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住屋問題真正核心(3)

一個地區要健康發展,需該區有其自己產業。何也?不但是就業機會如此簡單,倘該產業做得好,是會增加該區名聲,繼而強化居民歸屬感。

舉例有一種法國酒叫干邑,乃因其出自法國西南部小鎮——干邑。而干邑鎮經濟,就是圍繞著干邑酒,不但包括酒體,連帶酒樽、酒蓋之類。其他歐洲地區也有類似酒區,其產業結構,與干邑鎮雷同。

倘說釀酒廠牽涉到種葡萄,需設於郊區,其他工業也是,比如斯圖加特:此一德國城市本位於國家西南,何以出名?皆因平治也。一個平治,不但予斯圖加特人工作,且因平治創出價值,帶起斯圖加特名聲。至今一個平治商標,基本等同斯圖加特。又如法拉利,其總廠不過於意大利中北部一小鎮——呼曰馬拉內羅。試問有什麼問題?影響到其競爭力?不見得。相反因法拉利,整個鎮凝聚力,也相對強得多。

歐洲不少工廠、產業皆位於郊區,或三、四線城鎮。就算亞洲也有例子:神州有景德鎮,位處內陸江西省,以瓷器生產聞名;日本愛知縣有一豐田市,正是豐田汽車所在;韓國東部海岸有浦項鎮,有浦項船廠。

然換轉回香港,就是缺少如此衛星城市,莫說不如干邑鎮、斯圖加特、馬拉內羅,也不如浦項、愛知縣,以至景德鎮。北區為例子:朋友能舉出粉嶺、上水有何知名企業?沒有,因統統是住宅區。因之不但就業機會缺缺,北區居民對於自己居住地,也無自豪感可言。其他衛星城市,情形也雷同,比如馬鞍山——有人說在海邊找石頭砌一個心形,那就生出歸屬感,在筆者看來,無稽之談而已。

倘北區、馬鞍山,以至其他,有類似平治、干邑之類企業,帶動整區經濟,則地區,才談得上歸屬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