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舉具體例子,182:繁忙時間單一班車就筆者所見者是,約坐五分一人,以外時段更差也。且拿沙田出九龍之路線比,當知其尷尬:像81、89,亦是筆者所見,繁忙時間最高可載足四分三人,其餘時段尚有好些班次40人左右乘坐,不算糟也。
大埔、上水亦差不多:其中307之情形倘與72X、74X、271比,後三者,整體尚多307一半客;而978倘拿277X對照,強烈對比也。至於非繁忙時間兩線更不用說——說門可羅雀,不為過也。
而新界過海線倘舉不受影響者,似僅968——繁忙時段頂閘尚會;屯門、荃灣則尚見可坐一半人——指繁忙時間也。當然對比新界東已好得多——原則上藉屯馬線轉乘東鐵過海線,並不太麻煩也。
在筆者看來受衝擊實不可免,適應問題而已:意思是,長遠需改變經營模式,即是由過去以大車、頻密班次服務,改為固定班次,以稍短巴士行走也。應當指出像182、307、978之類,其班次實已有減少——如此一來,列出繁忙時間具體班次,讓乘客容易預算,為較合理安排也。
當然每天全日服務依舊可以繼續:重點是列出具體班次,頻密與否,沒相干也。
另筆者尚想到可引進一些大馬力巴士行走這些路線:大約車長11米,類似於舊時「老虎頭」、「坦克蘭」之類;又或者,近於城巴「大食鬼」,只是雙門版本也。不用豪華巴士形式:蓋因這些過海線主要針對上班族,不太具經濟能力也。當然能否找到合適車型引進,是另一問題也。
只有一條線可以例外,繼續用大車、維持頻繁班次——指者968也。
按新界過海線有一很大特點是針對性較強:比如在港島上班者。而一般而言,新界居民外出到九龍會比港島頻繁:過海始終予人感覺,不便也。從性質講新界過海線用車方面,毋須講求清客能力:保證有位坐大抵已夠也。
在此等構思下新界過海線亦理應須重整:如182改為982並改用西隧,經中環、灣仔到銅鑼灣——同時間取消170;307改為974,同樣轉走西隧,經中環、灣仔到銅鑼灣也。至於978則不需改線——本就途經西隧,已夠快也。具體改動內容筆者已成文有述:《新界過海線新脈絡》、《新界過海線新脈絡》。
當然此想法暫時以九巴才較可行:城巴方面則考慮到自身專服務港島,大車續用也。
![]() |
新界過海線諸如182、307、978,因應其路線性質,究其實較宜於採用大馬力巴士行走:11米,類似於舊時「老虎頭」之類也。(Gakei Lee圖片) |
![]() |
又或者近似於城巴「大食鬼」:不需要豪華巴士形式,而且雙門較佳也。(Gakei Lee圖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