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澳乃是港島以至整個香港之天涯海角,蓋因石澳乃港島東面盡頭,由西至東一達石澳,已是大海一望無盡,直達太平洋。石澳長期以來都是一個寧靜郊區,儘管香港島自開埠以來長年城市化,偏石澳不但未嘗大發展,反而成為一個假日燒烤和游泳之好地方。
早於開埠不久港英政府即告修成一條香島道,而此香島道範圍包括柴灣道、大潭道、赤柱峽道、淺水灣道、黃竹坑道、石排灣道(這些道路名稱要到1961年才正名)。而連接石澳至對外之石澳道,則紀錄顯示是1924年通車:其中最南端一段彎位,是曾呈急U形(此彎位要到1997年才被拉直)。
按9號線早於1951年4月16日已由中巴開辦。惟按其實,二次大戰前是曾有一條巴士線是來往大浪灣(石澳隔鄰),由香港上海大酒店經營,途經石澳。惜當1933年6月11日地區專利生效時,中巴未有接手。故而9號線開辦,標誌著中巴網絡正式深入這個天涯海角。
早期9號線只在每日兩邊各開出四班車,分別為早上兩班,中午、黃昏各一班。惟9號線甫一開辦反應奇佳,尤以假日為甚。於是中巴把假日服務時間修改,由早上十一時至晚上七時,每一小時一班,平日班次不變。
兩年後9號線平日也提升至全日服務,但只限下午到晚間。直到1968年中巴再作修改,改為每天全日服務,加密班次至半小時一班。
七十年代郊遊開始成為風氣,而石澳乃郊遊點之一,使一到週末假日,必有不少人前來石澳。有見及此,9號線早在1970年6月26日,已採用雙層巴士行走。而有需要之時,亦會盡量臨時增派巴士服務。
於1974年10月7日,中巴開辦一條豪華巴士線90(石澳←→中環),於平日上午開往中環及下午返回石澳。惟開辦僅一星期,便因客量太少而取消,主因是90並不是在客量最多的假日行走。
本身石澳乃一個海灘,遊人中以泳客佔很大比例。針對此點,中巴於1976年7月18日開辦9A(石澳←→西灣河碼頭),行走每年5-9月假日,疏導9號線客量。此路線一直開辦至1984年,及後再沒派車行走。
附圖乃石澳巴士總站,圖中可見中巴9號線正在埋站落客。隔鄰還有一間平房,據聞屬中巴擁有,今已空置。(圖片由Paul Harvey提供) |
長期以來連接石澳對外,主要是石澳道、大潭道。而此兩條路,皆以狹窄多彎見稱,很多時候即使只是私家車,迎頭相遇,都往往需要讓路。故而9號線即使採用雙層巴士,也只能以短身巴士擔綱。早年9號線都是以佳牌阿拉伯巴士擔正大旗,八十年代便改用勝利二型 (LV) 。
9號線一向以來都是相安無事,儘管中巴在及後日子,服務水平每況愈下,但每當中巴巴士線被削予城巴,9號線都總是倖免於難。而且在空調巴士日趨普及時,9號線也於1996年6月9日派出空調巴士行走。由於石澳道、大潭道路面限制,用車也不過是單層巴士而已。
在中巴專營權晚期,曾於1997年6月22日開辦一條旅遊路線309(石澳←→中環)。這線大致是早年90的翻版,但只行走假日,以減輕9號線在假日的負荷。
至1990年代,9號線一直是使用勝利二型行走,主要是顧及石澳道陡峭之路面。(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
中巴專營權於1998年9月1日結束,9、309皆改由新巴接辦。接辦早期為求一切穩定,新巴仍繼續採用勝利二型和單層巴士行走9號線。而當時新巴買進之新車中,沒有一款屬短車身。
但勝利二型由八十年代投入服務起,一直行走到新巴接手,已有廿年之久,再用勝利二型,實非長遠之計。此時新巴正在全空調化,針對9號線,新巴乃選購了60部10.3米長,僅4.17米高的矮身丹尼士三叉戟 (33XX) 。33XX巴士全部配都普車身,屬低地台巴士,輪椅斜版設於下車車門,與一般低地台巴士輪椅斜版設於上車門完全不同。新巴士在2000年1月21日正式加入9號線,而這也是9號線全空調化的日子。同時309也是採用這款矮身巴士服役。
新巴在接手9線初期仍是採用勝利二型行走,但隨著此車款車齡日高,於2000年後,9號線乃轉用丹尼士三叉戟 (33XX) 。(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
作於2005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