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9日 星期六

新城合併路線重組(3)

港島南、港島東路線多涉及來往港島心臟,整頓之並不難。那港島其餘地區?觀乎一眾路線,毋須太多改動也。

按港島西環至側魚涌一帶,包括半山部分,編號大概可維持10-19。一般路線編號已是,比如11上大坑,12、13入半山,15上山頂,再加以18到北角,則差不多矣。至於原來23、25、26、27,筆者認為可以保留編號,毋須更改。

然亦有路線可以換編號,舉例3A改曰12A,當是23之分支;511則變成11X,當是11特快版本。

與此同時一些路線亦理應作大修改:

1) 12延至灣仔會展新翼:西邊亦延至蒲飛路,變成雙向線。向東走薄扶林道、般咸道、柏道、羅便臣道、花園道、皇后大道中、畢打街、遮打道、美利道、金鐘道、菲林明道;西行則經菲林明道、金鐘道、皇后大道中、德己立街、威靈頓街、擺花街、荷李活道、亞畢諾道、堅道、般咸道、薄扶林道。改道同時23則不變;23B取消;13則搬總站至中環3號碼頭。

此改動是旨在重新定位:12往返半山、港大至中環、灣仔;23則半山至銅鑼灣、北角。當定位清晰後,半山往返港島北岸乃毋須更多路線:頂多一條13輔助也。

2) 取消23B、25A,26延至寶馬山:按作如是辦,是旨在擴大26服務範圍,比如接收25A客源。另一方面倘12延至灣仔時,根本毋需23B也。

3) 27延至勵德村:過炮台山道後,改經天后廟道、寶馬山道、雲景道、怡景道。

4)取消5X:同時5B改稱16,當是另一新系列,專門針對港島商業中心流水線。

5)10縮短為(北角碼頭←→中環):同時1號線改用皇后大道東往返。這是考慮到10號線西區一段究其實,找1號線亦可服務;而10改到中環碼頭,則是當成接駁港外線碼頭──接駁港澳碼頭不是不行,只是今天有港珠澳大橋,渡輪需求與以往比,另一回事也。

城巴半山路線圖:23大致不變,然12則延至灣仔會展新翼,並且途經中環上半山,最後以蒲飛路為總站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2022年1月26日 星期三

新城合併路線重組(2)

按港島東之路線重組,其一可先來個定義:限於柴灣、筲箕灣。其二是在此基礎上,可藉720、780為重心:倘能,盡量走東區走廊也。而東區走廊因屬高速,其編號實不該7字頭,而於尾部加X算數。

至於流水線根本毋須弄太多:兩、三條已夠也。而按筆者安排,貫穿銅鑼灣、中環者,一條而已。

1)柴灣方面先安排以5字頭顯示——按5字頭本代表西環,只是自港島線西延,西環再毋須更多線,則倘把「5」字頭套上柴灣,不成問題也。

如此則780改稱50X;788改為51X;8P則為52X;789則為53X。82改為5號線;82X改稱5A;82M改稱5M;取消81,85分拆出兩條,一為54(興華←→勵德),另一則為54X(杏花村←→寶馬山)。前者,走柴灣道長命斜、筲箕灣道、英皇道、炮台山道、天后廟道、寶馬山道、雲景道、怡景道。後者則走小西灣、柴灣道、迴旋處、東區走廊、民康街、英皇道、炮台山道、天后廟道、寶馬山道。

2)筲箕灣方面720改稱20X;2X編號不變;722則大概可變成2P,繁忙時間才走。

3)東區路線在改編號同時,修改部分路線;一是把2X、52X延至金鐘站;二是取消2A,2號線縮短為(耀東←→中環交易廣場);三是取消8、8X、19,蓋因皆與52X、53X重疊也。

8P在改稱52X時,改為沿柴灣道長命斜入東區走廊,當與780(50X)看齊也。

4)往歌連臣角之特別線388、389,因屬柴灣線,乃分別改稱50S、51S。

城巴筲箕灣路線改造圖:2X改沿太古城進出東區走廊;而720則改稱20X,路線不變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城巴柴灣路線:780變身成50X,788改曰51X;8P改為52X,789則53X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新城合併路線重組(1)

新、城合併後港島路線如何重組?這非三言兩語即可解答。然按去年新巴4號線由華富延至黃竹坑,且有見南港島線通車後港島南巴士線,多一落千丈,有重組必要,或先由南區說起。

個人認為香港仔區之地區編號,倘僅4、7,已經夠也;赤柱、淺水灣則繼續6字。亦即是說,鴨利洲路線亦應以4、7來顯示,而非9也。由於已有南港島線,一些路線變得多餘,一經重組,編號該不會不夠用也。

1)倘4號線延至黃竹坑,原則上毋須71,惟筆者認為71可改走域多利道,當流水線性質(43M則取消);7號線可改經南風道、黃泥涌峽道、司徒拔道、皇后大道東往返(76則取消);37A、37B、40、40M一一合併,成新40(置富花園←→交易廣場),除經石排灣道,按90走;70則不變。

40改走香港仔隧道是旨在對應70——一樣類似走法;而取道薄扶林道往返中環,僅華富一帶才有意思。而4、7、71則流水線性質,可多設分段收費。

2)38改稱41,路線不變;72延至北角碼頭;黃竹坑除75過手九巴,72A修改路線,變成循環線,出北岸後經天樂里、灣仔道、菲林明道、軒尼詩道、怡和街,沿禮頓道轉入香港仔隧道。

按筆者之構思是不計77,41(即38)、72聯手連接香港仔至銅鑼灣、北角。41A則續走山路,當輔助性質;72A改線則旨在重新定位,變成唯一連接黃竹坑至對外──南港島線不經灣仔、銅鑼灣,由72A扮演如此角色,合宜也。

3)4X、42合併:按華富連接港島主要商業區,靠一條即夠,因之4X、42乃合併成新42(華富南←→灣仔北),走薄扶林道、德輔道西、干諾道中、夏愨道、告士打道,總站設於會展新翼。

4)鴨利洲一帶路線可作如此重組:98延至華富,改曰47A,94A取消91A、95、95C、595一一合併,成47(置富花園←→鴨利洲利南道),路線與95C雷同。

對外線方面91、90B合併成43(海怡半島←→中環碼頭),按91走;93、93A分別改稱43A、43B;94、96、97取消;99改稱44,以對應77;90改稱45,延長至海怡半島;592改稱46

因南港島線關係,重組後鴨利洲巴士線,都是面向整個鴨利洲,即45往中環,43往西營盤等。就連銅鑼灣靠46已夠:繞經利東即可也。

5)赤柱路線方面6號線不變;6X改稱60;14改稱61;73改稱62;取消66、260,並另設62M(黃竹坑站←→赤柱),當是接駁南港島線。

弄一條62M接駁南港島線是基於筆者所知,赤柱路線有相當乘客於黃竹坑下車,轉乘南港島線。而本身赤柱出中環,倘不計6,6X已可,故才提出開62M同時,取消260也。

6)數碼港方面,則延長77至數碼港;73縮短回華富,並加開73M(數碼港←→黃竹坑站),沿石排灣道直走。

按數碼港巴士線則較宜往返北角、側魚涌一邊;與此同時弄一條線接駁南港島線至數碼港,該有一定需求也。

4、7改造圖:4號線由黃竹坑、香港仔一直到中上環,概括了薄扶林道大部分需求;而7號線則改走南風道、黃泥涌峽入中環。(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40、70等路線改造:40走法類同於37A、37B,只是不用薄扶林道;38改編號41,路線不變;70照舊;72則延至北角碼頭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九巴港島路線

當新、城合併時,究竟有哪些路線能撥給九巴?隧巴線九巴本身有不少,沒大意義,毋須考慮。因此,當然是指港島內那些線。

在筆者看來黃竹坑之75,和貝沙灣之30X,可甩給九巴辦;又如目前新巴有18X、88X,一樣可轉到九巴。捨此毋須其他線也:港島始終較淺窄,予九巴者應不超過十條。

削此四線用意是方便接駁九巴之隧巴線,比如去柴灣、筲箕灣、黃竹坑、薄扶林之類。像88X,倘單靠來往西環至柴灣之客源,肯定不夠客,惟倘有些過海線接駁,客源就有補充也。又如75,南港島線通車後元氣大傷,要復原,藉過海線接駁,不俗出路也。

大體路線可以用「HK1」、「HK2」、「HK3」、「HK4」來表示。此中「HK」之意思是代表九巴於港島之路線,以區分九龍、新界也。

1)HK1(小西灣村←→卑路乍灣):路線與88X一樣,以中環作接駁點,以接駁至柴灣。

2)HK2(筲箕灣←→卑路乍灣):按18X走法,一樣以中環作接駁點,往返北角、側魚涌、筲箕灣。

3)HK3(中環交易廣場←→貝沙灣):與30X雷同,取道薄扶林道往返。

4)HK4(中環交易廣場←→黃竹坑):路線作修訂,香港仔隧道至中環一段,改走堅拿道天橋、告士打道、夏愨道。

HK1、HK2皆是以卑路乍灣作總站,當是九巴於港島之大本營;HK3貝沙灣總站倘擺街,亦沒問題;HK4總站設在舊黃竹坑村原址,蓋較近工廠區也。

九巴港島路線圖:大抵是取用特快走法,以接駁九巴一些過海線,比如960、968也。(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2022年1月6日 星期四

新城合併

在闡述新界北巴士線之看法時,有朋友問,何以沒提議讓新巴接手?按筆者承認提議營辦商,九巴有,城巴有,其他小企亦有,獨不見新巴也。

當然是有原因:按現今新巴實際已是城巴一部分,提議新巴承辦究其實,沒意思也。且新界區除九巴,素以城巴涉獵居多:比如東涌、機場一帶,城巴主力往返市區,新巴則一條都無。將軍澳事實可當九龍一部分,不提也。

在筆者看來以現今狀況,新、城大可合併:形式是新巴併入城巴。由於「城巴」此一招牌始終歷史較悠久,名聲較響,續用之,合宜也:新巴主要敗在賠本線多,且其經營未能自成一格:還是靠城巴之一套應付。「新巴」此一招牌論品牌價值,差得多也。

另一方面,筆者認為倘引進其他公司競爭,對諸新、城分家,較實在:競爭對手按其實可以是九巴,只是其在港島線之經營,毋須涉獵太多。而尚有哪些合宜對手?或者冠忠,即嶼巴:引進時用「嶼巴」之名義,倒沒關係也。

當新、城合併後,新版本城巴,路線重組可更有效:港島路線編號盡可能單位數,即10、23、40、63、70、77⋯⋯諸如此類;九龍、新界則一律7XX,九龍701-729,荃灣區730-749,元朗屯門750-769,上水大埔770-779,沙田則780-789。至於790-799,當然是西貢、將軍澳也。

東涌、機場之編號則不變:E字頭者繼續代表東涌,A入機場,S則東涌區內線。

至於九巴倘獲得港島路線,則大可曰「HK1」、「HK2」、「HK3」之類:總數不超過十條,主要在接駁過海線;嶼巴或其他營辦商,港島線則大可曰2XX:倘連九龍、新界亦有路線,則相關路線,乃曰5XX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