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0年代,巴士未實行專營權制度,未入主港島的中巴,乃於當時開辦巴士線連接新界鄉郊。這包括15(元朗←→錦田)、16(粉嶺←→大埔)、17(元朗←→上水)、18(粉嶺←→沙頭角)。這些路線都在1933年由九巴接手。
二次大戰時受戰亂影響,四條線全數停駛。重光後因資源短缺,九巴在「限米煮飯」下,先於1946年10月開辦4號線(元朗←→沙頭角),先由元朗入上水,再由上水至沙頭角。直至車隊開始充裕,1947年九巴把4號線分拆出18(粉嶺←→沙頭角)和20(元朗←→文錦渡),前者即戰前之18,後者則代替戰前之17;1952年8月九巴也讓17恢復行走,惟15、16則未有恢復。
1955年沙頭角巴士總站,圖中有行走18之巴士。當時沙頭角居民都是從事耕作,這從圖中巴士旁有一個抬著擔的老婦人可看出。(圖片來源:《香港巴士圖鑑──古老篇》) |
舊時香港重心在港島,新界則以鄉郊的多,頂多有墟集有市區般擁擠,且樓宇一般不高。而不少村民,習慣上都會到就近墟集,進行買賣。基於此,於五十年代,巴士線重點也就以此方面著眼。舉例在元朗,18A(元朗←→錦田)、24(元朗←→流浮山),正是連接元朗墟至元朗之鄉村;上水方面有29(上水←→打鼓嶺),連接上水兩個墟集──石湖墟、聯和墟;大埔則有25(大埔墟←→大尾督)。原本還有31(蝦坑←→石盤河,介乎來往林村至船灣),惟只開辦了兩年。
於五、六十年代,鄉郊巴士線,有兩次重要改動。其一是1955年11月1日因應粉錦公路通車,18延至元朗,由沙頭角經上水入粉錦公路到元朗。而17也於同一日延長至沙頭角。其二是1963年5月12日:是次改動更具規模,蓋當日17、18皆縮短到上水,把來往元朗至文錦渡的20取消;長途線15(文錦渡←→佐敦道碼頭)改為只連接上水至文錦渡。當日還開辦20(上水←→沙頭角)。
六七暴動時大部分路線都一度停駛,只有少數仍行走。而當中有些更在暴動後沒有恢復,15為例子。
七十年代乃新界鄉郊線全盛期。具體改動不得不提1973年7月16日九巴重組新界路線編號,蓋此日不少巴士線都更改了編號,如17改稱76,18改稱77,20改稱78,24改稱55等等。同時一些新線繼續湧現,形式大同小異,包括元朗的56(元朗←→大棠)、57(下白泥←→元朗)、58(尖鼻咀←→元朗),上水的80(沙頭角←→鹿頸)、82(上水←→打鼓嶺)、78A(聯和墟←→鹿頸)、79A(聯和墟←→坪輋,開辦了兩年),和大埔的74(大埔墟←→三門仔)、65(上村←→大埔墟)。針對鄉郊乘客攜帶大量物品之習慣,1973年九巴實行行李和貨物收費,惟兩年後(1975年),卻改由行李重量限制取代。
73A不是指現在的一條,而是73K之前身。在1983年九廣東鐵電氣化後,才改稱作73K。(圖片由John Law提供) |
其後重組有許多,如沙頭角曾於1975年和1981年間重組過多次,最後剩下78、78A兩條;而文錦渡則於1977年3月1日取消了82,改由73(上水←→大埔墟)延長至文錦渡取代,至1982年12月24日73A(上水←→文錦渡)後開辦,73才不再入文錦渡。
1983年九廣東鐵電氣化,一些鄉郊路線,要在編號加上「K」字,表示接駁東鐵。而如此安排下,65乃改稱65K、74改稱74K,75改稱75K,76改稱76K、77改稱77K、78改稱78K、78A改稱69K,79改稱79K等等。
在數十年前,鄉村巴士線開辦得如此多,或問,有否實質需求?
因鄉村人口減少,需求大減,1990年代後,鄉郊巴士線,多只用單層巴士服務。(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
答案是:當中是有地理因素在,歷史因素在,環境因素在。雖然從絕對數字看,新界人口不及市區,但也不能否定,舊時鄉村人口,確有一定數目。某些鄉村全盛時期,居民曾有逾千。其時九巴不停開辦鄉郊路線,又多次重組,進而實施行李和貨物收費,究其根源,是要針對鄉村之環境。
隨著經濟變遷,農業式微,對新界鄉郊線,可謂有致命性影響。一些鄉村人口減少,由幾千得回幾百人,甚至更少;某些則更從此荒廢。在需求減少下,鄉郊巴士線,也就日暮途窮。
自八十年代起,新界鄉郊,開始有專線小巴服務。鄉郊人口本已減少,小巴之開辦,鄉郊巴士線狀況,乃更惡劣。舉例1983年因專線小巴開辦,九巴57、58乃告取消;而沙頭角的69K,也因專線小巴,班次不斷削減,最後於1987年下馬。
其他的班次也有刪減,如65K於1988年5月23日取消返上村之回程;74K於1991年6月25日縮減到只在限定時間行走。由此可見由八十年代起,數十年間,鄉郊線之重組,已以緊縮資源,為第一要務。
鄉郊巴士線個別介紹
作於2006年,2009年修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