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新界北思考之補充

一連成文構思新界北新巴士線。或有問,何以提出讓小型公司,接辦部分路線?筆者之用意是提供一個機會予其他公司,尤其小企。始終倘只給九巴、城巴二家,不太好;與此同時市區路線能開新線有限,除非路線大重組。在有新區時自然有新空白,而新空白者,商機也。

不一定限死一家小企:或二、三家。倘日後有新公司經營不善而倒閉,則路線,再判予其他新投資者。

按其實路線大綱皆僅觸及皮毛:具體發展成如何,未能估準也。比如說「粉嶺北」,實則可指粉嶺北任何一處:甚至說打鼓嶺,亦未嘗不可也。況且有指未來北環線會伸延至粉嶺北,如此一來,未必需太多路線也。

總言之不管日後發展面貌如何,筆者之想法,倒尚具參考價值也。

之不過對於新界北之未來,在筆者看來,毋須太大期望:以啟德機場作例,搬遷以來,空地尚有大片,且開發進度頗慢。市區地既如此,則遑論新界北:始終尚有不少人嫌偏遠也。

主因眾所周知,政府行政效率缺乏:涉及如斯大之工程,能有小改,已是萬幸。何況涉及收地,必踩及地區人士利益:比如賠償金額,即是問題。當一鬧到打官司,拖個十年八載,有何奇也?這是可預見之情況:尚有更多不可估者,未必不會發生也。

個人認為正如之前說過,於新界北發展一些批發市場,最為簡單,阻力小,且能立竿見影:比如上水、粉嶺、元朗有些貨倉用地、工貿大廈,隨便收購幾幢加以改建,即可也。涉及之成本對於政府而言,不大,且能促進地區經濟:以新界北毗鄰深圳之本質,理應兩地貿易。況且讓當區居民就業,亦相應直接:專賣市集入行門檻不嚴,且總涉及人手也。

如無意外,現在施政報告提出之那些願景,流於說說而已:一落實時,大打折扣,分分鐘,與願景背道而馳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