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甸山巴士線要在1950年代才有。1954年10月1日中巴開辦11(灣仔碼頭←→大坑道),途經怡和街、軒尼詩道。當時其班次是雙位數字,惟因客量太多,到1956年,11乃加密至7-8分鐘一班。
當時11客源都是大坑村民,但也有學生客,如較有名之真光女子中學。11也於六十年代以降有所改動,計有1961年11月16日延長至大坑道近司徒拔道交匯處,總站仍稱大坑道,也繼續途經渣甸山、怡和街、軒尼詩道;1973年9月3日中巴把11延至中環;及後到1974年10月14日,11更改為循環線,以中環作總站,經軒尼詩道、怡和街,在渣甸山繞一個大圈,後沿去時路線回中環,不入司徒拔道交匯處。
因要上山,早期11用車都是單層巴士,然因客量較多,尤其是自六、七十年代起,沿線上學學生數目日多,保守估計也逾千,1970年代中巴開始派出一些雙層巴士,服務11。然當時使用者,多是來自英國之二手雙層巴士,應付客量未竟全功。即使大坑一帶都是斜路,考慮到需要,1977年中巴也派出當時屬新款,但上斜能力稍遜之丹拿珍寶(LF)服務。
然而整體上11之客量,都是在大坑近銅鑼灣一段,也即是今勵德村位置。尤其是自1975年勵德村落成後,先後有11A、81、41以至63等線開辦,變成11之角色也不再吃重。故在八十年代,11改用小型倫敦珍寶(XF),而少用丹拿珍寶(LF)。
九十年代渣甸山人口增長放緩,勵德村老化,學生客流也再沒激增,且新建者,又大多是高級住宅,故當區巴士服務需求,已不如以前。即使1994年5月16日中巴開辦511(中環←→渣甸山),還要是75分鐘(逾一小時)才一班車,且僅行走平日。
1995年9月1日中巴十四條線被削,11、511皆由城巴接手。城巴接手時限於車隊資源,主力派出短身雙層巴士擔綱。惟考慮到11、511路線大致一樣(經銅鑼灣、灣仔至中環),而大坑、渣甸山一帶,也已不再是「肥肉」,城巴後來改變策略:1997年3月2日,511改為每天全日服務,平日早上走告士打道,其餘時間往則跟隨11,走軒尼詩道,同時兩線,組成6-10分鐘一班聯合班次。
不過問題是,相對於沿線需求,城巴提供6-10分鐘一班班次,實是過於頻密。故在1998年2月23日,城巴又一次重整11、511,511改為只走平日早上,但與11聯合班次則不變。而為節省資源,511車隊乃由11抽調出來,在511服務時間過後行走11。
作於2005年末,2010年修訂1970年代真光女子中學學生在大坑乘坐11號線。傳統上港島半山都是學校區,不少都是名校,如真光女子中學便是。(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1993年中巴小型倫敦珍寶行走11號線。倫敦珍寶是於八十年代加入11,且一直走至退役為止。(圖片由Ned Basher提供) 自1995年起,11號線改由城巴經營。在城巴時代,一般以短身空調巴士擔網。(圖片由Melvin Bernero提供)
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半山大兄(3)~~港島東半山巴士線演義
東半山即大坑、渣甸山,也是高級住宅區,但相對於中半山、西半山,要到1930年代才開始是。其中較有名者為虎豹別墅,正是在此時建成。在此之前渣甸山屬大坑(大坑嚴格上,是指銅鑼灣山腳),時為維多利亞城以外,有農村有梯田。因是之故,每逢雨季總有塌山泥事故。自六十年代末,港英政府把大坑一帶村落清拆,另建公共屋村(即勵德村)安置居民。自此以後,渣甸山才正式變成高級住宅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