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西貢開發少,西貢巴士線一向不算多,發展平淡,惟亦有一段歷史,蓋因早在二次大戰後不久已有。
直至二十世紀上旬,西貢一直未有道路連接市區,對外只能取道海路。1932年,駐港英軍基於軍事需要,修建清水灣道。惟當時道路僅為軍用。二次大戰時,日軍又按自身需要,興建西貢公路,亦是軍事用途。
香港重光後,清水灣道、西貢公路皆開放予民用,九巴乃於1948年開辦兩條路線──21(九龍城←→大澳門)、22(九龍城←→西貢)。兩線皆取道清水灣道出入。時值戰後不久,九巴資源緊絀,21、22開線時,用車主要是貨車改裝的巴士。至1951年,改用全新單層巴士。
1955年11月1日,21、22延至九龍城碼頭,總站位置原先是馬頭圍道與落山道交界。至1956年7月4日九龍城碼頭總站啟用,兩線乃隨即遷往。
西貢巴士路線(1950年代) | |||
編號 | 起訖點 | 途經道路 | 備註 |
21 | 九龍城←→大澳門 | 西貢道、清水灣道 | ․大澳門即清水灣附近 ․九龍總站位於今日彩虹道和太子道交界 |
22 | 九龍城←→西貢墟 | 西貢道, 清水灣道、西貢公路 | ․九龍總站位於今日彩虹道和太子道交界 |
西貢本身是鄉郊,開埠時代已有人聚居,從事漁業、農業等等。他們一般習慣把農獲、漁獲,拿到西貢墟出售。當連接西貢墟至西貢東的大網仔路通車,九巴乃於1961年8月5日開辦28(西貢墟←→大網仔),來往今日西貢東郊野公園範圍。
六七暴動時21、22、28均曾一度停駛,而這也影響深遠。蓋因21、22在重開時,總站縮短至彩虹;而28重開後,則大體不變。
1973年7月16日九巴大規模重整新界路線,乃西貢巴士線重要改動。當日九巴安排9字頭,標示服務西貢。順理成章,21乃改稱91,22改稱92,28則改稱93。
此其時港英政府把西貢東大半土地,劃作郊野公園,並於1971年建成萬宜水庫。而在水庫建造時,還衍生出新道路網──大網仔路斬竹灣段、北潭路、西沙路、萬宜路、海下路。這對西貢巴士線而言,又是一場變動:
西貢區路線改革 | |
日期 | 重要事件 |
1978年4月3日 | 93取消,同日開辦94 、99(西貢←→泥涌),前者服務西貢東,後者則服務西沙路十四鄉。 |
1980年10月21日 | 92、94、99西貢總站,遷往西貢碼頭旁(舊總站位於今西貢花園位置)。 |
1981年8月15日 | 91總站由大澳門遷至清水灣,位置在今日清水灣停車場。 |
1982年1月3日 | 開辦假日線──93R(彩虹村←→北潭涌)、95R(北潭涌←→黃石碼頭)。 |
*1990年6月16日 | 開辦新線299(沙田市中心←→西貢),取道西沙路。 |
*1990年8月5日 | 93R、95R合併成96R(彩虹村←→黃石碼頭),途經清水灣道、西貢公路、大網仔路、北潭路。 |
1997年11月2日 | 91、92、96R九龍總站遷往鑽石山地鐵站。 |
註:
1. 西沙路連接馬鞍山和泥涌的一段於1988年啟用,九巴乃開辦299。
2. 由市區前往北潭涌以北有兩個選擇:一是乘坐92轉乘94,一是乘坐93R轉乘95R,兩者皆需要轉車。為使路線直接,1990年8月5日九巴乃把93R、95R合併成新線──96R。
圖片攝於1983年,彩虹巴士總站。彩虹村因乃清水灣道九龍入口,故西貢巴士線,大多以此作總站。圖中93R,正是行走西貢郊野公園至彩虹,乃96R前身。(圖片由John Law提供) |
無疑數十年來,西貢都未有根本性變化,尤其是西貢大半地方,被劃作郊野公園後,西貢人口,也就未大幅增多。而數十年來漁農業式微,鄉村人口日減,亦使西貢巴士線,構成一定影響。
於九十年代,西貢巴士線,主要用丹尼士喝采型行走,且一走就走到1999年,此車全線退役為止。而一開辦便全空調的299,早期更只用單層巴士服務。至1994年,短身空調巴士引進,部分被派往92行走,而299更於1996年轉用雙層。與此同時,兩軸後置引擎巴士,亦見諸於92、94、99、96R等。
直至1990年代中旬,西貢巴士線仍是用丹尼士喝采型,比如91。(圖片由Donald MacRae提供) |
隨著巴士空調化是大勢所趨,加上2000年後,兩軸巴士大量淘汰,西貢巴士線,乃陸續全空調化。由2001年9月16日起,91改為全空調服務;一年後同一天(2002年9月16日),92改為全空調;2003年5月17日,94、99全線改派低地台空調巴士行走。一天後(2003年5月18日),96R也改為全空調。
2002年92空調巴士停於西貢總站。路線上標明鑽石山地鐵站,表示其時總站已改到該處。(圖片由York Wang提供) |
作於2004年,於2006年修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