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細論新巴十周年(7)

新巴十年來的困局,除了是自身缺乏經驗外,環境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環境因素當然不難解釋:港島的發展其實在九十年代起已趨向飽和。九十年代最新開發的除了小西灣外,就只有鴨利洲西面的海怡半島。這與七十年代很不同──這時正值是香港島急速開發的年代。除了固有的西環、中環、灣仔、銅鑼灣外,很多地區的樓宇,都是在七十年代落成的。筲箕灣、柴灣、香港仔、黃竹坑以至寶馬山都是例子。港島不少主幹路線都是在七十年代開辦的,如筲箕灣的20、21、22,寶馬山的25、27,華富的40、41、47、48,香港仔的70、71、72、77、78,以至柴灣的80、81、84、85等等。反而九十年代港島所開辦的路線,都是城巴為搶佔原來中巴市場而開辦的,如5X、8X、25A、25C、90A、90B、95C、118、171、681等等。

以新巴的經驗,當然看不出港島發展飽和的困局。他們只看到城巴搶贏中巴市場,以為只要大灑金錢擴充市場,一樣可以成功。這是新巴先天的局限。

但凡巴士網絡的擴充,都必定與所在地區的發展息息相關。這不是巴士公司所能控制的。巴士公司不可能先自行興建樓宇,然後才開辦巴士線。一定是人口有匯聚,有增加,才能產生人流。有了人流,巴士公司開辦新線才能賺錢。有錢賺,巴士公司才能有動機開辦更多路線,才能有動機購買新巴士,才能採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服務。

因而優質服務並不是必然的。

環境因素的變化,才是左右巴士公司成敗的關鍵。

作於2008年下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