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沙田對外線個別介紹

71(81)、81P、281A

沙田最早對外線是在1950年代出現。1954年農曆年間,九巴開辦15B(佐敦道碼頭←→沙田),取道金山一段大埔道,專在假日載客,前往沙田郊遊。15B曾在1958年8月增設平日服務,因平日客量不高,四個月後,於1958年12月1日不再行走平日。然平日服務,又在1961年2月14日恢復。六七暴動時15B一直要停駛,暴動後亦沒重開

自七十年代起沙田開始發展,九巴乃於1973年7月16日重整新界路線編號當日19A(上水←→佐敦道碼頭)分拆成三條新線,其中之一乃71(沙田←→佐敦道碼頭),大致取道:

大埔公路沙田段、大埔道金山段、大埔道、彌敦道、佐敦道

71實際是15B翻版,蓋因71乃取道金山一段大埔道入九龍。當時71總站,大概位處今日沙田火車站附近,而此一帶,則是沙田最先開發者,表表者有1973年沙田繞道啟用。71乃於1973年末,往九龍方向在離開沙田總站後,加經大埔公路沙田段(往北行)和沙田繞道(往南行),然後才入大埔道。至1976年6月1日,71總站遷往沙田墟,即沙田廣場現址。

攝於1970年代,81停於九龍總站。時81乃稱71,一直用到1987年改編號作81為止。(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七十年代末沙田發展加快,71也有一定變化。如1980年6月8日沙田繞道因要發展沙田市中心而拆除,71乃改經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出九龍。到1982年5月7日沙田路線有重組,71總站於當日遷往禾輋村。直至1985年左右沙田市中心發展完成,71乃於1986年9月27日改經沙田市中心。

1980年代沙田正處開發階段,71已使用勝利二型行走。(圖片由David Little提供)

由於來往沙田至西九龍,已有九廣東鐵,而東鐵則於1982-83年間全面電氣化,開辦沙田至油尖區巴士線,也就不甚迫切。綜觀整個八十年代,由沙田出油麻地、尖沙咀,一直僅71一條。

1987年8月9日,71改稱作81。

由於要途經大埔公路金山段,81要到九十年代,大埔公路金山段擴闊好,才有11米三軸巴士服務。(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然而沙田卻非每一處都接近東鐵車站,比如城河東一帶。1991年9月2日九巴開辦281P(廣源→尖沙咀東),於平日早上單向途經獅隧、窩打老道、彌敦道;1992年3月4日開辦81P(沙田圍←→尖沙咀),針對沙角、博康,取道獅隧、窩打老道;1996年1月22日開辦287P(圓洲角→尖沙咀碼頭),也是於平日早上,單向經獅隧、窩打老道、彌敦道。直到1999年9月25日九巴把281P、287P合併成281A(廣源←→九龍地鐵站),每天全日服務。自此沙田才再有巴士線來往尖沙咀。

圖為1996年沙田禾輋總站。圖中行走81之三軸巴士,為利蘭奧林比安11米。(圖片由Alan Law提供)

自1992年起,81已有空調車服務,最早期主要用11米巴士。(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於2000年代起,亦有一些長車身空調巴士行走81。(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80、89、89A、89B

由於沙田地理上,跟東九龍僅一山之隔,來往東九龍巴士線,早在沙田剛發展時已出現。

在沙田首個公屋──瀝源村於1975年落成時,九巴於1975年12月16日開辦89(瀝源←→觀塘裕民坊),大致取道:

沙田繞道、獅子山隧道公路、獅隧、龍翔道、觀塘道、牛頭角道

1980年6月8日沙田繞道介乎沙田市中心一段要封閉,89乃於當日改經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進出,仍經獅子山隧道公路1982年7月24日,89九龍總站由裕民坊,遷往附近月華街

1980年沙田瀝源村,行走89之巴士正在落客。當時行走89者主要是丹拿CVG、勝利二型之類。圖中此路是今日禾輋街,時為沙田繞道一部分,後因沙田市中心一段拆除,圖中此段,乃變成純粹進出瀝源之通路。(圖片摘自《蛻變中的香港巴士》)

地緣因素之作用有時不可小看,尤其以沙田與東九龍距離甚近,來往兩區實有極大需求。這從日後發展可以看出。

1982年5月7日大圍美林村落成,九巴開辦80(美林←→觀塘碼頭),途經:

大埔公路大圍段、獅子山隧道公路、大涌橋路、沙田圍路、沙角街、大涌橋路、獅隧、龍翔道、觀塘道

不久連接城河東和沙田鄉事會路之沙燕橋亦通車,89乃於1982年11月24日繞經沙燕橋、沙角村入獅隧,同時80不再繞經沙角,改為經車公廟路、紅梅谷路入獅隧

當時城河東除有沙角、博康二村落成,隔壁小瀝源,也有沙田第一城入伙。屋苑增多,分佈又散,倘89再繞路,已無法應付也。於是89乃於1983年8月7日分拆出89A(圓洲角←→觀塘月華街),取道:

銀城街、小瀝源路、大涌橋路、沙田圍路、沙角街、大涌橋路、車公廟路、紅梅谷路、獅隧、龍翔道、觀塘道

89則在同日不再經沙角,改回用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獅子山隧道公路進出。

1985年李修賢執導之電影《拖錯車》,首段於沙田取景,其間出現勝利二型巴士,時行走89A。而圖中位置,則是大涌橋路和小瀝源路交界。(電影截圖)

89A開辦乃旨在分散89客量,豈料89A開辦後一年,客量很快飽和。於是九巴要再「加碼」,於1984年8月5日開辦89B(博康←→觀塘雅麗道),途經:

沙田圍路、沙角街、大涌橋路、車公廟路、紅梅谷路、獅隧、龍翔道、觀塘道

同日80路線有改動,改經美田路、車公廟路、田心街、紅梅谷路,不經新田圍。

1988年由董驃、肥姐主演之《富貴再逼人》,裡面有幾段塞車鏡頭,而無意間,拍攝到九巴丹尼士喝采型行走89。(電影截圖)

於是之後日子,80、89、89A、89B客量之高,已足以要派三軸巴士應付。事實上,當時80、89A主要是以利蘭奧林比安12米 (3BL) 掛帥;而89、89B,則轉用利蘭奧林比安11米。四條線隨後仍有改動:

*1985年8月5日,89繞經沙田市中心;
*1985年2月10日,89B延至沙田圍,同時加經彩虹道;
*1986年5月18日,89A延至觀塘碼頭;
*1988年8月30日,80加經新入伙的顯徑村

由於客量大,於八十年代中,89A轉用三車門大巴,以應付需求。(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與89A一樣,80亦是於八十年代中,轉用三車門大巴。(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1993年沙田市中心交通意外,一部89巴士撞上源禾路行人路。而涉事89巴士,為利蘭奧林比安11米。(圖片來源:香港討論區)

1995年利蘭奧林比安11米行走89,停泊於觀塘總站。後面則是89空調巴士,同是利蘭奧林比安11米。89是於1992年加入空調車。(圖片由[Boris Bus Image]提供)

於2000年代起,89開始使用長車身空調巴士。(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2006年行走80之空調巴士,正駛進觀塘碼頭總站。(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85、85A、85B

沙田除接近東九龍外,還接近中九龍,即九龍城一帶。九龍城一帶當年乃機場所在,加以地緣因素,九巴早在沙田開發時,已開辦新線來往九龍城。

1980年11月1日九巴開辦85(大圍舊墟←→九龍城碼頭),乃沙田第一條巴士線往九龍城。85跟其他沙田對外線很不同,蓋因85一開線就只服務大圍,與沙田最早開發區域──禾輋、瀝源,全扯不上關係。而其路線則經:

大埔公路大圍段、獅子山隧道公路、大涌橋路、沙田圍路、沙角街、大涌橋路、獅隧、窩打老道、聯合道、九龍城迴旋處、馬頭涌道

至沙角、博康、第一城相繼入伙,85乃於1983年8月7日分拆出85A(圓州角←→九龍城碼頭),途經:

銀城街、小瀝源路、大涌橋路、沙田圍路、沙角街、大涌橋路、獅隧、窩打老道、聯合道、九龍城迴旋處、馬頭涌道

同時85也修改路線,由大圍開出後,直入車公廟路、紅梅谷路入獅隧,不再經沙角村。於是85變成只集中服務大圍,沙角街一帶客源,則轉給85A。

與81、86、89之類路線不同,85一開辦就只服務大圍,與禾輋、瀝源等域不相干。(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大致上85A總站設於圓洲角(即威爾斯醫院),主力服務沙角、博康、第一城。隨著大圍發展,1984年11月1日九巴再開辦85B(新翠←→九龍城碼頭),取道:

紅梅谷路、獅隧、窩打老道、聯合道、九龍城迴旋處、馬頭涌道

與此同時沙田市中心發展完成,85乃於1985年8月5日繞經沙田市中心,仍走大圍

由於自85B開辦後,其路線本已與85重疊,加以85自繞經沙田市中心後,路線相對下較迂迴,故1987年4月21日九巴一次過重組,85總站搬往火炭,經源禾路入沙田市中心,再經大圍出九龍;85B延長至秦石村,填補85秦石一段真空。於是來往沙田至九龍城之85系列,乃大致成型:85行走沙田市中心,85A針對圓洲角、沙角村,而85B則來往大圍。

圖片攝於1989年,85使用勝利二型行走。此時85總站已搬往火炭。(圖片由Neil Fraser提供)

本來像九龍城此等地方,並非市區心臟,故一向以來,85系列班次,都不如何頻密,最多僅十分鐘一班。以前九龍城是啟德機場所在,85系列路線,尚有一定市場,因之踏入九十年代,已有三軸巴士行走85系列。當然自1998年機場搬遷後,九龍城人流不再龐大,85系列客量,也就不如以往。這從85、85A、85B三線空調化進程可略知一二:85於1996年11月11日派出空調車,85A、85B則要到1998年2月才有。

1995年勝利二型行走85,途經沙田源禾路,禾輋村對出。(圖片由Alan Law提供)

85是於1996年下旬才加入空調巴士服務,對比大部分路線,尚未算遲。(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86、86A、86B

西九龍即是指長沙灣、深水步一帶,以前是工廠區跟東九龍齊名,故早在七十年代,九巴已開辦巴士線,來往沙田至長沙灣。

1979年12月10日九巴開辦86(禾輋←→長沙灣)。當時86是取道:

沙田繞道、大埔公路金山段、大埔道、元州街(回程青山道)

1980年6月8日沙田繞道拆除,86乃改用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配合城河東發展,86乃於1982年5月7日延至(小瀝源←→荔枝角),加經翠榕橋。不久沙角、博康相繼落成,86也就於1983年5月18日加經沙角村,方便沙角村居民前往長沙灣。

1983年86使用勝利二型,沿沙田小瀝源行走,開往美孚。(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毋庸置疑往長沙灣之路線,在沙田巴士線裡,是較遲發展。儘管八十年代上旬,城河東已有第一城、沙角、博康等等大型住宅,86要待至1985年2月10日,才分拆出86A(沙田圍←→長沙灣),行走:

沙角街、大涌橋路、車公廟路、紅梅谷路、獅隧、龍翔道、南昌街、元州街(回程青山道)

同時86不再經沙角,改經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出九龍。1985年86來兩項改動,那就是荔枝角總站於當年5月31日改稱美孚,以及同年8月5日,配合沙田市中心發展完成,繞經該處

隨著沙田進一步發展,位於大圍近獅隧出入口之顯徑村,在1988年落成,故1988年5月23日九巴再有革命性改動:開辦86B(顯徑←→美孚),途經:

車公廟路、田心街、紅梅谷路、美田路、大埔公路金山段、大埔道、元州街(回程青山道)

而配合86B開辦,86由當日起改經獅隧、龍翔道、南昌街,不經大埔道;86A則在過新翠後直入獅隧,不入田心。於是來往沙田至長沙灣,乃有三條線:86來往小瀝源、沙田市中心,86A主力在沙角、秦石、新翠,而86B則集中在田心。

來往沙田至長沙灣之巴士線,開辦數十年來,用車進展不大。如86到九十年代中,仍使用勝利二型行走。(圖片由Donald MacRae提供)

整體上來往沙田至長沙灣之路線,客量一直僅稱平平,尤其是自製造業「日落西山」使西九龍工廠數目劇降後,直至九十年代,86系列路線,一般繼續用勝利二型,直到此車退役,才轉用三軸巴士。至於空調巴士也較遲採用:86於1996年4月22日派出,86A於1997年1月16日增設,而86B則於1997年12月5日才有。

86是於1996年加入空調巴士服務,然考慮到需求,大部分時間,用車都不是最巨型之版本。(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87、87A、87B

由於沙田本身有東鐵連接,直達旺角,沙田至旺角巴士線,一般是次要角色。

早在沙田剛發展之際,九巴已於1976年4月1日開辦87(瀝源←→大角咀碼頭),取道:

沙田繞道、獅子山隧道公路、獅隧、龍翔道、南昌街、旺角

至沙田繞道要拆除,以發展沙田市中心,87乃於1980年6月8日改經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進出。與此同時城河東也開發,其中有沙角村之落成。87乃在1982年5月7日延至沙角村,取道大涌橋路、翠榕橋、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出九龍。半年後沙燕橋啟用,87於1982年11月24日,把總站搬回瀝源,經沙燕橋到沙角才入獅隧

由於九廣東鐵,來往沙田至旺角巴士線,一向都不旺場,比如87。(圖片來源:香港討論區)

此時城河東各住宅皆相繼入伙,如沙角村隔鄰博康村,於1983年落成,87便在1983年11月20日分拆出87A(博康←→大角咀碼頭),經:

沙田繞道、獅子山隧道公路、獅隧、龍翔道、南昌街、旺角

同日87不再經沙角,改為由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獅子山隧道公路進出

與此同時大圍各公屋也陸續落成,1984年9月30日乃有87B(新田圍←→大角咀碼頭)之開辦,經車公廟路、紅梅谷路、獅隧、龍翔道、南昌街入旺角

87、87A、87B皆是來往沙田至旺角,惟由沙田到旺角,正正是東鐵覆蓋範圍,當1983年東鐵電氣化全線完成,此類路線遂陷入危機。尤其是八十年代獅隧開始常常塞車,對途經獅隧之87、87A、87B,大為不利。87A行走之沙角、博康,東鐵未有貫穿,問題不大,然87、87B,則不能作如是看矣。即使87於1988年1月10日繞經大圍、美田路、紅梅谷路,及在同年8月21日改經沙田市中心,客量仍受打擊。

來往沙田至旺角巴士線──87、87A、87B,只有87A客量較好。像87A在八十年代中已使用圖中利蘭奧林比安11米,可資證明。(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避開東鐵也是一個方法,如87B乃於1992年4月13日加經顯徑和田心區。此改動及後證明有效。而避開東鐵之特性,也使87A、87B分別於1992年8月3日、1997年12月29日,增設空調服務。

1990年代中勝利二型行走87B。87B一向以來都是用勝利二型服務,頂多使用兩軸利蘭奧林比安。而三軸巴士之使用,是1990年代末之事。(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87在九十年代,因客量少,主要是用勝利二型行走。圖中使用之利蘭奧林比安11米,則純粹是客串。(圖片由Alan Law提供)

當然能避開東鐵並非話做就成,如87正因其服務沙田市中心,很難改道強化優勢。適逢八達通引入,在1999年3月,九巴推出八達通轉乘計劃,安排87A、88K設轉乘,兩程費用比87全程收費還低。就在推行年多後,87終而在2000年5月1日下馬

1997年勝利二型退役,87B才有三軸巴士行走。圖片攝於2000年代,87B從沙田開出。87B總站曾於1995年5月8日暫定在大角咀臨時總站,至1999年8月15日搬往維港灣。(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攝於2000年代,87A空調巴士途經沙田。與87B一樣,87A總站是於1995年5月8日設定在大角咀臨時總站;1999年8月15日,又搬往維港灣;直至2000年7月9日,設定於旺角柏景灣。(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自1997年除夕,87B加入空調巴士行走,行走多年,通常是11米版本,比如丹尼士巨龍,又或圖中之富豪奧林比安。(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80M、81M、82M、88M

沙田地理上是與九龍隔著一個山,過山後正是九龍塘。車輛由沙田入獅隧,九龍塘多數都會途經。在地緣因素下,沙田就有一些巴士線來往九龍塘。

1979年12月31日九巴開辦70M(瀝源←→九龍塘地鐵站),即80M前身。由於沙田與九龍塘相當近,70M路線並不複雜,大致是取道:

沙田繞道、獅隧公路、獅隧、窩打老道

至沙田繞道拆除,70M乃於1980年6月8日,改沿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進出。配合沙田巴士線重組,70M又於1982年5月7日延至火炭穗禾苑

70M也即今80M,早年僅服務瀝源、禾輋,至1982年,延至火炭之穗禾苑。(圖片來源:香港討論區)

此時城河東一帶,陸續有新屋村落成,九巴乃率先在1981年10月11日開辦81M(新田圍←→九龍塘地鐵站),經:

車公廟路、大涌橋路、沙田圍道、沙角街、大涌橋路、獅隧公路、獅隧、窩打老道

而在沙田第一城落成時,九巴又在1983年10月30日開辦82M(圓洲角←→九龍塘地鐵站),總站設於威爾斯醫院,經:

銀城街、小瀝源路、大涌橋路、沙田圍路、沙角街、大涌橋路、獅隧公路、獅隧、窩打老道

同時82M開辦當日,81M不再經沙角,改為由新田圍開出,即沿獅隧公路直入獅隧。

當時沙田至九龍塘巴士線,並未有服務大圍,而81M也僅行走新田圍一個屋村。為擴大服務範圍,81M乃於1986年8月29日改經車公廟路、紅梅谷路入獅隧,而非獅隧公路。另外70M也於1987年8月9日改稱80M。隨著1988年獅隧出入口旁顯徑村入伙,九巴於1988年9月25日再多開新線88M(顯徑←→九龍塘地鐵站);又配合位於大老山隧道出入口之廣源村落成,82M於1990年2月5日延長至廣源村。

於八十年代末,70M更換編號為80M後,乃轉用了利蘭奧林比安9.5米。(圖片由Geoff Stainthorpe提供)

於是來往沙田和九龍塘之巴士線共四條──80M、81M、82M、88M,皆接駁地鐵。

儘管本身來往沙田至九龍塘已有東鐵,四線主要是覆蓋一些東鐵之「盲點」。比如,80M是接駁穗禾苑至對外,81M、82M是服務城河東,88M則是針對顯徑。早在空調巴士開始引進時,80M、82M已分別於1992年8月24日和1993年9月27日,加入空調巴士行走,其中80M更加於2001年9月16日改為全空調。而81M、88M,則於1997年1月16日派出空調巴士。

由於穗禾苑的總站狹小,80M基本上僅使用短車,比如空調巴士,長期都是丹尼士9.9米。(圖片由York Wang提供)

48X(48、48A)、49X、46X、47X

沙田在地理上不但接近九龍,也接近荃灣。在七十年代沙田開始發展時,九巴就已有計劃,開辦巴士線,來往沙田至荃灣。

1979年6月25日九巴開辦48(沙田墟←→荃灣碼頭),沙田總站位處今日沙田廣場,取道:

沙田繞道、大埔公路金山段、龍翔道、呈祥道、葵涌道、青山公路荃灣段、大河道

沙田繞道於1980年6月8日拆除,所有沙田巴士線都改由沙田鄉事會路進出,但48卻改為繞經火炭路、源禾路才回到沙田墟。三年後城河東的沙角、博康二村入伙,48乃於1983年4月17日來了大改動,把總站搬到禾輋,過沙燕橋入沙角村,然後才取道大埔道往荃灣

1982年沙田墟總站48之車坑,用車全是勝利二型。當時勝利二型才服役不久。(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不久大圍也發展完成,1984年8月5日九巴開辦48A(荃灣碼頭←→秦石),行走:

車公廟路、田心街、紅梅谷路、美田路、大埔公路金山段、龍翔道、呈祥道、葵涌道、青山公路荃灣段、大河道

由於沙田人口大增,48、48A客量皆於此時增多。1986年1月5日九巴派出新購利蘭奧林比安12米 (3BL) 行走48,當時大埔公路路面,並不許12米巴士行走,故同一時間48改經獅隧。而沒改道之48A,也有新款巴士行走,主要是利蘭奧林比安9.5米 (BL) 。

早年由沙田出荃灣並無直接路徑,要先經獅隧入龍翔道才行。於是乃有城門隧道與建,於1990年4月20日通車。通車當日48本可直接改經城隧,可是城隧的荃灣出入口設在梨木樹,位處在荃灣與葵涌交界,故此48便在城隧通車當日分拆成兩條路線:48X(荃灣碼頭←→禾輋)、47X(葵盛←→禾輋)而48A則分拆成45X(荃灣碼頭←→秦石)、46X(荔景北←→秦石)

48早在1986年就已採用巨型巴士掛帥;至城門隧道通車轉作48X,48X仍有不少巨型巴士服役。圖為1991年48X在禾輋村的總站。(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大體兩組線除分開行走荃灣、葵涌外,沙田一段路與48、48A分野不大:47X、48X仍依照48路線行走,而45X、46X則按著48A路線。如此路線網顯然重疊。至1991年5月26日九巴在城隧設立轉車站後,四條城隧線乃再重組:取消45X;47X搬往秦石村;46X總站遷往顯徑;48X延長至荃灣西約;開辦49X(廣源←→青衣碼頭),針對第一城那邊

後期城隧路線(只包括來往沙田的一批)
編號起訖點路線
46X顯徑←→美孚車公廟路、田心街、紅梅谷路、美田路、城隧、葵涌道、荔景山路
47X秦石←→葵盛東車公廟路、大涌橋路、沙角街、沙田圍路、沙田市中心、沙田鄉事會路、城隧、葵涌道、葵富路、興芳路
48X禾輋←→灣景花園源禾路、沙田市中心、沙田鄉事會路、城隧、和宜合道、青山公路荃灣段
49X廣源←→青衣碼頭沙田圍路、銀城街、小瀝源路、大涌橋路、沙燕橋、沙田市中心、沙田鄉事會路、城隧、象鼻山路、大河道、楊屋道、青衣北橋

因城隧位處梨木樹,荃灣葵涌之交界,48在改道時,要從中分拆出47X,以服務來往葵涌之乘客。故47X原來總站是禾輋。至1991年城隧轉車站啟用,因應重組需要,47X乃改往秦石。(圖片由York Wang提供)

終1990年代,46X、47X、48X、49X,皆是採用三軸巴士行走,其中部分還是三車門大巴。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較後期購置之11米,如非空調之富豪奧林比安11米 (S#V) 。其時空調巴士已陸續普及,然城門隧道因設轉車站,空調巴士與非空調巴士間,較難相互轉乘,要待至2000年,才有空調巴士行走,且是全空調化46X、47X、48X、49X。

最先全空調者為48X,於2000年10月29日開始;其後為46X,日期為2001年2月25日;而49X、47X,則分別於2001年5月6日、2001年6月10日才全空調化。

在引進空調巴士時,因轉乘制度限制,空調巴士與非空調較難相互轉乘。要等到空調巴士數目日多,城隧巴士線,才於2000-01年間引入空調服務,且是全空調化。其中47X,是於2001年6月10日落實。(圖片由York Wang提供)

2000年代行走48X之空調巴士,為11米版奧林比安。48X是於2000年10月29日轉為全空調。(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80X、82X、83X、89X

就在城門隧道通車時,另一邊則有大老山隧道之興建,於1991年6月27日通車。因大老山隧道連接沙田至東九龍,九巴在大老山隧道通車時,就對來往沙田至東九龍之路線,進行重組。其中89A要分拆出多條路線,為80X、83X、89X。同時又開辦82X,於黃大仙接駁地鐵。

大老山隧道路線
編號起訖點路線開辦日期
80X秦石←→觀塘碼頭車公廟路、大涌橋路、沙角街、沙田圍路、大老山隧道、觀塘道、開源道1991年6月29日
82X廣源←→黃大仙廣源、大老山隧道、彩虹道1991年6月29日
83X廣源←→觀塘碼頭廣源、大老山隧道、觀塘道、開源道1991年6月29日
84M富安花園←→樂富亞公角街、大涌橋路、小瀝源路、銀城街、沙田圍路、大老山隧道、龍翔道1987年11月1日
89X沙田火車站←→觀塘月華街源禾路、翠榕橋、大涌橋路、小瀝源路、銀城街、沙田圍路、大老山隧道、觀塘道、月華街1991年6月29日
284X濱景花園←→黃大仙大涌橋路、小瀝源路、銀城街、沙田圍路、大老山隧道、彩虹道1989年8月12日

註:
1. 84M在1987年開辦時,是取道大涌橋路、獅隧往返;1991年6月27日改經大老山隧道。
2. 284X開辦時稱84X,取道小瀝源路、銀城街、沙田圍路、沙田路、獅隧往返;1991年6月27日改經大老山隧道;1992年9月7日改稱284X。

在大老山隧道通車時,89A被分拆出幾條線,其中一條為80X,針對大圍、沙角。(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由於大老山隧道市區出口位處東九龍,作改動之巴士線,主要還是來往東九龍。然而大老山隧道沙田出入口,是位處廣源村附近,位置較偏,沙田有些區域,取道大老山隧道,會沒那麼順路,比如80。而這些路線,也因此沒有改經,仍走獅子山隧道。也即是說,九巴並非是向每一條來往東九龍之沙田路線下手。

而事實上並非每一條大老山巴士線,是稱得上成功──可圈可點者也僅89X。89X起先還只經源禾路,至1991年9月16日才改經沙田圍一段大涌橋路。而其他路線則各有其問題。如80X總站設於大圍,離隧道入口遠,行走路線也不方便;83X總站太接近大老山隧道出入口,客源不足,一直只走繁忙時間;而82X路線則與284X類同,有重疊之嫌,至1993年6月20日82X、284X合併成新82X(濱景花園←→黃大仙),情形才稍為好些

89X是1991年大老山隧道通車時,從89A分拆出之路線之一,最先是經城門河以西的禾輋,不久改經城河東,不再經禾輋。(圖片由[Boris Bus Image]提供)

由於大老山隧道較長,空氣較濁,為使乘客舒適,早於1998年前,各大老山隧道巴士線,已全線空調化。

早於1998年6月8日,89X已改為全空調服務。而轉作全空調後的89X,用車整體較多樣,由11米到12米以至低地台都有。(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由於從大圍乘車往觀塘,經大老山隧道會較繞,80X客量,一直都是一般。但考慮隧道空氣較濁,早於1998年9月20日,80X已全線全調化。(圖片由York Wang提供)


回到《瀝源刀馬》

作於2004年,2011年修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