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半山大兄~~港島半山巴士線演義


早期港島發展除中環等心臟地帶,尚有港島半山。而主要之不同,在於港島半山,都是高級住宅居多,故其巴士線擴張,也相應不如何頻繁。

港島半山可分為東半山、中半山、西半山,東半山是指寶馬山、大坑一帶,中半山指跑馬地、灣仔半山,而西半山,則是指中環、西環一邊半山區。



西半山巴士線是演變得比較早,蓋因早在1920年代,已有一條巴士線,連接中環至大學堂,取道半山堅道往返。此線在1933年6月11日中巴入主港島後,被正名3號線。因半山是高級住宅區,3號線乘客,當然不以半山居民為主,而是學生居多。這從3號線總站可看到──總站稱大學堂,也即香港大學。

因是之故,在二次大戰後,半山巴士線發展也有變化。1955年8月16日,中巴開辦12(中環←→西摩道),由中環上半山繞一大圈,後回到中環;1965年8月27日,中巴開辦23(北角碼頭←→蒲飛路),經銅鑼灣、灣仔上半山,總站蒲飛路也即港大

當然並非所有半山巴士線直達港大,然半山是許多名校所在,且遍佈全半山,故條條皆有一定客量。此期間也有改動,先有12於1963年5月14日深入至羅便臣道;同年11月8日,中巴把3號線總站改設在蒲飛路,即港大。

在六、七十年代,半山巴士線如3號線,不一定用雙層巴士,就算用也因路面限制,多數用像圖中此款短身佳牌巴士。(圖片摘自《蛻變中的香港巴士》)



因半山居民經濟條件,都是駕車出入。隨著市區發展,各區均常塞車,而半山偏偏也是此問題重災區,尤其是半山路面基本路窄多彎,車輛稍大者,相遇時,往往需其中一方先讓路。加上半山人口增加,而居民又大多是有車一族,故令塞車不斷惡化。

當時港英政府為解決塞車,遂於1974年4月16日設立巴士專用線──堅道西行及柏道/羅便臣道東行。此乃香港首條巴士專用線,而啟用當日,中巴再開辦數條線:13(天星碼頭←→旭和道)、23A(銅鑼灣←→羅便臣道)、23B(北角碼頭←→柏道),皆取道巴士專用線進出。當然半山總站空間不多,除13總站是「擺街」外,另兩條都是循環線,由山下走上山繞一圈,然後回到山下總站。

八十年代地鐵逐步通車,中巴開辦一條地鐵接駁線12M(金鐘站←→柏道),也是先經中環上半山,繞一圈後落回中環總站。



無疑以半山環境看,半山巴士線乘客,依然是學生居多。而學生客數目除非有新學校落成,一般不會有增加,而半山學校數目,在後期大致已定。故及後半山巴士線發展,基本已變化不多,部份班次還不很頻密,一般十五分鐘一班。而隨後發展,更能印證出半山巴士線需求已達極限:1993年9月1日中巴路線被削,其中12、12M轉手給城巴,於是把3、13客量搶走;1995年登山電梯啟用,使來往半山徒步也可以,進一步打擊半山巴士線。結果1997年6月2日中巴放棄3號線,改由城巴3B(中環←→香港大學)取代。自此中巴半山路線,就剩下13、23、23A、23B,到1998年9月1日新巴全數接手為止。

3號線於九十年代,客量因城巴加入、半山自動電梯啟用大受打擊,最終在1997年6月被城巴3B取代。(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由於半山缺乏空間作總站,半山巴士線通常是循環線,總站設在山腳,在半山繞一大圈後下山回總站。像12M只有一總站,就是金鐘地鐵站。(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半山巴士線個別介紹

作於2005年末,2010年修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