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X、268X:個人以為兩線在性質上是難以一併處理,蓋因268X性質是元朗特快至油尖旺;而68X則因有西鐵,真正焦點實是在洪水橋——類似於天水圍之265B、屯門碼頭之59X、良景之58X、大興之66X也。
換言之68X、268X兩線車隊,乃不該共用也。由此分拆之形式是:68X路線不變,而268X則縮短至元朗——總站可在元朗西、西鐵朗屏站或其他,九龍則延至尖東麼地道。
筆者以為68X、268X之情形,是需連同268B一同整頓:主要在268B原則上與西鐵重疊太過,頂多只能於平日早上開出幾班車服務,而且,用後備車已可也。原本268B使用四部掛牌,乃調往68X;而目前68X、268X共用34部巴士,20部走268X,68X則接收餘下14部也。
按倘論客量明顯268X是遠多於68X,因之268X理應比68X多獲分一些也。
2)277X分拆:從性質看277X儘管只經粉嶺,卻是連上水亦服務在內,只是靠70K之類接駁也。然而現在之北區事實已有條件做到粉嶺一條,上水一條:277E理應不是277X之分支,而該改曰77X——另一新系列也。且目前277X用車大約共50部左右:277X全線總站到總站,於全面走高速下,60分鐘左右即完成也。假定5分鐘一班,277X最少可用24部:30部做到5分鐘一班,綽綽有餘也。餘下20部則全數過檔至77X:班次多少,沒相干也。
3)B1系列:對於B1,竊以為最低限度該是一條走元朗,一條天水圍。元朗之一條續稱曰B1——天水圍則B1X,不經元朗市也。且倘能,B1之餘亦理應有B1A:只走青山公路經新田、米埔、牛潭尾,當是針對往返這些地區至關口也。
於實際操作上於北上高峰期,主力加密B1班次:B1X、B1A主要還是輔助性質,類似深圳灣口岸之B3系列,資源皆集中在B3X,其他僅走假日,班次亦沒那麼頻密也。
4)B8系列:沙田、大埔至蓮塘口岸理應分開兩條線行走也。倘是沙田一條,大概另闢編號曰B12,不但不經大埔,於沙田一段,中途加插經沙燕橋、沙田鄉事會路、沙田站、沙田鄉事會路、沙燕橋,當是加經新城市廣場也;大埔則續稱B8,或直入白石角——以總站空間看,大概僅大學站也。
5)B9系列:個人認為應該一條元朗,一條屯門:元朗一條另起編號曰B13,走之路線與目前B9雷同,僅不到屯門;屯門之服務則繼續B9,不入元朗直走高速也。
![]() |
B1分拆圖:其中B1A明顯是走下路,即青山公路一段也;而天水圍之B1X則大體可走到天水圍市中心──當然不入天水圍北,沒那麼全面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
![]() |
B9分拆圖:元朗一條曰B13;而B9則定性走屯門市中心,由總站直入高速公路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