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澳軍萬馬~~將軍澳巴士線演義(1)

有一個普遍看法,那就是指九龍區除了市區那部分外,尚有將軍澳。官方的劃分是將軍澳屬西貢區,但人們通常不會作如是看,這是因為將軍澳與西貢區行政中心──西貢墟,有一段距離。西貢純屬郊區,離市區甚遠,各項設施,皆典型鄉村特色;而將軍澳則毗鄰九龍,許多東西皆與九龍發生聯繫。故一直有人視將軍澳為九龍區之一,不足為怪也。




倘說到哪條是將軍澳最早巴士線,實可追溯至在1962年1月1日開辦的30(調景嶺←→彩虹,後改稱90);而第二條則是於1976年4月1日開辦的91A(坑口←→黃大仙,後改為91M)。由於當時坑口、調景嶺僅屬郊區,90、91M,均不算是將軍澳開荒線。

1983年將軍澳,其時才填海開發。(政府新聞處圖片)

真正配合將軍澳新市鎮發展而開辦者,乃93A(寶琳←→觀塘碼頭),是配合將軍澳首個公屋--寶琳村落成,而於1987年9月7日開辦。時將軍澳剛發展,93A乃取道寶琳路,經秀茂坪直落觀塘碼頭。當寶琳入伙後,1988年5月27日乃有93K(寶琳←→旺角火車站)之開辦,與93A一樣取道寶琳路、秀茂坪入觀塘道,然後沿太子道東、馬頭圍道和漆咸道北入旺角。無疑93K乃將軍澳首條往油尖旺的路線,但因當時將軍澳僅寶琳一個屋村,93K需繞經大半個九龍才到旺角。

一年後另一條公屋--翠林村入伙,九巴先後開辦95A(翠林←→牛頭角)、95K(翠林←→旺角火車站)。兩線後來不約而同改了編號,95A改為95M,95K則改為95,並延至佐敦道碼頭

隨著1989年8月6日地鐵東隧支線通車,九巴於1989年8月9日加開93M(寶琳←→藍田地鐵站)

其時將軍澳隧道尚在興建,來往將軍澳,只能取道寶琳路。同時將軍澳除寶琳、翠林外,已入伙者,就只有景林村。在人口不多下,將軍澳巴士線需在九龍繞圈才到目的地,如93K先經土瓜灣才到旺角,是為例。不過當將軍澳隧道於1990年11月8日通車後,這些路線皆沒有拉直來配合,仍是途經寶琳道。



寶琳、翠林屬將軍澳發展第一期,第二期則是坑口,於1990年發展完成。1990年7月26日九巴開辦98A(坑口←→觀塘裕民坊),主要是接駁坑口到觀塘地鐵站。98A也是取道寶琳路,至將軍澳隧道啟用,隧道九龍入口的將軍澳道也通車,98A乃改經將軍澳道,而93K亦於同年9月3日改經將軍澳道,不再經秀茂坪。

至於途經將軍澳隧道的路線,則不得不提於1991年8月5日投入服務之298P(坑口→尖沙咀),只在早上繁忙時間單向行走,途經將軍澳隧道、觀塘繞道、啟德隧道。由於坑口區樓宇在隨後一、兩年入伙,298P先於1992年8月5日提升至平日全日雙向服務,改稱98D。時98D班次為12-25分鐘一班,至不斷有居民遷入,98D才於1993年2月8日增設假日服務,同時加密班次。

其時坑口只有98D往西九龍,但未有到旺角,故九巴又在1993年10月7日開辦98C(坑口←→美孚)。由於98C途經觀塘繞道,特快地來往西九龍,廣受居民歡迎,98C便於1996年11月17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派出12米大巴疏導。

1990年代中寶琳總站,位置大約是在今新都城,本屬露天。在新都城興建後,乃變成有上蓋之交匯處。(圖片由Boris Yan提供)



在九巴踏進將軍澳時,將軍澳巴士線,主要採用三個編號──93、95、98。此三個編號在中巴,只是些小路線,但在九巴則相反。其中93是往寶琳,95往翠林,而98則走坑口。而九巴在設計將軍澳巴士線時,主要是考慮這兩類:

  • 來往最接近將軍澳的市區(即觀塘)
  • 來往市區心臟地帶(即油尖旺)

一般來說來往觀塘,乃因觀塘為市區中最接近將軍澳。地鐵未深入將軍澳時,觀塘乃來往將軍澳之中轉站。且基於地緣因素,觀塘乃將軍澳居民最常到之處。另一種最多的乃油尖旺,這是因為油尖旺是市區心臟地帶,在此上班的人相當多。故此98D早期繁忙時間,曾達2分鐘一班,以12米巴士行走;而98C也一樣;至於98A,九巴更曾一度派出30部車才能應付。此外各線都設有特別加次,如93A、98A皆曾在1991年,加開往觀塘地鐵站特別班次,經將軍澳隧道出觀塘。

當然,有些地方是將軍澳巴士線未有覆蓋的,多是因為這些地方都不是心臟地帶,比如新界。這也難怪,始終新界區的就業機會,決不能與市區心臟地帶相比,開辦這些路線欠缺需求,理固宜然。

2002年8月地鐵將軍澳線通車,對93、95、98系列路線都有一定衝擊,但影響不算大,只是一些特別班次在地鐵通車當日取消,比如93A、98A往觀塘地鐵站的班次。98D班次在將軍澳線通車後,亦有所刪減,惟仍有4分鐘一班。不過始終將軍澳北面人口整體已成型,故93、95、98系列的客量,在地鐵通車後,沒再進一步急升。

將軍澳巴士線個別介紹

作於2004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