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老手,九巴開辦新線通常很少失手,只有71X是例外。儘管我們從什麼角度看都是馬後炮,結論仍有參考價値。
71X的演義筆者在《南龍北嶺》有談,不再贅。對於只開辦兩年便取消,有一個重點是,落得如此結局,實質有跡可尋,決非突如其來。
其一,是71X一開辦便由上水先入大埔,才走吐露港公路,就是一大問題——其時吐露港公路已由海邊延伸好一大段直入林村,71X何以不走此路段,偏入大埔的市中心?當時70X已經改走這一段路。代替70X?兩線方向不同,代替什麼?大埔有客量嗎?從結局看已可知一二。
其二,是71X在九龍又為什麼先走旺角才入長沙灣?怕客量少而繞圈,還有快線作用乎?由上水先入大埔的市中心,才走高速公路入九龍,然後再繞行旺角,最後到深水步、長沙灣,如此定線,豈非缺陷多多?
其三,是九巴開辦71X,想必是針對來往上水至長沙灣的需求。但這麼繞,怎樣看也不像作如此定位。後來改道不經旺角,定位清晰了,但客量更壞。那麼豈不表示來往上水至長沙灣缺乏需求?難道開辦時,九巴沒深思熟慮哉?
筆者覺得71X之所以弄到如此狼狽,最主要是因為長沙灣一帶工廠區,規模相對其他地區較小,造成來往長沙灣人流沒大得驚人。這只要從整個新界東看便明白──沙田來往長沙灣有86系列,但86、86A、86B這幾條,長期只有雙位數字班次,連用車方面,直到九十年代末,仍只用勝利二型。.反而來沙田至荃灣的,不但班次單位數字,還一早便起用三車門大巴。這不是需求之反映嗎?大埔也同樣,出荃灣的73X,開辦不久已採用三軸巴士,甚至用上三車門大巴也非不合理。但來往長沙灣的,則頂多有72途經深水步才可算數 (72一開辦已如是)。
大膽講71X開辦時應該是:一來往上水至佐敦道碼頭,索性是70線特快版;二是來往上水至荃灣,早期先走獅隧和龍翔道,城隧通車時改 經。筆者是傾向後者── 客量未必很好,至少比往長沙灣為佳,一如70X開辦時也只是15分鐘一班,但後期再差班次也7分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