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改造790、795之同時,亦可順道整頓一下九巴將軍澳線。比如倘把795X變成服務將軍澳北邊,則必直面衝擊98C。另倘把790定性為服務大半個將軍澳南,則大可毋須有296D:換個角度是,將軍澳南九巴線,僅296A、296C也。
1)95延至坑口北:主要是把95,重定位為往返將軍澳至旺角。而走法則修正成:寶寧路、寶琳北路、寶琳路、將軍澳道、觀塘繞道、太子道東,餘段不變;反之亦然。
2)取消98C:往返長沙灣既有795X,加以95延長入坑口,則屆時毋須98C也。
3)296C改稱95A:當是95分支也。同時總站改設於西九龍中心(筆者曾提出炮製705往返海盈村至觀塘,經龍翔道,因之296C大可縮短)。
4)取消296D:蓋因已有790,服務將軍澳南也。
5)98D大改造:形式是把98D與其支線98P合併,成98X(康盛花園←→尖沙咀東),走寶琳路、寶琳北路、寶寧路、坑口北總站、寶寧路、寶順路、將軍澳隧道,之後路線不變。作如是辦,好處是把服務範圍擴上至翠林一邊。
6)93K、297合併:成新93K(翠林←→紅磡站),經寶琳路、寶琳北路、寶寧路、坑口北總站、寶寧路、寶順路、將軍澳隧道,後按297走(倘紅磡站總站空間不足,大可把11X搬至紅磡紅鸞道)。
如此一來93K乃定性為往返將軍澳至土瓜灣、紅磡,且不再入旺角——尤其有屯馬線以後。而總站設於翠林,則是為方便走將軍澳隧道之餘,尚照顧到翠林也。
7)將軍澳至觀塘線重組:其一,93A延至坑口北,並縮短至觀塘裕民坊;其二,98A總站搬往寶琳,並改用將軍澳隧道,即走寶琳北路、寶寧路、坑口北總站、寶寧路、寶順路、將軍澳隧道;其三,取消95M;其四,296A改稱95B。
大修訂後98C之車隊全過檔95,而95車隊則省回;297併入93K後,車隊沿用後者一支,省回297;98A改用將軍澳隧道後,行車時間會縮短,因之可撥一小部分車往93A;95M車隊則省回。至於98D、296A車隊,皆不變也。
![]() |
究其實95只到翠林尚未夠:最好落至寶琳、坑口,扮演來往將軍澳至旺角之角色。(擷取自Google地圖,經網主加工)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