年12月16日,中巴取消56,延長5B到摩星嶺,乾脆提供直接服務,來往摩星嶺木屋區。
不論是56抑或是延長後之5B,都是針對摩星嶺木屋區。然自七十年代末,港英政府已於香港各區,落實取締木屋區政策,而摩星嶺木屋區,就在1984年正式清拆。於是乎,摩星嶺總站,乃變得沒甚意義矣。
1930年代1號線中巴泊於中環總站。1號線並非由中巴開辦,至1933年中巴入主港島,中巴才接手1號線。(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1960年代1號線中環總站,右邊乃1號線,用單層巴士。而旁邊者,則是來往筲箕灣之2號線。(圖片摘自《香港巴士識別:古老篇》) 1983年中環干諾道中,最右邊為中巴1號線,佳牌阿拉伯五型。前面則為城巴,行海洋公園專線。圖片拍攝時沒人會想到,於十年後即1993年,城巴竟當上1號線之主人。(圖片由John Law提供) 1993年1號線於跑馬地總站,位處蟠龍道。因1號線需求日低,致1號線到中巴末期,僅用極舊之佳牌阿拉伯五型行走。(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城巴接手後1號線,礙於環境所限,不過使用短身巴士行走。(圖片由[Boris Image Bank]提供) 5、5A 1930年代中巴5號線,使用單層巴士服務。其時中上環一帶,都是騎樓為主。(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5號線幾十年來,一直都貫穿港島北岸之間。然一直以來,5號線都是用單層巴士行走,直到1970年代,才有雙層巴士掛帥。(圖片來源:香港討論區) 因應中巴策略,於七十年代起,5號線由原本每日全日服務,改作平日日間服務,定性作次要角色,輔助10號線。(圖片由John Law提供) 1993年中巴5號線,由於地鐵競爭,不但班次減少,也長期只用小型倫珍寶。(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在城巴時代,5、5A兩線相對於5B,並不受到器重。城巴多集中資源於途經軒尼詩道之5B,而取道皇后大道東的之5、5A,更要期較後期才有躍進。(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城巴接手後的5號線,於1997年,已使用空調巴士服務。(圖片由Jonathan McDonnell提供) 5B 堅尼地城←→銅鑼灣 5B在中巴時代並不看重,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初,更只採用圖中的小型丹拿珍寶行走。(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在城巴接手後的5B,在城巴下足功夫下,成為城巴重要路線之一。(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10 北角碼頭←→堅尼地城 10號線在中巴時代深受中巴器重,開辦不久已有5分鐘一班,蓋因10號線途經的,多非電車服務區域。(圖片摘自1968年香港年報) 1980年代中巴已派出丹拿珍寶於10號線。圖片攝於1983年,10號線停泊於北角碼頭之總站。(圖片由David Little提供) 儘管10號線用車長期變化甚少,在中巴專營權結束時,10號線仍有3分鐘一班,謂之「中巴紅人」。(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對城巴而言,10號線儘管全空調化,地位相比起中巴時代,已有所不及。(圖片由[Boris Image Bank]提供) 10A、10B、5C、5M 圖為1981年5M停泊在中環。5M有兩個版本。圖中5M為第一代,是在地鐵港島線未通車前,接駁地鐵至西環。第二個版本是配合上環站啟用,由5C變成。而第二代5M亦在不久演變成現在18。(圖片由Mike Rhodes提供) 18 西環←→北角 18是中巴重整資源下之產物,一直形同廢物,通常使用丹拿珍寶行走。而像圖中使用勝利二型,已算是難得。(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1. 擴大服務時間: 新巴在1998年9月22日,把18提升至每日全日服務。 2. 加設小童半價: 中巴本身有些路線不設長者小童半價,但其他巴士公司所有路線已有這個安排。故新巴在接辦首日,所有路線均統一設小童半價,包括18。 3. 增設空調服務: 新巴接手18,18便於1999年3月29日轉用丹尼士三叉戟(10XX),並於1999年4月1日全空調化。 4. 加密班次: 18在新巴接手後,大加班次至六至七分鐘一班,增幅是中巴時代三倍。 5. 大力宣傳: 新巴一向都喜歡搞廣告宣傳旗下路線,所以新巴便於2000年把18命名為「捷徑王」,在行走18的巴士上貼上廣告,推介18途經灣仔北的特點。 自新巴接手後礙於市場形勢,在「迫上梁山」下變革,卻意外地成為西環常規路線。(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56(21、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