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青衣巴士線個別介紹

44、44A(43C)

青衣以前荒涼一片,並無任何道路連接,直到七十年代青衣開始發展,乃有青衣南橋通車。

1975年10月20日九巴開辦青衣第一條巴士線──44(青衣←→荔枝角),青衣總站位於現時青衣碼頭附近。當時44除途經青衣南橋,還途經荔景,如下:

青衣南橋、興芳路、葵芳、荔景山路、美荔道

兩年後青衣南橋入口之長青村落成,新線44A(長青←→大角咀碼頭)乃於1977年5月7日開辦,起先與44一樣途經青衣南橋、荔景山路。隨著青衣發展,44A率先於1977年8月2日改經葵涌道出九龍;同年12月5日,44也不再繞經荔景,而改經葵涌道,如下:

青衣南橋、興芳路、葵芳、葵涌道、美荔道

44於九龍之總站,即美孚總站。早期44純粹接駁性質,且因青衣未全面開發,用車一般都是短車,如圖中小型倫敦珍寶。(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1983年44A停泊在長青村總站。44A乃43C前身,時用丹拿珍寶、勝利二型行走。(圖片由David Little提供)

八十年代中乃青衣擴張期,最先落成者為長康村,44A乃於1985年8月25日延長至長康。同時44青衣總站一帶改建成青衣村,44也於1986年11月2日把總站搬往青衣村,九龍總站亦在同日延長至旺角火車站,路線如下:

青衣南橋、荃灣路、葵涌道、長沙灣道、彌敦道

1987年8月9日,44A改稱作43C

44A在1987年改稱作43C,後來改用三軸巴士行走。(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1989年2月11日因青衣南橋維修工程,44改經青衣北橋、長安村,43C則維持不變。然維修竣工後,44卻繼續途經青衣北橋。此改動對44影響深遠,蓋因自此44客源,乃集中於青衣北,與43C正式分家;且此時青衣新發展集中於北面,人口急增下,客量亦不斷上升。故44乃於1996年9月6日加入空調巴士,在青衣來說算是較早有空調車,但比其他地區為遲。

1996年行走44之都城嘉慕11米停泊在青衣。而其後則是新版本丹尼士巨龍11米。(圖片由Donald MacRae提供)

地鐵東涌線通車對青衣巴士線造成一定衝擊,尤以青衣北一帶為甚,故對44影響較大。至於43C儘管集中遠離地鐵之區域,但也有一定影響,加以青衣南已經越來越舊,再沒新增需求,所以直到後期,才有空調巴士行走。

因應西九龍填海,43C九龍總站於1995年5月8日遷往大角咀新填海區臨時總站;至1999年8月15日,搬往維港灣總站。(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2000年代44空調巴士正駛出旺角總站。(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41A、44B(43D、42A)

青衣直達油尖區之路線歷史不長,且皆由原有路線演變過來。

1985年8月25日九巴開辦44B(長青←→深水步碼頭),取道青衣南橋,作用是輔助44A(同日44A延至長康);1987年12月7日改稱作43D

隨著青衣北之發展,1988年9月1日九巴開辦41A(長安←→深水步碼頭),由青衣北直接入青衣北橋、荃灣路出九龍。

41A最先是僅針對青衣北,其時路線甚至是直接入青衣北橋出九龍。(圖片由Geoff Stainthorpe提供)

及後43D於1990年4月23日來一次大變革:延長為(長亨←→佐敦道碼頭),並改稱42A。是次改動乃配合長亨村入伙而作,但對青衣巴士線影響深遠,蓋因42A成為首條來往青衣至佐敦、尖沙咀之路線。而41A在隨後時間也作出演變,先在1990年5月29日改經青衣南橋和青衣村;及後41A還在1995年11月5日延至尖沙咀東,同時加入空調巴士。結果,41A乃變成第二條來往青衣至尖沙咀之路線。

自延長路線後,因直達九龍心臟地帶,41A、42A客量大增,為分流乘客,42A乃於1991年11月14日,設單向特別班次,平日早上服務,由長亨往長沙灣工廠區;後於1992年7月27日,設另一特別班次,平日下午開出,由大角咀單向往長亨。42A及後在1996年2月15日加入空調巴士行走時,更採用12米車。

1994年行走42A之利蘭三車門大巴,正沿彌敦道走著。(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1996年有丹尼士三車門大巴行走42A。(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好景不常,自地鐵東涌線通車後,由於來往青衣至九龍客源已紛紛流向地鐵,青衣巴士需求下降,原本其他路線也可應付中途站需求,42A特別班次乃於1999年4月7日取消。而41A則因為主要集中行走青衣北面,乃地鐵覆蓋範圍,故除繁忙時間外班次已減少。

41M、42M、43、43B

儘管在地理上,青衣與荃灣,僅一灣之隔,青衣至荃灣巴士線發展,頗為崎嶇,蓋因早年青衣,未有道路直達荃灣。倘由青衣出荃灣,需取道青衣南橋,並途經葵涌。

1977年9月1日九巴開辦43(長青←→荃灣碼頭),為青衣首條巴士線來往荃灣。43路線較繞,大致取道:

青衣南橋、興芳路、葵興路、禾塘咀街、大窩口道、德士古道、沙咀道、大河道

1979年電影《手銬》裡有段拍攝於青衣南橋,剛好拍到43,時用丹拿珍寶。(電影截圖)

十年後毗鄰長青村之長康村入伙,43乃於1987年8月9日延至長康村

很長一段時間,青衣只有長青村才人口較多,然青衣發展亦正在加快。像1988年2月青衣北橋通車,使來往青衣至荃灣,自此有了捷徑,故九巴先於1988年2月15日開辦43B(長青←→荃灣碼頭),由青衣南經青衣北橋直入荃灣,不經葵涌。同日起尚有41M(青衣村←→荃灣地鐵站)之開辦,一樣經青衣北橋直入荃灣。

由於來往青衣至荃灣,不再需經青衣南橋,43乃變得繞路,再無乘客坐43來往青衣和荃灣。

兩年後青衣西部長亨村落成,九巴於1990年2月5日開辦42M(長宏←→荃灣地鐵站),取道青衣北橋;同年11月10日再開辦一條全空調路線243M(美景花園←→荃灣地鐵站),路線與43B差不多,惟用單層巴士。

42M開辦時總站原本稱作「青欣」,後來總站興建長宏村,才改名作長宏。另外42M本是稱42B,就於1991年1月13日,被改為42M。(圖片由[Boris Bus Image]提供)

時空調巴士引入,42M、41M分別在1990年9月22日和11月25日派出空調巴士。因青衣本身不少乘客愛乘空調巴士,於是一開辦已是全空調之243M,自1994年起,加入雙層空調巴士。

1999年正值地鐵東涌線通車,41M正途經此地。(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不過「風水輪流轉」,隨著空調巴士越來越普及,到2004年10月2日,43、43B皆加入空調巴士行走,同日41M、42M也全空調化。因其他路線空調車增多,243M所謂「超高需求」,已經打回原形。

自青衣北橋通車後,因來往荃灣至青衣已不需經葵涌,故43,亦不再針對到荃灣之青衣居民。圖為43用上丹尼士巨龍11米。終1990年代,43都是用此車型行走。(圖片來源:Uwants討論區)

43要到2004年才加入空調巴士行走,一般是丹尼士巨龍11米,很少例外。(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最早期43B是用丹拿珍寶服務,後來客量多,加以隧巴線空調化,騰出來的三車門大巴,一部分被派到43B行走。(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43A、43M、44M

葵涌與青衣之關係相當特殊,蓋因在行政上,被劃為同一區(葵青區);而在地理上,兩區又相當近,尤其是早年,進出青衣者僅青衣南橋,而青衣南橋對岸,正正是葵涌。

早期連接青衣至葵涌之巴士線,只有43,蓋其途經葵涌。而當時青衣僅長青才多人居住,自然「無有怕」。

而正式連接青衣至葵涌者,當屬43M(長青←→葵興地鐵站),於1982年5月17日開辦,主要是配合地鐵荃灣線通車,純粹接駁地鐵。43M原本只走繁忙時間,至1984年7月1日,43M縮短至葵芳地鐵站,並改為每天全日服務。

1983年停泊於長青村總站之43M。43M路線與今天雷同,只是當年直達葵興。(圖片由David Little提供)

及後青衣發展步伐加快,巴士線需求膨脹,其中包括往葵涌者。

1985年8月25日九巴開辦43A(長康←→葵涌),以循環線形式,行走平日繁忙時間、假日日間;同年11月24日,43M改為循環線,總站設於葵芳,並繞經長康。及後青衣村正在興建,1986年11月2日乃有新線44M(青衣村←→葵興地鐵站)

隨著青衣西、青衣北也有公屋落成,先有43A於1987年6月29日延至石梨,把服務範圍擴大;後有1987年12月20日,44M延長至長安村;而到1988年11月28日,43A更延長至長亨村,並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

行走43A之勝利二型,正於青衣停站。(本網外購圖片)

自此來往青衣至葵涌之巴士線,乃有完整分工──青衣北有44M,青衣西有43A,而青衣南則有43M。

此三線服務範圍不同,但因地緣因素,大量青衣居民在葵涌上班、上學、購物,來往葵涌至青衣,需求自當龐大。故早在1992年6月1日,43M已率先加入空調巴士行走;1996年2月15日有43A加入空調巴士;1996年2月26日44M也有空調巴士掛帥。

2001年利蘭奧林比安11米行走43M。由於路程較短,尤其縮短至葵芳後,43M多數使用較舊巴士行走。(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早於1996年起,43A已加入空調巴士行走。(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41、42、42C

青衣路線之發展,一直都是針對往返西九龍,或荃灣、葵涌為主,東九龍路線儘管不多,但很早就已有。

1979年2月26日有42(長青←→順利)投入服務。其時呈祥道已貫通,然42卻採用40之行車路線,即途經:

青衣南橋、興芳路、葵福路、荔景山路、美荔道、荔枝角道、界限街(太子道西)、太子道東、觀塘道、協和街

後來42於1980年1月27日改為不經觀塘,而取道新清水灣道。

八十年代中青衣大力發展,惟42只到長青一隅,未有伸延到青衣其他區域。一直到1987年4月14日,九巴開辦41(青衣村←→九龍城碼頭),此局面乃告打破。41是來往青衣至土瓜灣,途經青衣南橋、葵涌道、長沙灣道、旺角、何文田和紅磡。及後青衣南橋進行維修,41總站臨時設在長青村,改經青衣北橋。然維修完成後,卻沒更正回原有路線。

而正式連接青衣和觀塘之路線,乃於1991年1月6日開辦之42C(長亨←→藍田地鐵站),路線途經:

青衣北橋、德士古道、青山公路荃灣段、青山公路葵涌段、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

一向以來42C路線變化不大,惟因服務範圍廣,客量一樣不俗。故此42、42C便一早有12米三軸大巴行走,不論是空調車或「熱狗」,皆如是。

早期來往青衣至東九龍已有42,但真正直達觀塘者,乃較後期開辦之42C。(圖片由[Boris Bus Image]提供)

貴為青衣首條路線到東九龍,42乘客多非來往青衣至東九龍。然早於八十年代,已有三車門大巴行走。(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至於41情形則可憐些,蓋因41僅到紅磡、土瓜灣,而紅磡、土瓜灣以住宅為主,工商業區域少,41需求自然只限中途客,難以支持頻密班次。41長期都只用勝利二型擔綱,一直到1997年後才用三軸車,空調車更要到2004年6月20日才加入。

248M、249M

很長一段時間,青衣是沒地鐵連接。倘要乘,通常要過到到荃灣、葵涌轉車。而一般來往青衣至荃灣、荃涌之諸線,是有接駁地鐵功能,如41M、42M、43M、44M。

直到新機場工程展開,在整個計劃中,已包括一條地鐵線連接機場至中環,中途經青衣。而此線也即是日後東涌線。至於通車時間,則為1998年中。

於東涌線通車時,九巴乃於1998年6月22日開辦兩條地鐵接駁線:248M(長宏←→青衣機鐵站)、249M(青衣機鐵站←→美景花園)。前者是來往長亨,後者則前往長青一帶。

用以接駁地鐵東涌線站之249M,停泊在青衣站。(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大抵兩線是方便青衣居民到青衣站接駁地鐵,故兩線一開線都沒什麼繞路。起先二線用車僅為單層,客量不算標青。然因地鐵青衣站上蓋乃盈翠半島,附設大型商場──青衣城,而青衣居民閒時,都會到此商場購物,故248M、249M客量,亦慢慢上升,進而轉用雙層巴士。

回到《青衣劍客》

作於2004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