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兩軸車長度之議

在舊時三車門大巴引進時,尚有一些兩軸短車加入九巴。惟這些短車按其實,尚有商榷之處:以BL而言,原本首三部樣板車,是10.3米長,到量產版本時,實不應9.5米,而是與樣板一樣長度,即10.3米。

車身需長少許是因相比之下,載客量會稍高——當然比不上三軸,惟總比9.5、9.7米好。尤其是走過海線,疏導客流,為首要也——一些諸如103、108、113、170,既走窄路,又不能不疏客,10.3米就剛好也。其他像市區線如1、15、16,10.3米,亦合用也。

昔日兩巴丹拿珍寶,不計倫敦寶,皆10.3米也;倘一樣用兩軸取代丹拿珍寶,10.3米長,才合宜也。

而倘與中巴比,中巴引進新車時,兩軸都城巴士長11米,顯然是實際考慮。

與此同時除需車長少許,當年九巴理應在購置第五百部勝利二型(G504)後,就收手,轉買10.3米BL:筆者之盤算是,1983年先40部BL,之後兩年共100部。與此同時都城嘉慕9.7米不應僅80輛,而是100輛;至於兩軸丹尼士9.4米,則維持40部。

首40輛BL全數派往隧巴線,包括103、108、113、170,後100輛除過海,也可走1、15、16等市區線,或青衣島。而都城嘉慕9.7米、丹尼士兩軸,因毋須過海,大可走新界,如36A、37、40、68、68M、72、72B、74A、80、81、89、89A、89B。

當然一旦11米三軸引進後,這些兩軸巴士大可撤退,改走其他路線也。

兩軸短車之一,利蘭奧林比安9.5米。(Geoff Stainthorpe圖片)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三車門與空調巴

之前說到三車門與路線整頓,按這是指非空調之時代。倘是空調巴士又如何?

在筆者看來,按其實12米空調巴士,也應是三車門。其原因很簡單:使用12米本是為疏導客流,按道理長車身巴士,其設計,理應切合此一需要。

然而觀乎以前,在低地台未引進前,12米空調巴,下車門是偏靠車頭。如此一來疏客效率,必然打了折頭,蓋因倘乘客站在車末,下車時,要多走一些才到車門。倘是三車門站在車末,相應離車門較近。

12米空調巴士,非低地台版。([中華巴士紀念館]圖片)

當然朋友會說,中巴12米巴士,也不是三車門。惟即使非三車門,中巴設計,是下車門設於車中間。如此一來站在車末,走到下車門,也不需走太多。

而九巴之12米,實質也待到低地台車代,才開始設車門於車中間。

那與筆者評論之路線演變,又有何關係也?比如倘30X、40、81、89,是按筆者所說走法,則九十年代中時,也已可用三車門空調巴;72X、74X因本就用12米,大可不理;68M、68X在其時尚未用,然其空調用車,實應採12米三車門。

至於101、102之類過海線,則更應該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