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將軍澳巴士線個別介紹

90 彩虹←→調景嶺

調景嶺乃將軍澳一部份,本屬荒山野嶺。四十年代國共內戰,部份國民黨士兵移居香港,起先在港島摩星嶺山頭搭屋居住。至1950年清明節,摩星嶺發生暴亂,港英政府為此,於同年6月25日,把此等居民為數七千,送到當時人煙稀少之調景嶺定居。乃因此,調景嶺形成一村落。

其時往返調景嶺,主要靠渡輪,汽車通道則要到1956年才有,即今寶琳路。

調景嶺第一條巴士線乃30(九龍城碼頭←→調景嶺),於1962年1月1日開辦,路線如下:

馬頭涌道,太子道東,清水灣道,安達臣道,寶琳道

30本是直達九龍城,到1967年2月20日,乃縮短至彩虹。其後六七暴動,30曾一度停駛,同時還要等到1971年12月20日才重開,乃暴動後最遲重開一條。

30於1973年7月16日九巴路線編號重組中,改稱90,新線90,與之前30一樣,仍取道清水灣道、安達臣道、寶琳路。其中安達臣道、寶琳路一段,不設分站,乘客上、下車時,可於任何一處「埋站」,在當時郊區線中,甚為常見。然而90途經之安達臣道,路面過於崎嶇,甚至闊度不足,於七十年代,九巴派出短身亞比安單層巴士,行走90。然因路面太差,行走90之亞比安巴士,於八十年代,已損耗嚴重;加上90沿線,除調景嶺外,基本上沒居民,客源甚窄,90對九巴而言,誠不好經營也。

來往調景嶺之90,由開辦到取消,一直用短身巴士,蓋因其途經路面,長期狀況惡劣。圖片攝於1983年,90亞比安短身巴士,停於彩虹總站。(圖片由John Law提供)

1980年代中旬,淘汰亞比安巴士工作,正如火如荼,然為配合安達臣道路面,1987年9月19日,九巴派出豐田廿四座小巴行走90,以代替亞比安。同時九巴又於1989年6月20日,開辦經順利、秀茂坪之290,起訖點與90一樣,只是不經安達臣道。

在將軍澳正式發展時,按規劃,調景嶺是會清拆,以另作發展。而當調景嶺於1995年4月正式清拆時,由於已再沒人居住,1996年10月13日乃率先有290取消;同年10月20日,九巴取消90

91M 坑口←→鑽石山地鐵站

與調景嶺一樣,坑口也是在將軍澳開發前已存在,其時乃漁村一個,住一些漁民,且面向海灣──時未填海。因鄰近清水灣道,當時來往坑口者,可步出清水灣道乘91。九巴乃於1976年4月1日開辦分支91A(坑口←→黃大仙),坑口總站位處坑口鄉事委員會旁。其路線如下:

坑口道,清水灣道,龍翔道,斧山道,彩虹道

至地鐵觀塘線通車,91A乃先於1979年12月16日,縮短至鑽石山地鐵站,改稱91M;後又於1983年11月3日,再縮短至彩虹地鐵站,總站在坪石村

時坑口僅小漁村一個,人口本不多,故91M並沒什麼客量。而即使將軍澳在隨後時間開發,91M也未有修改路線配合,頂多於1990年5月25日,坑口總站搬往坑口北。以坑口為例,就有98系列。就當時形勢看,91M誠可有可無矣。

然則91M於九十年代遇上救命稻草──1992年科技大學開課,因位處清水灣,91M乃於1992年3月27日,在繁忙時間單向繞經。自此91M客量開始提升,於是又於1994年9月5日改為全日繞經。此後91M越做越旺,最終在1996年4月16日增派空調巴士,更於1999年8月30日全空調化。

91M乃取道清水灣道往來,然有一段長時間都只到坑口,未入將軍澳,致使有將軍澳居民,竟不知有91M,遑論乘坐。(圖片由Donald Macrae提供)

惟則91M在將軍澳只到坑口,故有將軍澳居民,竟不知有91M,而在地鐵將軍澳線通車後,91M亦未受影響。到2004年6月19日,91M更延至寶琳村,擴大服務範圍。由一條可有可無的路線,竟能成功翻身,真不可不謂「時也,命也」。

93A 寶琳←→觀塘碼頭

以前將軍澳已有90、91M往來,但皆僅鄉郊線。真正配合將軍澳發展而開辦之巴士線,則是93A。

93A是於1987年9月7日投入服務,專門服務將軍澳第一個公屋──寶琳村,路線途經:

協和街,秀茂坪道,寶琳路,寶琳北路

開辦時寶琳村各座大廈還沒入伙,只有屋村之學校才率先開學,故甫開辦93A只走平日上、下課時間。到寶琳村正式入伙,93A乃先於1988年2月22日擴展至每天日間服務,再於同年4月1日延長服務時間至午夜。

時將軍澳尚處開發早期,不但人口不多,連將軍澳隧道亦未建好,93A乃取道寶琳路往返。然儘管將軍澳隧道於1990年通車,93A未有改經。由於地鐵未貫通至將軍澳,93A於是在1991年2月1日設有特別班次,晨早開出,由寶琳單向往觀塘地鐵站,取道將軍澳隧道

將軍澳新市鎮第一條線93A,用車整體較多樣,如圖中就有利蘭奧林比安9.5米、丹尼士巨龍11米、都城嘉慕11米。(圖片由[Boris Bus Image]提供)

然到2002年8月將軍澳地鐵線通車,將軍澳居民已可在區內乘地鐵。於是93A特別班次,也於2002年9月16日取消。話雖如此,觀塘和將軍澳,終僅一山之隔,在地緣因素下,將軍澳居民不時常去觀塘,故93A尚有一定客量。

必需一提,93A是九巴踏入廿一世紀少數沒空調之路線,但隨著空調巴士大為普及,93A最終還是於2005年7月28日,派出空調巴士行走。

93K 寶琳←→旺角火車站

在寶琳村落成後,首條巴士線93A已率先於1987年開辦,但自寶琳入伙後,人口增加,始終不能僅靠93A接駁地鐵,便可連接對外。

93K是於1988年5月27日投入服務,路線途經:

寶琳北路,寶琳路,秀茂坪路,協和街,觀塘道,太子道東,馬頭涌道,漆咸道北,加士居道,彌敦道

開線時將軍澳人口不多,93K路線相當迂迴,乃先取道寶琳道入秀茂坪,然後下山到觀塘經太子道東、土瓜灣、紅磡才入旺角,反之亦然。這不但在今天,就算那時來看也覺繞,特別是93K途經的多是塞車黑點,如加士居道,故嚴重者,可以用2小時走畢全程。即使及後93K配合將軍澳道通車而於1990年9月3日改經,始終杯水車薪而已。

名義上93K是來往將軍澳至旺角,但因路線迂迴,全程可用兩小時出入,因此很少乘客坐足全程。(圖片由[中華巴士紀念館]提供)

因之基本上一直無人會坐93K由將軍澳到旺角,但由於93K途經土瓜灣、紅磡,來往將軍澳至此兩區,乃93K主要客源。可是由於93K始終都沒途經一些快速路段,當專線小巴公司在1997年7月1日開辦新線105(將軍澳←→土瓜灣)後,由於105途經觀塘繞道和機場隧道往來,93K來往將軍澳至土瓜灣的客源便大量流失。

話雖如此,93K客量仍然不算差,仍會有將軍澳居民乘93K來往九龍。93K乃於1992年10月6日加入空調巴士,是將軍澳最早有空調巴士行走的路線之一。

93K早期使用的空調巴士,主要都是11米版本。(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93M 寶琳←→藍田地鐵站

相信今日將軍澳居民乘地鐵,該不會不方便,從居所步行便可。但未有地鐵前,從將軍澳乘地鐵,是要到觀塘各地鐵站才坐到。原先將軍澳居民最近都要到觀塘地鐵站,但當地鐵東隧支線通車,藍田站於1989年8月6日啟用後,接駁地鐵到將軍澳,乃有另一選擇。

配合地鐵藍田站啟用,1989年8月9日,九巴開辦93M,取道寶琳路進出。其具體路線如下:

寶琳北路,寶琳路,將軍澳道,鯉魚門道,藍田站,藍田,寶琳路,寶琳北路

開辦時93M只走平日繁忙時間,到1990年1月15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

然而藍田只是純住宅區,是無班可上,除接駁地鐵,將軍澳居民是無到藍田之需要,且將軍澳居民,一向習慣到觀塘地鐵站轉乘地鐵。而後來翠林村有專線小巴17,用將軍澳隧道直接往藍田地鐵站,也對93M,造成負面影響。

在地鐵未深入將軍澳前,像93M此類路線,是扮演接駁地鐵之功能。(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本身93M作用是接駁地鐵,故地鐵將軍澳線通車,可謂是廢了93M武功,加上及後專線小巴17為避開地鐵競爭,改經寶琳路進出藍田,結果在完全與93M重疊下,把93M客量進一步拖低。93M乃於2002年10月9日,改為只走平日繁忙時間;到2002年10月28日,更改為每日只走三班車,淪為晨早巴士線。

95 翠林←→佐敦道碼頭

跟寶琳一樣,翠林也是將軍澳最早期公屋區之一,亦是將軍澳最接近九龍之公屋。周邊尚有康盛花園。

翠林是在1988年入伙,九巴於是在1989年1月10日開辦95K(翠林←→旺角火車站),路線途經:

寶琳路,秀茂坪路,順利村,新清水灣道,彩虹道,太子道東,亞皆老街

95K起訖點與93K差不多,但有些特別:95K是先經順利村、新蒲崗到旺角,不像93K般,先經土瓜灣才到旺角。後來九巴於1990年4月1日,把95K延長至佐敦道碼頭,由於不再前往火車站,路線乃改稱95

95名義上是服務將軍澳,但在將軍澳卻只到翠林,未深入寶琳等各屋苑,故同時亦特意繞經九龍各區,吸納多些客源。由於開線時將軍澳隧道尚未建好,95是取道寶琳路,但即使1990年11月將軍澳隧道通車,95並未有改經將軍澳隧道,並且拉直。故當後期有一些更直接路線開辦,95迂迴本質,乃暴露無遺。

95與93K一樣都是路線迂迴,因之坐足全程之乘客,並不很多。(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不過95客量本身也相當不俗,即使地鐵將軍澳線通車,都未受大影響,故95用車大多是三軸巴士,比如都城嘉慕11米;1997年更派出空調巴士行走。

95M 翠林←→觀塘(雅麗道)

在95開辦之前,翠林是先有一條線連接觀塘,情形與寶林一樣。

1988年8月26日九巴開辦95A(翠林←→觀塘雅麗道),路線途經:

寶琳路,秀茂坪路,協和街,觀塘裕民坊,牛頭角道

「觀塘雅麗道」此一名稱可謂令人陌生,惟此總站實指牛頭角地鐵站。早在地鐵通車前,總站已有。因其時未有地鐵,故乃用所在地──雅麗道作總站名稱。只是即使地鐵通車,此總站仍稱作雅麗道。

開線時翠林巴士總站未完工,95A總站設在觀塘,以循環形式,由觀塘入翠林,然後又出回觀塘。至翠林巴士總站啟用,95A乃於1989年3月19日改為兩邊總站,惟路線不變。早在取消循環運作前,95A已在1989年2月26日改稱95M,表示其接駁地鐵。

95M儘管與95一樣,在將軍澳只到翠林,未有深入像寶琳等區域,且路段與93A重疊,但倒有一定客量,只是不及93A。由於95M在將軍澳只服務翠林,在地鐵將軍澳線通車後,95M客量影響並不太大,只是減少了班次。

95M路線設計是依照93A,因此一樣道寶琳路。圖為95M空調巴士行走寶琳路之斜路。(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必需一提的是,95M是九巴踏入廿一世紀少數沒有空調巴士的路線,但隨著巴士空調化是大勢所趨,95M最終還是於2005年7月2日派出空調巴士行走。

98A 坑口北←→觀塘(裕民坊)

將軍澳最早開發者,乃寶琳和翠林,而繼兩者後,將軍澳第二期發展落在坑口,並於1990年開始成型。

配合此一轉變,九巴乃於1990年7月26日開辦98A(坑口←→觀塘裕民坊),方便乘客到觀塘接駁地鐵。當時98A是雙向運作,觀塘總站設於裕民坊,路線則經:

寶寧路,寶琳北路,寶琳路,將軍澳道

由於98A本身是伸展至坑口,故其收費是比93A、95M稍高。然因98A是取道將軍澳道行走,車程比繞經秀茂坪的93A、95M快,客量乃不斷增加,繁忙時間經常大排長龍。98A的客源除了是往觀塘的將軍澳居民外,更有部份是來往翠林、寶琳和坑口之間。而到了1993年4月7日,98A更有空調巴士掛帥。

98A是連接觀塘至坑口之間,用車也與93A一樣繁雜,如其中的是丹尼士巨龍11米,但配新設計車身。(圖片由[Boris Bus Image]提供)

當時98A主力服務接駁地鐵的人流,由於特多,98A便於1991年2月1日增設坑口往觀塘地鐵站的特別班次,途經將軍澳隧道。最初這個特別班次只在早上行走,及至1995年11月27日下午繁忙時間也有回程。98A特別班次的客量亦跟常規班次一樣多,幾乎班班頂閘,相當厲害。由2001年3月25日起,98A便延長至牛頭角地鐵站並改為循環線,據悉這是配合裕民坊巴士總站重建而作的安排,但直至收筆前一刻,舊有的觀塘總站仍未重建。

98A坑口總站,空調巴士正從總站開出。(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地鐵將軍澳線通車對98A都有一定影響,這是因為98A已失去接駁地鐵功能,尤以繁忙時間特別班次為甚。所以98A的特別班次便於2002年9月16日先取消早上服務,同年10月28日下午服務亦取消。不過常規班次的98A仍然客量高企,只是客源已變成以直接到觀塘的將軍澳居民為主。

98C 坑口北←→美孚

98C是於1993年10月7日投入服務,為93、95、98系列路線中,最遲開辦者。98C是一條不折不扣的特快線,途經:

寶寧路、寶琳北路、寶琳路、將軍澳道、觀塘繞道、太子道東、亞皆老街、彌敦道(回程彌敦道、旺角道、洗衣街、亞皆老街)、長沙灣道

98C本質是連接將軍澳至長沙灣,而事實上,當年曾有人建議開辦路線,來往長沙灣至將軍澳。而與此同時,不少將軍澳居民反映93K、95路線迂迴。故98C出現,正好解決了兩個問題──93K、95路線迂迴,和沒有巴士線來往長沙灣至將軍澳。

原先98C只行走繁忙時間,隨著坑口居民增多,到1996年11月7日,乃改為每天全日服務,派出12米三車門大巴疏導乘客;至於空調巴士,則早在1996年1月16日已派出來行走98C。

在93、95、98路線系列中,以98C最遲才開辦。而不止此也,還是遲至1996年,才提升為每日全日服務。(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一般98C客源都是來往旺角至將軍澳。這是因為在眾多將軍澳路線中,以98C最能快速來往旺角。而在將軍澳,客源亦相當特別:儘管是到坑口,但不少寶琳、翠林居民,是需要98C出入(這是因為93K、95較迂迴)。倘98C改經將軍澳隧道,98C客量一定沒那麼好。

正因為98C客源有很多是翠林居民,地鐵將軍澳線通車對98C影響並不算大。只是旺角乃市區心臟地帶,不時都會塞車,行車時間不多不少有所增多。98C在2004年6月21日全以空調巴士行走,是繼98D後,第二條全空調化的將軍澳路線。

考慮到98C客量,98C空調巴士,都是長車身的一款。(圖片由Bobby Liu提供)

98D 坑口北←→尖沙咀東

98D前身乃一條晨早線298P(坑口北→尖沙咀),於1991年8月5日開辦,只在平日早上單向由坑口開出,全空調服務。後坑口居民增多,此298P,乃於1992年8月3日由新線98D取代。98D路線如下:

寶寧路、寶琳北路、寶康路、將軍澳隧道、觀塘繞道、機場隧道、漆咸道北、加士居道、彌敦道

與298P不同,98D在尖沙咀,是有其固定總站,總站在佐敦道碼頭,與95屬同一車坑。而且98D是設有非空調服務,同時亦有空調巴士行走,當時不論是空調巴士或普通巴士,悉數是利蘭奧林比安11米。

98D最先是到佐敦道碼頭,至1995年末才搬到尖沙咀東部。(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時98D全日行走,然只有平日服務,且平均12-25分鐘一班。當將軍澳人口增加,98D乃於1993年2月8日增設假日服務,不斷加密班次。因98D總站是佐敦道碼頭,與95屬同一車坑,惟98D在不斷加班加車下,原總站已告擠迫,故由1995年11月5日起,98D總站乃遷往尖沙咀東。

於九十年代末,98D一度是全香港班次最頻密之巴士線之一,繁忙時間達2分鐘一班,用車亦全數轉用12米巴士。

98D一開辦就有空調巴士服務。(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地鐵將軍澳線通車對98D客量,不免有些影響,然98D勝在路線直接,只是班次略作調整,惟仍有四分鐘一班。只是九巴為留住將軍澳乘客,2002年8月11日亦已把98D全空調化。

298 藍田地鐵站←→科技大學

早在1991年科技大學成立時,九巴除把91、91M安排繞經外,尚於1991年7月16日加開一條298(藍田地鐵站←→科技大學),取道:

清水灣道,坑口道,寶寧路,寶琳北路,寶康路,將軍澳隧道,鯉魚門道

298的作用是接駁地鐵觀塘線至科技大學,尤其是考慮到科大偏遠。由於地理上由科大往藍田,需先經將軍澳,298也扮演接駁地鐵至將軍澳的角色。298一開線已是全空調服務,惟因途經清水灣道,而開線時只有單層巴士能勝任,故早期298只用單層空調巴士。至九巴新購短身空調雙層巴士,298乃因而獲派雙層巴士行走。

在九十年代地鐵尚未有將軍澳線,作為地鐵接駁線之298,地位一度重要。於1993年,298班次有8分鐘一班車;至1995年,乃密至6分鐘一班;到九十年代末,已有3分鐘一班。而車隊數目,亦一度有17部,且尚考慮到298路程較短(行車時間不足半小時)。於1996年5月20日,298於繁忙時間增設特別班次,來往坑口至藍田。至2001年8月31日,特別班次正名298P。

在將軍澳未有地鐵時,九巴開辦298以駁地鐵。圖片攝於2001年,其時298使用短身空調。這是因為清水灣道一帶路面較狹。(圖片由Gakei Lee提供)

由於298本是接駁地鐵,故將軍澳地鐵一通車,298乃首當其衝。2002年9月23日,九巴取消298,298P延至科技大學,依原298路線行走;同日又開辦298M(寶琳地鐵站←→科技大學)。然而將軍澳居民已開始習慣於區內乘地鐵,不再需於市區接駁,故298P、298M客量,並不是很多。2004年6月19日,配合91M延至寶琳,九巴取消298M;2006年6月12日,九巴再取消298P。


回到《澳軍萬馬》

作於2004年,2010年修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